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感人心者莫过于情."音乐本身充满了情感,它是情感的艺术,它是对人的情感的直接模拟和升华.音乐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感染功能,通过旋律的优美,艺术地再现自然之美,社会之美和人类创造之美.  相似文献   

2.
1.掌握音乐美的规律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必须使学生初步认识和掌握一些音乐美的规律。对于一首歌曲和乐曲要引导学生认识它的思想美、情感美、情境美、风格美,而这些美则是通过音乐自身特有的歌词美、旋律美、节奏美、和声美、音色美以及结构美等要素来加以体现的。关于音乐的旋律,莫扎特有极其生动的比喻,他说“旋律是音乐的灵魂”。而周畅老师在《音乐的情感与形态》中明确指出:“旋律是音乐精神和音乐形态最集中的表现,是人们理解音乐最基本、最关键的对象与渠道,也是音乐深入人心的最基本的手段。”从某种角度讲,音乐…  相似文献   

3.
以礼乐教化治国平天下是先秦儒家的核心思想,董仲舒继承这一传统。在汉代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宜于世”的新主张,从“性待教而为善”、“人成之以礼乐”、“乐为应人制之”等方面重申儒家礼乐教化的相关见解,显示出汉代新儒家的理论特色。  相似文献   

4.
造型艺术中,旋律的实质是什么?对艺术作品有何积极作用?这些问题人们似乎很少提及,其实,艺术家的实践已积累了很多经验,作品中也得到过成功的发挥。音乐中旋律有确定的意义和完整的理论,发挥得也最充分。那一个个高低强弱、快慢不同的音符组成优美柔和或热情奔放的的乐曲,使人陶醉、欢乐、激动,这就是旋律的力量。空间造型艺术,尽管在十八世纪末歌德就有“建筑是无声的音乐”之赞叹,尔后人们更有将造型艺术喻作“无声的音乐”或“凝固的音乐”,却仅是道出了这么样一  相似文献   

5.
儒家教化说为近代以来的知识分子诟病者多,这些批评与诟病不少就值得再商榷、再检讨。孔子以前的中国社会,是一个“治教官师合一”而以“教”化天下的社会。孔子开出诗书礼乐教化传统的价值理性的人文基调,强调教化培植人的价值理性而“成人”。从严格的意义上说,儒家教化说的真义乃在“为天下而教化”而不是为“一家一姓”而教化,它的强固存在正是孔子教化为天下为人的理性启蒙之精神不灭的见证。  相似文献   

6.
《乐记》继承与发展了春秋战国以来儒家关于音乐的特征、音乐的教化作用、音乐的起源以及对后世产生的决定性影响的现状与格局,在强调音乐对于"修身及家、平均天下"的社会作用方面,在注重礼乐并重"先王之道,礼乐可谓盛矣"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其基本思想比在它之前的儒家著作中都更明确、更丰富、更深入、更系统,它是中国古代最重要、最系统的音乐教育思想的论著,至今仍然深远地影响着中国音乐的审美取向和音乐发展的潮流,并且超越了其作为音乐审美取向的功能而影响到其他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7.
刘向十分重视“修文”。“文”既是“质”的对立面,也是和“野”相对的一个范畴。和“质”相对的作为形式的“文”是刘向所反对的,他推崇的是和“野”相对的“文”,这一“文”有文明、文雅和美之意。“修文”是以“礼乐”来消除、淡化人的粗俗、野蛮的动物性,使人变得文明、文雅和美。这使他的礼乐教化思想和传统儒家有所不同。刘向修文的最终目的是道德教化,治国安邦。他对修文的重视,对礼乐的提倡,不是出于自由的审美情怀,而是出于伦理需要、政治目的,因此他的美育思想带有浓厚的、狭隘的实用主义的色彩。  相似文献   

8.
儒家“乐教”思想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先秦儒家“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将上古“乐教”思想发扬光大,奠定了中国两千年礼乐文化的基石。春秋时代“礼崩乐坏”,孔子以“仁”为核心对“礼乐”进行了理论总结,使之追一步人间化、情理化。孔子不仅对音乐与教育、音乐与政治、音乐的审美、音乐的内容与形式诸问题进行了精辟阐述,还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儒家音乐理论体系,同时提出了把音乐作为教化民隶工具的“乐教”主张。孔子对“乐”最重要的见解即认为音乐教育要引人入善,顺从天道,“以六乐防万民之情,而教之和”。孔子对音乐教化功能的认识可概括为“教成于乐”和“调和人事”。  相似文献   

9.
人类创造了绘画、音乐、文学、建筑、雕塑等各种艺术 ,在这些艺术形式中 ,虽然音乐是用音符、旋律 ,文学是用语言、文字 ,但二者是紧密联系 ,一脉相通的 ,它们都是人类再现自然、社会生活和表达情感的最重要的手段。音乐的审美不仅对文学的欣赏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且对语文教学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国古代的《诗经》、乐府诗、宋词、元曲都是伴随音乐产生的优秀诗歌。“乐”在古代被列为六艺之一。“礼乐政刑 ,其极一也” ,强调音乐的教化作用。古人说“凡音之起 ,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 ,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 ,故形于声”。这与文学的产…  相似文献   

10.
谈孔子的艺术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把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放在艺术审美境界,孔子的艺术教育主要强调礼乐教化,他认为礼乐的根源在于仁德的修养。“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通过礼乐培养人的内在品格,以艺术审美活动推进道德伦理原则的内化,实现政治道德教化的功能。这是孔子一直倡导“礼乐教化”的原因所在。这种以“礼乐教化”为核心的传统艺术教育思想,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一直占据统治地位。  相似文献   

