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基础教育课程政策改革的方向正从原来单一的国家课程模式走向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模式。根据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解读,明确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定义,探析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和意义,分析目前体育校本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3.
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华东师大中心主办、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教育局承办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校本课程专题研讨会”于 2 0 0 2年 5月 2 9日至 6月 1日在江苏无锡隆重召开。来自全国 36个课程改革实验区约 2 5 0名代表参加会议。大会邀请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助理刘坚教授、台湾教材发展研究会理事长欧用生教授与秘书长庄梅枝女士、香港中文大学课程与教学系主任黄显华教授、江苏省教科所成尚荣所长、西南师大课程中心副主任靳玉乐教授以及教育部重大课题“学校课程管理指南”项目组的专家崔允氵郭、吴刚平、…  相似文献   

4.
课程决策是课程运作的一个重要环节;转变课程决策机制。加强校本课程决策,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校本课程决策面临着多方面的问题;为提高校本课程决策的水平,我们要从多条途径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5.
校本课程的含义历史意义——校本课程研究之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严格意义上,学校课程有别于校本课程.如果将课程视为培养人和发展人的一种载体,课程呈现出几种不同的形态:理想的课程--研究机构、学术团体、课程专家提出的应该开设的课程(亦可称之为官方的课程);正式的课程--国家政府部门规定的课程(亦可称之为专家的课程);学校的课程--官方课程在学校里的具体落实;教师的课程--教师所领会、理解并付诸实践的课程;学生的课程--学生实际所体验的课程.由此我们可以把第三个层面的学校的课程称之为学校课程,这是狭义的理解,而广义的学校课程应包括后三个层面的课程.……  相似文献   

6.
校本课程发展与课程决策机制的转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校本课程发展问题是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中的一个焦点 ,其实质是课程决策机制的转变问题 ,这样就使课程决策机制成为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建国以来 ,中小学课程决策机制的演变经历了两大阶段 ,其中存在许多的问题。因此 ,中小学课程决策机制转变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以建立体现国家、地方和学校之间平衡关系的课程决策机制  相似文献   

7.
课程民主化,由高度集权走向地方分权,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专业自主权的不断提高,校本课程在德育方面的独特优势,日益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如何利用校本课程开辟德育的新途径,如何实现校本课程德育化与学校德育校本化的整合,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断思考和探索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8.
课程民主化,由高度集权走向地方分权,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专业自主权的不断提高,校本课程在德育方面的独特优势,日益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如何利用校本课程开辟德育的新途径,如何实现校本课程德育化与学校德育校本化的整合,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断思考和探索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9.
10.
魏瑞芬 《广西教育》2010,(4):19-19,62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的逐步深入,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虽然已初步进入常态实施阶段,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校本课程与活动课有何异同”“如何把活动课程转化为校本课程”等。我校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提高,对“活动课”与“校本课程”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现结合实践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1.
作为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校本课程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基础上,能给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服务于学生成长需要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但校本课程本身无论是理论体系、课程资源,还是知识的系统性,都不像国家课程那样完善,因此其本身需要不断修改,不断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12.
从课程的实质、课程决策的实质、校本课程决策的实质及文化的基本内涵来看,校本课程决策具有文化性质.中国校本课程决策兴起的文化原因主要有:校本课程决策文化传统的存在;时代精神的变化;学习西方的精神.中国的校本课程决策的文化取向主要包括:承载人类文化理想;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更新;促进学校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中国的校本课程决策负有重要的文化使命,其原因有:中华文化复兴的需要;深层的育人需求;学校发展的需求。使命的主要构成有:协助传递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要素;促进文化精神更新;促进文化的丰富化。履行使命的主要途径有:在校本课程中突出上述文化精神内涵;重视校本课程决策过程本身的文化特性;整个学校文化建设充分考虑校本课程决策的文化使命。  相似文献   

14.
当前,西方国家校本课程决策出现了许多新的动向:在理念上,以学习为中心,强调个性化学习,强调知识学习与整体生活经验融通,关注校本课程决策的文化视角;在机制上,课程决策机制的整体框架和校本课程决策的内在机制都有变化;在方式上,注重课程统筹性的决策,注重课程补充上的决策,注重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指导上的决策。  相似文献   

15.
国家进行课程改革,学校进行国家课程校本实施的目的是最大程度地提升课程效能。课程效能是指课程在促进个体经验增长和课程目标达成上所产生的有效结果和能力。我国目前普通高中学校的国家课程校本实施主要体现为忠实地实施国家规定课程、对部分国家课程进行调适、对全部国家课程进行调适三种样态,三种样态的课程效能逐级提高。要促进学校课程效能的提升,需要学校增强课程效能意识,完善课程设计,加强校长课程领导力建设和教师培训,设立指向目标的课程评价等措施。  相似文献   

16.
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开发关系评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百名学者评论中国教育”专栏,以教育研究者的角度,就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热点、焦点、难点、冰点问题发表各种建设性见解。先期办成开放式的,一事一议,或提出问题,或分析评论,力求形成百家争呜、百花齐放之势,激活中国之教育学术。待有重点问题时,再分专题讨论。特邀教育界有影响的专家学者参与,以教授和博士为主办成一个高层次论坛。各位同仁可就自己认为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重要问题写成评论,每篇2000-3000字为宜,诚请各位同仁在百忙中赐教赐稿。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中提出"鼓励和提倡不同地区和学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这就要求我们要改革拓展和整合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积极地开发并合理利用好这些历史校本课程.福清乡土历史资源极其丰富,据史志记载和建国以来考古发现的遗物证明,早在4000-6000年之前,我们的祖先就在此劳动、生息和繁衍,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得天独厚的条件给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课程资源.近年来,我们践行新课程理念,深化课程改革,以历史学科课程"二次开发"为着眼点,充分整合福清乡土历史资源,开发校本历史课程,作了一些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8.
19.
自上海二期课改以来,本市实行了市、区(县)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学校被赋予了充分合理的课程自主权。重心的下移,使得学校课程建设日益成为关注和推进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校本课程的建设是实施课程改革、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环节,是学校特色的主要载体,是学校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组成部分。 自二期课改以来,上海实行了市、区县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学校被赋予了充分合理的课程自主权。重心的下移,使得学校课程建设日益成为关注和推进的重点。从管理角度看,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从实施形态看,有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从组织方式看,有学科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