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总之于《广告人》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关系,这个问题我想肯定曾经在广告圈子里许多广告人的脑海中闪现过。因为,在《广告人》操持的大事小事中,君不见,总会有梁总坐镇中军,替我们观敌瞭阵,运筹  相似文献   

2.
辜鸿铭在1915年出版的《春秋大义》中谈到如何评估一种文化(文明)的价值:"欲估价一种文明的价值,我以为最终必须要问的问题,不是该文明业已或能够建造怎样巨大的城市、怎样辉煌的屋舍,怎样齐整的道路,也不是该文明业已或者能够发明怎样美观舒适的家具、怎样巧妙适用的物件、工具和设施;不,不是这个问题,甚至不是该文明已然或者能够发明怎样的机构、怎样的艺术和科学。欲估价一种文明的价值,我们必须要问的问题,是它生产了  相似文献   

3.
雅典那是怎样的一个世界?当我进入这个世界的第一瞬间,当我在这个世界中睁开双眼的时候,我看到一幅怎样的美景?厚重古朴的城堡中,有一种淡淡的风笛乐声悠扬长远,卫兵和商人站立在我的不远处,华丽而真实的服饰,偶尔漫不经心的小动作……显示器前的我,仿佛是盛夏时节跃入冰凉清澈的池水之中,那是一种源于身心的放松和享受。环视四周,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做身临其境。  相似文献   

4.
曲兵 《图书馆学刊》2013,(2):141-142
小时候喜欢读书,并非受到名家名言的警醒和启示,而只是出于孩子本能的好奇心理.想知道那些堆放在绛红色木箱里的花花绿绿的纸页上面藏着怎样的秘密和精彩.当时太小,书中的文字大半还认不得,情节亦似懂非懂,只是每次手与书相触的瞬间,总会有一种叫做快乐的感觉缓缓漫过心头,并流动成一种希冀与渴求的姿态,将我彻底攫获.  相似文献   

5.
正义的踯躅     
李长江 《新闻传播》2006,(5):I0001-I0001
有一件事,给我的印象特深,但我到现在也说不准该做出怎样的评判。感觉似乎有些麻木了。  相似文献   

6.
《现代声像档案》2007,9(6):49-50
拆开由《人民摄影》报编辑转交给我的两册《中国摄影刊物大全》(1951.3—2001.3)见此书名,一个惊喜,在钱潮汹涌不可一世的今朝,居然还有人肯于孜孜以求,编出这样一本恐怕连大多数专业摄影研究者也未必能三顾的资料研究专著。作者其人所秉持的,该是怎样的一种兴致、怎样的一种耐心、怎样的一种坚持!  相似文献   

7.
我一向认为,文化如酒,是酿出来的。勾兑速成下的货色,绝不该放入正宗酒品里。因缺失了一环扣接一环的酵酿工序,不管它散发出的酽香怎样扑鼻,充其量也该算作“疑似酒”。同理,商品社会催生出的时尚文化和前卫文化,不论外包装看上去如何像文化,一旦放入正宗的文化序列里,总会觉得  相似文献   

8.
何旭 《新闻三昧》2008,(6):46-47
关注新闻作品的人不难发现,经常见诸获奖新闻花名册的精彩文章,无论体裁如何,总会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仔细研读,总会有一种有别于平庸之作的灵气;逐字逐段地推敲,会被文章里跃动的灵气所吸引与感染。这些能抓住人眼球牵动人心的作品究竟源自于记者面对新闻资源的时候怎样的一种冲动呢?这些冲动又是从何而来的呢?根据笔者多年从业经验及对各类获奖作品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从广电发展来看,广播比起电视,可能当前处于一种弱势,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发挥广播的优势,怎样开辟新的发展道路和寻找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怎样使经济广播的内容、形式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更能满足群众的愿望,需要我们认真地研究和思考。我觉得经济广播从内容来看,应该在三个层次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10.
回家     
不知何时起,我习惯了以一个“清贫书生”的身份回家。总是在搭上公交车后,发现我口袋里只剩下了可怜巴巴的几角钱。心里那份沉重,足以让我感到不安。坐在公交车里,耳边充斥着“多重多重的心情今天都放下,多远多远的路程今天都回家”,鼻子一酸。但想到回家后的那一顿可口的饭菜,想到能把X、Y、Z暂时锁进书桌,心中不觉欢喜地打起了小鼓。其实最重要的是我喜欢回家时家里人忙里忙外的一种氛围。它让人感觉到一种温馨,一种甜美。我不知道自己是怎样像小偷逃离作案现场一样逃离学校的。只知道临走前对着镜子理了半天的妆,但回家后早…  相似文献   