11.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推动世界,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我的一切都来源于音乐的启发。”音乐能使人感染、产生联想、引起共鸣,让欣赏者为音乐旋律的美所陶醉,与之同欢乐,共哀伤。这充分体现了音乐对学生的影响,显示了音乐欣赏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夏商周三代,礼乐教化的主要目的都是培养与血缘宗法等级奴隶制相适应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夏商时期原始的混为一体的“先王乐教”在西周时期已初步分化为“礼教”、“乐教”、“诗教”三种形态:“礼教”指与宗法等级政治相适应的行为规范化、艺术化的教育;“乐教”即《周礼》所说的“乐舞”之教,主要是指音乐与舞蹈教育;“诗教”指《周礼》的“乐语”之教,“六诗”之教。可以说,西周礼乐教化观念已达到充分自觉的程度,开始自觉地、有意识地对贵族子弟和国民进行艺术教育。  相似文献   

13.
在构成音乐的诸多因素中,如果把节奏喻为音乐的“骨骼”,把旋律喻为音乐的“肌肉”,那么“情”便是音乐的“灵魂”了。艺术对人的培养是从“怡情养性”着手的,它要求“以情动人”,使人产生情绪体验,逐步地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发展,达到音乐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礼乐蕴含恒常至理,亦赋有生命之情。礼乐制度并非乌托邦,而是曾为中华文明奠基的国家重器。礼乐文明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但礼乐在历史中的流变导致其功能偏移。从当下来看,无论是社会共同体之凝聚抑或个体生命之通达,礼乐教育都是当代之亟需。古典礼乐教化的现代重建需要重构全面的礼乐体系,营造雄健的礼乐教化,以“礼乐”融合人文课程。  相似文献   

15.
“前四史”中的儒家乐教思想来源于先秦儒家,强调音乐的社会属性与教化价值。《史记》与《汉书》极力为乐教作出正当性说明,劝诫君主应当杜绝纵欲享乐,要将音乐作为教化形式推行天下。《后汉书》与《三国志》记载了东汉初年与曹魏时期复兴礼乐教化之实践。《史记》还继承了董仲舒等汉代儒者论乐之特色,将音乐扩大到天地境界,并运用比附思想,将其与五行、五德等进行类比性认识,成为《白虎通》等文献乐教思想的来源,是两汉阴阳五行化了的儒家乐教思想之产物。同时,《史记》给予“发愤而作”、不能展现“中和”情感面貌的文艺作品高度认同,开始强调主体自身情感的独特价值,认为社会必须给予此种个体性充分的认识与肯定。于是,一种有别于西周“能群”观念的、强调个体独特性的音乐哲学观念开始在两汉兴起,最终导致了魏晋时期乐舞与教化脱钩,走向个体化与艺术化。  相似文献   

16.
郑玄在《毛诗谱》中提出美刺教化理论,在《毛诗》笺注中又反复申明君臣与贤妃美德对于化民成俗与治国的重要性,强调以礼仪、礼乐、礼法行教化,并以“五常”之教化民。通观《毛诗》谱、笺,具有鲜明而又系统的教化思想。  相似文献   

17.
两晋时期,描写乐器、舞蹈、歌唱等的音乐赋创作繁盛.多数的音乐赋在音乐的道德教化与审美趣味方面并没有明显的脱离传统“乐教”思想的现象,虽然在某些作品中也表现出“新声顺变”的倾向,但从音乐赋整体中所表现出来的重视音乐社会功能的倾向可以看出,儒家的礼乐教化传统仍然在顽强地延续,重视音乐教化作用与政治功能的文化传统不会因为两晋文化“缺乏崇高精神”而轻易中断,它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音乐与智力究竟有什么关系,这是当前一些先进国家郡很关心并进行研究的问题。用音乐的灵性来启迪人们的智慧,用优美的旋律来引导人们对美的追求。音乐具有比书本更高的启示,它能渗透到人们的心灵深处,架起你通往各个知识领域的桥梁,架起你攀登科学高峰的弦梯。当你通过这座音乐桥梁,你会见到许多在音乐之外从来没见过,也从来没有想到的美好的东西。追求美是人类的天性,正如德国诗人歌德所说:“不爱音乐,不配作人。虽然爱音乐,也只配称半个人。只有对音乐倾倒的人,才可完全称作人。”他说这句话的意思是“音乐能把人遮掩,人却捉不到它。它是进入更高的知识世界的唯一的、非物质的方法。”难怪与歌德同时代的伟大音乐家贝多芬也说:“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出火花。”  相似文献   

19.
王夫之有着深厚的礼乐教化理念,在道德文明的教化方面他力主返本:即以礼乐教化为本,认为礼乐之教不立则无以移民之志。具体言之,礼教能化民成俗之大、以礼约民则莫之禁而自禁;乐教以移易人之性情。因之,立礼乐为教之本则推广无难。王夫之以礼乐之教为本,实现了道德教化的返本与开新。  相似文献   

20.
礼乐制度是以“乐”从属于“礼”的思想和制度。“礼”,即宗法制和等级制互相结合的礼仪;“乐”,即音乐,观其设立之根本目的,意在对民众进行思想教化。明清时期的礼乐制度高度成熟,不仅完善了宋元时期“本人性情,礼乐兼有”的礼乐观,而且在意识形态上更加细化。本研究以《清史稿·乐志》作为切入点,运用比较音乐学的研究方法,刍议明清时期礼乐制度的时代形塑,同时对明清时期礼乐制度所蕴含的时代思想及流变特点进行阐述,继而讨论礼乐制度在明清时期的形成、转型与嬗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