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从在实际使用当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人称之间的敬谦程度的使用情况入手,运用职场中生动典型的事例分别分析了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以及第三人称和第三人称这四种授受关系之间敬谦程度使用的情形,最后发现并总结出授受动词在敬谦程度上的规律。本文对正确理解和恰如其分地运用授受动词的敬谦程度很有帮助,使人们对授受动词的敬谦程度的把握有一个宏观和和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种语言现象总能反映其背后深层的文化内涵。就日语授受动词而言,不单表示简单的授予与接受的关系,更反映了日本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深入理解这种文化内涵,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使用日语以及更顺畅的进行异文化间的交流。本文拟从日本人的恩惠意识、内外意识、上下意识三个方面对授受动词的文化内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日语的授受表现对外国人来说是一项较难掌握的语法现象。本文通过对授受表现误用的分析说明在学习语言时不仅要理解其语法意义和构造,更应了解对象国人们的文化心理和语言习惯。  相似文献   

4.
论文以日语的称赞语言行为为基准,利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研究了学习日语的大学生在称赞用语中使用程度副词的情况和出现的问题.目的在于让学生意识到程度副词中有评价性强的词,理解这类词正确的使用方法,避免在异文化交流中出现常识性的错误.  相似文献   

5.
“给”字句的格标记一般直接用“给”来表示。日语授受表现的格标记要复杂些,除了常见的「二」外,还可以使用「ヲ格」、「ト格」、「ノ格」、「ノタメニ」等。各个助词出现需要一定的条件,适用范围也不同,  相似文献   

6.
童荷 《考试周刊》2010,(37):91-92
在二外日语的教学中,授受动词的使用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在《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上册和下册中,一共介绍了3个表示授受关系的动词,分别是:あげる、もらう和くれる。结合实践教学工作,如何才能让学生全面地掌握这几个词的用法,并能在适当的场合得体地运用?在此,本文作者将这几个词的用法加以整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程度补语和状态补语的名称、定义与划界在语法学界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带"得"字的程度补语和状态补语在形式上有相似之处,但在意义上是对立的,程度补语单纯表示程度,而状态补语包含的语义信息则复杂得多。  相似文献   

8.
徐香君 《考试周刊》2011,(47):98-99
由于中日文化背景差异,以及母语的干扰,日语授受动词一直是日语学习的难点之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表象下所蕴含的内在意义是不容忽视的。如果单从语法角度学习,即使认识了日语的授受动词,也未必能在语言交际中运用自如。本文从日语授受动词的物移方向的角度来探讨日本人的内外意识,以更加准确把握日语授受动词在语言交流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教学过程中积累的韩国留学生的偏误为研究对象,利用偏误分析的理论,归纳出韩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程度补语时述语和补语搭配产生的偏误类型,从本体研究角度分析其原因,以期指导教学。  相似文献   

10.
中国学生在日语授受补助动词的运用上误用现象非常突出,为了寻找一种可以切实提高中国学生日语授受补助动词学习效果的方法,以青岛大学师范学院英语专业3年级学生为对象,开展了关于小组讨论在日语授受补助动词学习中能否起到促进作用的实证研究。方法是,将学生分为传统班和实验班,分别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法和以小组讨论为主的实验法进行授课,最后对学生的作文和会话能力进行测试,将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处理并比较分析,来检验两种教学方式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小组讨论教学方式在授受补助动词学习效果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与格结构和双宾结构是英语中常见的两种句型,两者之间的转换受广域规则、狭域规则和语音词素规则限制。英语与格动词习得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外语学习者的母语及其熟练程度对目标语语法结构的习得有一定的影响,本族语者和非本族语者在使用相同的给定动词产出DOD结构时,并没有显著的频度差异,外语学习中,语言普遍性的作用远比母语习得中要复杂得多。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中国日语学习者多为大学生这一群体的学习策略使用频率的角度出发,以二语习得的语言学习策略为理论根据,并通过自上而下式、自下而上式和互动模式三种教学模式的实际教学进行跟踪调查,旨在证明:对于中国的日语学习者而言,互动模式的教学更适合日语学习初级阶段的日语动词的导入。  相似文献   

13.
日语补助动词的用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介绍了日语补助动词的概念、类别,结合教学经验,对容易出错的补助动词用法:委婉的敬语命令形和授受关系;动作的持续和进行;自动词和他动词表示存在的状态等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4.
象似性理论是对索绪尔任意说的挑战和补充。象似性研究从最初的语音、词汇及句法研究发展到现在与其它学科交叉的研究。文章拟从距离象似性的角度对话语的礼貌程度进行探讨并提出,社会距离增大,语符增多,话语的礼貌程度就高,语言符号与社会距离存在象似关系。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日语自、他动词的特征分析入手,并举例分析了日语自、他动词的几种误用,以期帮助日语学习者在一定程度上更为清晰地区分自、他动词,构建相对完整的日语语法体系。  相似文献   

16.
根据语境及表达的需要,日语自动词句有时可以译为汉语中的“被”字句。本文试图对日语自动词与汉语被动式的这种不对称的语言现象进行比较分析,以进一步探讨日语自动词独特的语义功能。  相似文献   

17.
以2523个日语复合动词为主要统计对象,通过分析格构造、意义特征及意义领域,明确了日语复合动词前后项的基本像,认为日语复合动词前项要素的大部分为不包含变化意义的〈が,き〉格动作动词,并往往是与人类基本生存状态相关的具体动作,而后项动词则很多是包含变化意义的、与〈に〉格相关的动词,由此进一步论证并发展了日语复合动词的基本结构是“主体动作(经过)→对象变化(结果)”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8.
在日语学习中,日语语法是一个难点,而日语的动词又是日语语法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了解日语的动词以及日语动词的分类和变形对日语学习至关重要。对于日语学习者来说,在日语语法学习中,动词的学习应该从了解它的分类及变形入手,才能更好地学习日语。  相似文献   

19.
汉英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交际时所采取的礼貌准则不同,电话交际作为现代通讯交际的一个重要途径,在人们日常交际中显现出来的礼貌原则的差异尤为突出,在此,我们将根据不同场景对汉英电话惯用语的使用情况进行语用方面,主要是礼貌原则的应用方面的对比。  相似文献   

20.
日语自他动词间存在着各种对应性,这种特点有助于词汇的记忆、词义的理解和句式的掌握,但自他动词并非总是单一的对应关系,在词形、数量、词性、词义、构词等方面呈现出复杂的非对应性现象,影响到自他动词的语法化转换、复合动词的词性认知以及サ变动词的词性界定等关联用法上的理解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