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基础。学法指导不仅要把握每课教材的教学重点。还应处理好整册教材教学的阶段性和连续性。  相似文献   

2.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材小学语文课本第八册第14课《麻雀》 ,是俄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 ,它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 ,歌颂了热爱幼小者的高尚品质。如何把这篇传统课文讲出新意来呢?在教学中 ,我对学生进行“读课文、品词句、悟感情”的学法指导 ,以训练学生阅读技能。一、初读、整体感知课文 ,明确学习目标《麻雀》这篇课文构思新颖、结构紧密、形象鲜明 ,为使学生理解和把握思路 ,用文中之情扣动学生心灵的琴弦 ,使之受到艺术感染。教师首先从“导读”部分入手 ,整体感知单元训练重点 ,明确…  相似文献   

3.
围绕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新课改理念的实践探索,在“现代汉语“教学中,教师即要引导学生充分了解教材的特点,指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调整,让学生将学法训练渗透于教材使用中,又要督促自己,在使用教材中遍遍有改革、有亮点.  相似文献   

4.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谈初一数学学法指导陈德明(江西省宁冈县教研室343500)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对教师强调领会大纲、驾驭教材、研究教法多,而研究学生思维活动、指导学习方法少.这种只强调“教”而忽视“学”的现象是一种片面的...  相似文献   

5.
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是形成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的基础。根据中学历史课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我把学法指导和训练的重点放在准确深入地把握教材和联系实际两点上。前者教会学生如何读书,后者教会学生如何有效“迁移”知识。  相似文献   

6.
<正> 在教学实践中客观存在学法与教法事实上的不统一,而这种不统一正是造成课堂教学低效与无效状态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教学实践中突破这一障碍,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有积极意义的。 但真正做到学法与教法的统一,并非轻而易举,因为这里所说的统一,不是学法与教法的简单相加,而是在更高层次上把二者结合起来,充分体现教学研究由重物转向重人,由他律转向自律的发展需求。 在教学实践中,学法与教法的统一是不可能一步到位的,必须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循序渐进,逐步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最终目标,必须依据教材的体系结构、内容特色来选择教法,指导学法,以教材为载体实现学法与教法的有机统一。根据中学教学的特点,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增强和学习方法的掌握是通过“充分感知,逐步领会,不断积累,经常运用”得以实现的,这个过程基本上是属于接受学习的性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学法与教法的统一,要着眼于学法的指导,着手于教法的渗透,教法与学法有机结合,教法要成为学生学习和掌握学法的重要来源和保证。在这一点上,教师不仅要有清醒的认识,更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措施,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最优化途径,使学生学习和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并获得选择和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意义、有效益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学法指导的原则1.教与学的统一,教法服从于学生的学法.2.学法指导在阅读教学实践中进行,不单开"学习方法课".3.学法指导要凭借教材进行,注意其阶段性和连续性.4.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展示各自的思维过程,从而指导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8.
数学学法指导是数学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的一个重 要课题。数学学习过程是学生认知的过程,是新的学习 内容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相互作用,形成新的数学认知 结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指导 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素质,才是教学的精髓。所 以,学法指导应渗透到学生认知过程的各种思维活动中。 一、学生认知结构的划分 1.获取信息(感知):指学生受教师教学内容的 启发,有意识、有选择地进行感知,定向获得感性知识。 2转换信息(理解):指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 通过思维加工,领会和理解获取信息的过程,使感性…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大家分享几种学法指导。一、指导学生学会阅读1、带着问题去阅读。老师先列出阅读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这样做的好处是:学习目标明确,学生积极性高,理解记忆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自学,就是根据教学目标,在一定的方法指导下,通过独立阅读教材进行感知和思考来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学习过程。其突出的特点就是让学生动脑、动手、动情,在主动参与中获取知识和本领。近年来,笔者在物理教学中,采用“六步自学法”指导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参与自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明确目标教师根据大纲和教材“学习重点、难点”的要求,拟定本课的学习目标,为学生的学习“定向”,让学生对本课学习重点、难点心中有数,在教学中与教师达到共鸣。2.提示学法根据教材特点,在指导学法中一般是要求学生按“四自”法…  相似文献   

