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文化学的观念、方法来审视中国古典文学、探讨其中的文化意蕴 ,是当前古典文学研究方兴未艾的学术热潮。早在八十年代 ,当代著名词学专家吴熊和先生在其《唐宋词通伦》“重印后记”中指出 ,词是综合各种复杂因素在内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文学———文化现象。可惜在是 ,宋词的文化学研究迟至九十年代才真正起步。这与传统上认为“词为艳科” ,文化品位不高 ,文化内涵也就似乎显得不够深厚的观念有关。然而仍有不少学者不为这种观点所囿 ,开始对宋词 (包括唐五代词 )进行文化观照 ,这是宋词研究迟到的喜悦。不难发现 ,目前的宋词文化学研…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永远朝向自我认同而存在的人的现实生活。由全球化凸现出来的文化冲突反映了人面对异质性存在而产生的自我认同危机。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不仅表现在内容上,而且表现在它们在当今人类文化格局中所处地位的不同上,即西方文化处于权力话语地位,而中国传统文化却岌岌可危。文化对话不仅是人类共建一种异中求“和”的世界文化新格局的正确途径,而且是中国文化健康发展的正确途径。在当代,建立对话的文化学已刻不容缓。建立对话的文化学不仅是一种普遍的对话范式在文化理论中的确立,而且要求我们在文化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展开对权力话语的批判。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的高等“国学”教育,可以从三个功能层面和路向来加以理解:面向学院学术的专业教育、面向公民培育的通识教育、面向文化建设和文明对话的中国文化传统之诠释和转化.“为学”的教育和“为人”的教育,都可以指向参与文明对话和参与社会转型新文化建设之目标.这是我们思考当代高等“国学”教育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同时,我们揭出“中国古典学”之概念,以为当代“国学”教育和学科建设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教育研究,先后出现了三种研究范式和两次范式转换。首先是政治教育范式向绩效主义范式的转换,其次是绩效主义范式向文化学范式的转换。文化学范式是以人为中心,从文化出发来研究人、从人出发来研究文化所形成的研究范式。文化学范式正在成为中国教育研究的主导或主流范式,它带来了教育学学科和教育理论的革命性变化,对教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对教育中的人的研究具有多种立场,但却存在教育学立场的缺失。当代中国教育学是在与当代中国文化与社会变革相互激荡中逐步成长的,目前正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学科立场意识。这使我们得以从教育学的立场思考教育中的人的问题。具体地说,我们可以从当代中国教育学的“中国立场”、认识立场、方法论立场和价值立场来研究教育中的人,奠定当代中国教育理论形态与教育实践形态整体重建的价值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当代大众文化的兴起,尤其中国当代电视文化的普及与发展,与倡导人文精神建设并不是矛盾对立的。中国当代电视文化具有本民族的文化特征,借用西方的“大众文化”概念与批判理论否定其建构人文精神的文化功能的观点是偏激的,它忽略了中国电视文化的制度体制、文化传统背景和接受群体的具体需求。电视文化学作为人文学科,只有在批判地继承、吸取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当代文化中的精华,结合民众的当代文化需求,以人文精神的培育为内核,才能够立足于高品位的文化起点上,建设出有中华民族风格和话语体系特色的电视文化学。  相似文献   

7.
试论教育研究的文化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教育研究领域出现了文化学的研究取向,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从总体上看,教育研究仍然亟待加强自觉的"文化意识",这就是,一方面依据文化、文化与人的关系问题作出方法论的转变,另一方面,积极关注文化的发展.当代哲学主题与方法论的转变要求教育研究重建自己的方法论,而当代中国文化的现状与未来则需要教育研究者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当代中国文化发展中去.  相似文献   

