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问题教学法,就是教师在实施教学中,通过设置问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简而言之,就是以问题为中心来展开的教学活动。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对问题教学法的探究,我发现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如能恰当地实施问题教学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其实就是指生物教师通过描述一个具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进入到这个教学情境中,并对情境中的涉及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最后得出结论的方法.在生物课堂上,通过加入案例讨论有利于将学生引入教学情境中去,自主的对案例进行分析,从而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教学效果.一、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原则案例教学法主要有四个特点,其一,典型性.虽然在生物课  相似文献   

3.
教学情境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的载体,其创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因此,随着新课程的进一步实施,中学教师对情境的创设也越来越重视。通过情境创设教学法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学习知识。本文从情境创设的原则、途径、策略等方面论述了创设情境教学应注意的事项等,说明应如何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情境。在整个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如何科学合理地运用情境教学法。  相似文献   

4.
问题教学法是指教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问题情境,把教学内容化作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探索思考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养成心理品质的教学方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问题教学法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客观需要,是适应高考历史改革的必然之举,也是实现历史课程改革的需要.在应用中,我们要强化问题情境设置,有效地设计问题,讲究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还要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背景下历史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也是体验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索新知识的过程。在历史教学中可运用体验式教学法,创设学习情境、回归情境、分享情境,引导学生共同收集、处理语言信息,通过多向互动交往和情感交流等多种途径,使学生在不断的"体验"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生个人的品德修养和历史素养。  相似文献   

6.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深受师生喜爱的教学方法.教师创设的课堂情境可以通过以学生为中心创设贴近学生真实生活的教学情境;以启发为目的创设活跃学生数学思维的问题情境;以创新为突破创设形式多元化、途径多样化的情境;以学习专业知识为主,不断提高自身对教学情境的驾驭能力等达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7.
情境教学法有助于再现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感和学习兴趣。对于中职学生来说,达到理性与感性的信息平衡,抓住历史学习的新奇感,能够获得更好的历史学习效果。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活跃的课堂氛围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也会变得更加高效。中职历史教师应尝试在历史教学中使用情境教学法,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把新的知识内化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我国越来越重视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已经广泛地将问题情境教学法运用在教学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小学语文问题情境教学不仅能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使课堂学习氛围更加活跃,还能使学生在问题的探索过程中加深对知识内容的记忆,对知识的掌握也更为扎实。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9,(85):102-103
情境教学模式是目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教学模式,尤其是问题情境教学法,深受广大的初中教师喜爱。但是很多的初中数学教师在采用问题情境教学法时,仍存在一定的问题,致使问题情境教学法的价值无法充分地发挥出来。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去合理地设置数学问题情境,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呢?这值得广大的初中教育去深思。基于此,本文主要结合教学案例,对如何改进初中数学问题情境教学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赵小玲 《考试周刊》2024,(6):149-153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需要不断探寻新方法,确保在传授历史知识和学习技能的同时,使学生形成良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教师引入情境教学法改善学生情感体验,应掌握基本理论和情境创设原则,巧妙地将情境和历史课堂结合,才能高效开展历史教学。从理论和实践出发,提出历史情境、问题情境、游戏情境等多元情境创设方法,以期为初中历史情境教学活动开展提供科学指导,确保教师高质量开展历史教学。  相似文献   

11.
顾坤荣 《学子》2014,(2):21-21
正问题教学法以问题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通过情境创设而提出问题后,以目标为引导,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整合学习情况而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从而促进学生的知识构建。问题教学法转变了传统以教师为主的讲授式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在历史课堂中,结合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在情境中  相似文献   

12.
张兵 《考试周刊》2010,(56):237-238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学方法,它能引导学生通过特定的情境展开联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在高中美术课的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的提高,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浅谈高中数学如何设置问题情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过程中,设置问题情境教学法成为被广大教师所采纳的基本方法,但是由于教师理解偏差和能力不同,问题情景设置存在很多问题。教师应该遵循科学适度的原则,根据所学内容的性质与地位设置情境,以更好地揭示数学的本质。本文首先分析了问题情境教学模式实施的理论依据,其次,从创设悬念式问题情境;设置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设置问题情境,应更具体地贯彻实施"生活化数学"等方面就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设置问题情境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1问题的提出问题情境教学是以获取知识方法为前提,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解决问题为核心,以把握知识为基本原则,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根据问题情境教学理论,课堂教学应该是以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获取新知识的问题性思维过程.这一过程一般包括以下3个环节:产生问题情境;分析问题情境;问题情境的反思.而目前不少教师在以问题教学方式上课时,存在较多问题:教师提出问题多而学生提出问题少,问题呈现方法单调,内容直自,不具有深度和广度,质疑性问题少,同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较单一.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20,(6):79-80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也是层出不穷,其中问题情境教学法就是备受教师青睐的一种教学方法,并且它在教学过程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能够丰富数学课堂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以达到加快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目的。但是在问题情境创设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地认识到有效情境创设的重要意义,并依据相应的问题情境创设原则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通过问题情境高效地掌握数学课堂教学知识,让问题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南于心理学是一门知识容量大,结构繁杂,理论性、针对性、操作性、抽象性强的学科,所以在心理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采用情境教学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情绪,提高教学效果。情境教学法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主观调控,把教师的教学情感与学生的学习情感沟通、融会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形成一种最佳的教学情境。它促使教师与学生心心相映、情情相通,教学情境呈  相似文献   

17.
情境教学策略是教师进行有效教学活动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它在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热情、提升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育学认为,问题情境教学法又称为问题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课程要求、教学纲要等内容,从教学活动、教材内容入手,设置具有针对性、生动性、概括性的内容,提出一些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通过问题解决以达到理解和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8.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历史知识和技能,又要提升学生历史素养,使其形成正确历史观念,实现健全人格的发展"。情境教学法因其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而在历史教学中应用广泛。本文在前人理论研究基础之上,从创设问题情境、语言情境、游戏情境以及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等角度,详细阐述了情景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堂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9.
曾海燕 《广西教育》2008,(14):21-21
问题设计是新课程问题教学法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新教材提供的空间,合理设置有思维含量的问题链,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要创设适宜的教学环境或情境,给学生创设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舞台,从而增强学生自主探究的信心。  相似文献   

20.
教学情境是指在教学中为了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立足于教学的要求,创设、制造、引入符合教学知识的氛围或者情境,进而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指导学生准确和迅速地把握教学知识,推动学生心理的和谐发展,最终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为此,教师需要灵活地创设教学情境,以使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阐述了情境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