11.
思维是一种认识过程,它概括地反映事物之间有规律的联系.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的发展、能力的培养是在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实现的.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发展智力的核心问题.笔者经过多年的尝试以为: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是形成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的基础.本文就为何要进行学法指导和学法指导的重点是什么谈点体会,以求得同行的指正.  相似文献   

12.
多媒体的教学功能。从激发兴趣、充分感知、加深理解、技能训练到知识工具,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多媒体教学不是一种辅助性教学,而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如何选择、运用现代教学媒体,一般可以结合教材、学生特点来确定。  相似文献   

13.
学法的改革,势在必行。以学法促教法,以教法指导学法,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学是教的基础,教的最终目的是教学生“会学”,即寓学法于教学过程中。以学法为目标改革教法,把教学的效果体现在学生学习结果之中。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给受教育者多种学习方法,使学生灵活多样地愉快地去学习。现就学生几种学法的教学体会归纳如下。 一、阅读法 阅读法是指通过阅读化学教材或有关资料获得知识的方法,主要是自学阅读、通过自学阅读,达到记忆理解的自学目标、教学中有这样的现象,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课本新,…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叶老这句治学名言告诉我们,语文教学不仅要“传知”,更重要的是要“授法”,这是达到上述理想目标的桥梁;而讲读教学是“学法”训练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训练科学的阅读方法与良好的阅读习惯结合起来,给学生以“学法”的启示。一、重视整体阅读中阶段和过程性训练心理学表明,学生阅读过程的心理机制是有其规律的,即先概览轮廓再究细节,循着“感知——理解——应用”的认知过程和学习心理过程进行的。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具体课文引导学生了解感知性初读、理解性细读和精读、鉴赏运用性回读等三个阅读阶段。三个阶段体现在“整体——部分——整体”的阅读过程中。使学生明确阅读首先  相似文献   

15.
插图是统编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好插图资源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知文本意蕴、提升观察力和创造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对教材插图的利用存在简单化、机械化等问题。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材插图的教学价值,以插图来启发学生阅读、思考、想象、表达,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发挥好插图作为教材第二语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语文学习的实质便是让学生借助听、说、读、写的言语训练,习得语感,掌握方法,最终能够运用所掌握的语文工具去随时随地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语文教学应该多从解决实际问题角度着眼,锐意改革教学方法,精心指导学生掌握学法,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加强学生自主的实践活动。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给学生提供实践空间。让学生通读全文,使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借助工具书来解决字词问题,对重点的字词结合具体语言环境理解。教师充当指导学生学习的设计师,使学生成为施工者。教师先要…  相似文献   

17.
《学周刊C版》2017,(12):151-152
学法指导是语文学科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课堂评价的一条重要标准。语文学法指导有助于学生知识向能力转化,既可指导学生在听、说、读、写等语言文字训练中形成技能,又可引导学生调节学习活动形成能力,进而形成良好的习惯。小学语文学法指导要科学把握规律,明确指导目标,重视程序设计,结合教材实际充分体现其针对性,才能有效指导学法,将学法指导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8.
一、教学中渗透学法指导 这是最普遍、最重要的一种途径。就是把学法指导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使课堂教学过程能为学生“怎样学习”导向,教学生学会学习。要把学法指导有机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必须改变传统的以“教”为核心的课程结构为以“学”为核心的现代课堂教学结构,形成能体现“教学做合一”(陶行知语)的“自学——导读——训练”模式。为此,语文教学要明确:①备课时照学情备学法,即要了解本班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学法训练,提高学法指导的自觉性。例如,要教会学生用一分为二的辨证观点看待事物,就必须是在学生能够理解、接受这一观点的前提下进行。否则,将收不到预想的教学效果。也就是说,学生在运用辩证法之前必须有这方面的知识储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渎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们朗读,让他们通过读去理解语言文字,并让他们从中受到感染,能够透彻的理解文本的内涵。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该如何去做呢?  相似文献   

20.
将生活因素融入综合实践课程教学之中,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和增强学生的切身感知体验,对拓展学生的理解深度以及综合能力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教师要善于在分析教材过程中补充生活信息,在教学环节引导学生针对生活因素进行研究,并在课外联系实践训练能力,全面提高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