8.
孟荣芝 《成才之路》2011,(32):94-I0023
诵读教学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干百年来,诵读已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产物。随着现代教育教学的发展。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许多语文学习的新思路、新方法,所谓的“死记硬背”诵读法遭到了许多语文教师的冷落与摒弃。然而,在我们经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试验与实践之后,终于发现母语教育传统电的“诵读教学”仍是我们当代语文课堂应该继承和发扬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文化对教育的依赖关系.缘起于教育的文化属性和教育对文化发展的巨大贡献.现代远距离教育,作为教育文化发展到现代社会的必然产物,它的产生,无疑是文化传播手段的一次革命,当然,这次革命不仅仅是方法论的、工具论的.现代远距离教育,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文化模式,它有别于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虽然它和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一样,对于正在形成的中国新文化,发生着一种深远而又根本无法估量的催化作用;它也象“文化”自身一样,已经或者正在形成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和文化系统.对于我们的教育传统和教育现实,产生着前所未有的重大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因其所具有的文化持久力、文化爆炸力、文化冲击力,正日益引起教育界同仁的关注.因此,无论如何,从文化学角度,重新认识教育和现代远距离教育的本质和价值,就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名从事数学文化研究的年轻学者,近读国内外著名数学哲学家、数学教育家郑毓信教授等所著《数学文 化学》,深感这是一部开拓数学文化学广阔研究领域的力作.该书作者以其坚实的数学哲学素养、广博的数学史积累、 新颖深刻的学术观点,初步建立了数学文化学的理论框架. 通读《数学文化学》,感到该专著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1)多方位的理论视角和跨学科的研究方向.在《数学文化学》的第一篇“数学的文化观念”中,作者从“数 学对象的形式建构”、“数学共同体与数学传统”、“数学发展的内在动力和规律”、“作为一个开放系统的数学文化” 几个方面全面深刻地阐明了自己对“数学文化”这一概念的理解.认为“数学主要地被看成人类的一种活动,一种 以‘数学共同体’为主体、并在一定文化环境中所从事的创造性活动”.并对“数学在什么意义上可以说是一种文化” 这一问题给出了自己的回答.笔者特别钦佩作者对数学文化研究的下述见解:“数学文化学构成了数学哲学、数学史 和数学教育现代研究的一个共同热点.”在这一基本观点的指导下,《数学文化》充分体现了数学文化研究的交叉性、 前沿性、创新性、理论性. (2)精湛的数学哲学思想在数学文化研究中的自觉运用.从数学哲学与数学文化的关系看,笔者相信,要想在 数学文化研究中取得成绩,有所突破,就必须具备一定的数学哲学素养;同样地,要想进一步推进数学哲学研究. 也必须借鉴数学文化的视角和方法.如果说数学哲学是从微观机制上认识数学科学体系内部概念、理论的本性及产 生、发展规律的话,那么数学文化则首先是试图从宏观角度鸟瞰数学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数学与社会、 政治、经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之间所具有的或深刻固定或富于变化的互动关联,并进一步寻求数学与人类整体 文化的统一性.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数学哲学研究是数学文化研究的前提和基础,数学文化研究是数学哲学研 究的继续和深入.我们从《数学文化学》一书有别于某些数学文化研究的一个鲜明特色.作者能够紧紧围绕数学文 化主题,自觉地把数学哲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运用并渗透于数学文化研究之中,初步形成了富有高度哲学概括力的数 学文化基本理论. (3)重视数学文化的历史研究.《数学文化学》在浩如烟海的数学史料中,以文化为主线,形成数学文化史的 研究雏形.与以往数学史的研究仅仅重视数学知识的形成、演变和发展不同的是,数学文化史的研究把重点放在揭 示数学发展的文化渊源.如作者所说的那样:“数学文化史的研究,其基本立场就是把数学看成是人类文化的一个有 机组成部分,并从这样的角度指明数学历史发展的社会——文化渊源.”很明显,正如著名数学家彭加莱所言:“如 果我们想要预见数学的将来,适当的途径是研究这门科学的历史和现状.”除去数学文化史的研究对数学文化研究不 言而喻的重要性之外,数学文化史研究可以为数学史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新的研究领域.数学文化的历史研究应该 成为数学文化研究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尤其是对中国古代数学文化和中西数学文化的比较研究更应引起数学文化工 作者的重视,因为这不仅关系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位、评价、继承以及如何迎接挑战的问题,而且对于中国的现代 化也有现实意义. (4)对数学教育问题的关注是《数学文化学》一书的另一个突出特色.我们注意到,作者在数学·哲学·文化·教 育系列丛书中第一部著作《数学教育哲学》中,就已经开始用其开创性的研究成果,奠定了数学教育的哲学基础, 提升了数学教育的理论地位.作者在其广泛深刻的数学哲学、数学方法论研究中对数学教育的关心是始终如一的.在 《数学文化学》一书中,作者没有停留在数学文化观念、数学文化史和数学的文化价值这些数学文化基本问题的论 述上,而是更进一步深入到数学教育的现代研究中,例如作者倡导的数学教育的社会一一文化研究;基于数学文化 研究并结合国际数学教育发展趋势多提出的数学教育的社会维度;数学教室文化;民俗数学与数学教育的研究课题 等对于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教育过程和数学教育改革,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启迪. 最后想说明的一点是,虽然在数学文化领域已经有不少研究成果,但由于数学文化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许多 课题研究还有待于深入.笔者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像《数学文化学》这样的高水准研究成果的问世和数学文化工 作者之间的广泛交流,数学文化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会逐步走向成熟. (陕西师范大学黄泰安供稿)  相似文献   