11.
我是机关材料员,业余时间常写点稿子.近年来,我写的稿子每年都被地区以上报刊、电台采用百篇左右.在这里,我想就如何提高稿件采用率的问题谈点肤浅体会. 写稿总想被采用,谁都谋胜不谋败,这是可以理解的.可是,靠什么取胜,怎样取胜,人们的方法有所不同.初学写稿时,我兴趣很高,差不多每天写一篇。我想,这篇不用还有那篇,多写,多投,总会能碰上一篇.殊不知,这种“瞎猫撞死耗子”  相似文献   

12.
在人生的旅途中,总有一些难忘的经历。我作为一名记者,有幸随公安干警们,参加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缉毒战斗。半年的时间,我随着一支能征善战的队伍,冒着生命危险,与凶残、狡诈的贩毒分子周旋。亲眼目睹了这些有勇有谋、有胆有识的民警,是怎样勇猛、利落地擒获毒贩;怎样孤身虎胆打入毒窝;怎样诱捕外地大毒袅在津门落网。英雄的民警,甚至连审讯这些毒贩,都让人感觉是一种高超的艺术享受。有时和风细雨.有时单刀直入,有时咄咄逼人,有时强打快攻。警察和毒贩在当代的舞台上,各自代表着正义与邪恶,淋漓尽致地“表演”着各自的角色。…  相似文献   

13.
《新闻传播》2007,(6):37-37
今天课上讲到艺术构思中的联想,不由联想起联想公司的这句广告词——“如果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我想象不出如果失去联想,世界到底将会怎样,只知道,如果失去联想,至少世界上不再会存在一种东西,那就是艺术。  相似文献   

14.
未央歌     
沈惠子 《云南档案》2013,(10):61-61
小时,一直都非常喜欢和崇敬军人,觉得军人能够给人安全感。但凡遇到穿绿军装的士兵们,旁人或许熟视无睹,而我总会好奇地行注目礼,目前他们列着整齐的队伍离开,直到绿色的身影消失不见。20岁,机缘巧合,恋上一名军人,凭鸿雁传书,以书信来寄情,维持了三年时间。淡淡情思,清浅眷恋,我的浓烈青春烙下一枚绿色印记,让人回味至今。依稀不忘他炯炯的神采,英挺的风姿。  相似文献   

15.
贾升 《档案与史学》2008,(12):25-28
一、留住这段历史记忆 60年来.不管我身在什么地方,眼前总会常常浮现出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们的身影和他们的音容笑貌。他们就是当年我曾经任教过的曾被人们誉为“少年艺术家摇篮”的(上海)“少年文化村”的同学们。  相似文献   

16.
不难想象,当看到一本书封面上赫然印着“都是性灵食色”这样的字眼,肾上腺素指标该有怎样的瞬间波动迹象。然而我很快就在作者柯平的自序中看到一番略带害臊和无奈的告白:  相似文献   

17.
刘飞锋 《青年记者》2007,(13):65-65
“不要钱,不要貌,我要老婆是处女”,这是广西某都市报2007的6月4日刊发的一篇由本报记者采写的文章中的一节。单看这个标题,就让人大跌眼镜:这是在宣扬一种怎样的伦理观?  相似文献   

18.
《采.写.编》2006,(1):65-65
未曾相见时,便多次耳闻了他所创造的传奇,这些在我脑海里旋转,令我惊叹、折服的同时。让我对孟总更加地好奇,一个怎样的人,才能这样百折不挠,从不放弃?一颗怎样的头脑。才能做到融勇敢和智慧于一身?  相似文献   

19.
人物新闻是新闻报道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体裁。它是一种以人物为主体,带有新闻性的消息形式。但越是常见就越是难以写出新意。怎样不局限于模式,怎样让人物立体、鲜活、具有感染力和生命力呢?这就需要创新,在创新中描绘出生动的画面。  相似文献   

20.
新闻评论是报纸的三大体裁之一,与消息、通讯鼎足而立,其在报纸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作为政论文体的一种,新闻评论是以说理的方式阐述观点的。但这个理怎样阐述,却很有讲究。说得好,读者频频颔首,心悦诚服;说得不好,你就是声嘶力竭,人家也不买账。以我多年写作和编辑新闻评论的经验教训来看,一篇好的评论,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有三个因素需要认真把握,即讲真话,动真情,用真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