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介绍了计算机绘图即“甩图板”的重要性.实现“甩图板”必须正确处理计算机绘图与机械制图的关系;计算机绘图课与人才培养、人才需求的关系;采用国内软件与国外软件相结合进行计算机绘图.  相似文献   

2.
3.
设计制图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本文阐述了课程的重要性和学习内容,重点是针对专业特点和课程特点,探讨适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设计制图"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通过高校制图课具体教学过程总结了计算机软件绘图在当前制图课教学中的优势和问题,从而讲述了从图板绘图到计算机软件绘图的教学改革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6.
通过对高职教学及现代工程设计特点的探讨,进一步研究了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方法,即加强轴测图教学,增加计算机绘图课时,采用现代化教学法。  相似文献   

7.
根据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工程制图教学过程中的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教学观念及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几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和总结,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五个方面叙述了计算机专业工程制图课的教学任务、理论联系实际、设法让学生完成作业、调整教学结构、面向新世纪新挑战更新观念。  相似文献   

9.
把AutoCAD软件应用于玩具制图课程的教学,能克服玩具制图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局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有利于学生计算机绘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相似文献   

10.
11.
高职院校《建筑制图与识图》教学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制图与识图》是高职院校工民建及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既难教又难学,必须针对本课程特点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性;精讲多练,培养学生空间形体的形象思雏能力和图纸表迭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教学三方面进行教学,才能突出高职教育特色,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12.
项目教学法是教师通过分配任务,使学生有目的地去学习,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实践的教学活动。这一教学方法,可以便于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到知识和技能,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以及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从教学大纲的制订、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考核方法的改革等方面探讨了《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4.
断面图是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是用假想剖切面将机件的某处切断,只画出该剖切面与机件接触部分的图形。本文系统的阐述了断面图的形成、分类、配置位置,此外还讲解了断面图的特殊规定,让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断面图的相关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5.
"前苏联"之称谓是苏联人自己最先提出来的,而后被中国新闻媒体和学术界广为引用.其实,这一称谓值得推敲它既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历史面貌,又不符合中国语言表达规范,因而是不科学、不准确的;但在特殊的语言环境下还可以偶尔使用.  相似文献   

16.
在多媒体物理课上应用到大量的图画(包括静物与动画),而每一幅图画若都由教师自己去应用软件制作,则将浪费相当多的精力。“物理画板2.0”软件是目前国内在物理学科方面最好的作图软件。该工具软件基于WORD平台。应用它可以编写教学文档、电子备课、课件制作。其最大的特点是可输入各种学科图形符号、常用精美物理图形(包含实物图),以及对这些图形进行处理的一套工具,使用非常方便、快捷。  相似文献   

17.
计算机绘图与工程制图课程阶段式融合教学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霞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20):14-15
阶段式融合教学模式是指将计算机绘图的教学内容以阶段的方式插入传统《工程制图》的相关章节中去。在具体实践中,阶段式融合教学模式分为3个阶段,教师应努力应用计算机绘图软件,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8.
现代工程图学就是将画法几何、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相结合,以计算机绘图技术为主线,培养学生的读图、制图和计算机绘图能力。为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培养新世纪人才的要求,工程图学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必须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和测评方法等方面进行大幅度的改革。而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又是首当其冲的。  相似文献   

19.
几何画板易学好用,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本文根据本人多年的几何画板教学实践,着重就几何画板在<不等式的应用>的教学作一探究:  相似文献   

20.
利用几何画板绘图辅助数学教学,有着传统尺规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它严谨的作图程序、强大的作图和计算功能,能有效地树立学生严谨、科学的作图观;有利于数与形的完美结合;有利于学生建构数学知识;有利于教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