11.
郑忠梅 《大学时代》2006,(10):130-132
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引入文化学的取向,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对自身前途和命运的关注的必然。文化视野关照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关注“基于文化情境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具有深刻的文化关怀意识”,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引入文化学取向所具有的特定含义和旨趣。  相似文献   

12.
郑斌 《天津教育》2006,(2):33-35
提出并探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传承历史文化问题,是希望专家学者以及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在广泛借鉴西方心理学理论和研究成果(“洋为中用”)的同时,注重发挥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古为今用”),理由有二:其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对此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把握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根基,追溯其产生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寻找适合研究中国当代青少年心理与行为的教育模式与理论,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去,是构建中国特色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必由之路;其二,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医典籍中有关治疗心理疾患的科学理念和数不胜数的成功案例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3.
近30年来,在激活传统教育智慧、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哲学体系的感召下,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两个主要学术团队:其一,是以黄济教授为首的北京师范大学团队,其基本理路是"由论而入于史",即出于建立学科知识体系的需要并从现代教育哲学问题出发,去回溯和总结传统教育哲学的丰富思想观点;其二,是以张瑞?教授为首的华东师范大学团队,其基本理路是"由史而进于论",即通过总结中国教育思想史的研究成果,在哲学层面上把握中国教育的历史与文化精神。此外,何光荣教授的传统教育哲学研究也别一格。他在同情与体贴中切近传统,呈现出传统学术贯天人、通物我,以"格、致、诚、正、修、齐、治、平"达"内圣外王"之道的大教育观。  相似文献   

14.
当代大学生与中国传统文化陈占安,赵为民,潘成鑫,张晓娟在历史的车轮轰鸣着即将进人21世纪的时候,中国的青年特别是大学生却对中国传统文化表现了浓厚的兴趣,以至于在北京大学和许多高等院校里出现了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热”现象。研究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分析当代...  相似文献   

15.
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毛泽东同志不仅以自身的文化修养率先垂范,而且着眼于革命事业的总体目标,系统阐发了文化建设问题,为中国社会的文化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毛泽东的文化观不仅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当代传承,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产物。事实上,正是内蕴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致思理路中的文化旨归,为我们超越传统文化的羁绊,构建文化哲学思维范式提供了前置性理论基础。毛泽东的文化观正是内蕴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文化旨归在当代中国的理论延展。显而易见,梳理毛泽东有关文化问题的理论建树,透视浸润于其中的致思理路,必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把握毛泽东文化观的精髓,并且有助于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过程中,当下习见的传统与现代二元对立或断裂的思维模式业已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障碍。中国文化传统走向现代的路径解释可分为外部冲击说和内在理路说两种。相比较而言,基于具体历史情境下的问题意识,坚持从内在连续性和历史继承性角度来探寻中国文化的轨迹才是我们进入历史中的思想世界和观念变迁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7.
在新课程中,教师在保留传统的角色定位情况下,具有了现代课程意义上的文化创造者角色。教育文化学揭示,教育是文化变迁的动因之一,也就是说,教育的过程,也是一个文化创造过程。在教育的文化创新过程中,教师是文化创新的主体,扮演着文化创造者的角色。本文拟从文化内涵、当代课程的文化本质、当代课程文化建设的趋向来分析新课程中教师的文化创造者角色的内涵。 一、新课程文化理念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幼儿园文化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儿园文化浅谈颜延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就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方式、过程及其结果的体系,其本质是实践活动中人的发展。学校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培养人才、服务于社会的实践活动,实现了对文化本质最大限度的自觉,因而极具文化研究价值。用文化学的眼光来审视教育是当代教...  相似文献   

19.
一 回溯新时期20年来的老舍研 究,反观新时期20年来的现代文学 研究,虽然我们已经取得了诸多的成就,但我们也面临着新的发展与开拓。 中国新文学的发生与发展是与欧风美丽的吹拂滋润密切相关的,这已经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五四”新文化运动、新文学运动带着一种“文化偏至”的姿态,批判反对中国的一切文化传统、文学传统,翻译介绍众多的西方文化、文学著作,学习借鉴西方的文化与文学,因此有人认为“五四”时期构成了一种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学的断层。 “五四“时期,鲁迅以“拿来主义”的姿态阅读果戈理、显克微支、夏日漱石、森…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的观众越来越希望通过电影来与同样处在转型时期的其他人同享迷惘、欣悦与渴望,通过电影来理解、面对、解释我们所遭遇的现实。而中国商业电影对此却缺乏把握。本文较详尽地分析了中国观众的传统观影心理和当代娱乐文化心理,认为在当代,商业电影是一种时尚消费,中国商业电影的观众消费群落由“领潮人”中产阶级和“赶潮人”普通大众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