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文“university”一词在晚清被译为《大学》之“大学”,产生了双重的错位:其一,欧洲古昔的“university”并非“官办”,这一特点延续到现代西方多数“university”,而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正如《大学》之“大学”,几乎无一例外为“宫办”;其二,中国古昔之“大学”重在培养教化之士(仕),以辅佐王政,而现代西方“university”则重实利教育,并越来越“体制化”(国家整合),渐失其“自由”性质,以致自19世纪上半叶之英国教育家纽曼始,就不断有回归古昔“university”精神的呼吁。  相似文献   

2.
第一现场     
克莱登大学 钱钟书先生笔下的“克莱登大学”在中国早已成为了人们的笑谈。但“洋文凭”的光环依旧让很多人为之眩目。 在“海龟”比“土鳖”更受青睐的情况下,洋文凭泛滥之势几乎直追“假文凭”。“克莱登大学”正是因此在中国找到了它的发财空间。 受害者之中,有不少人是  相似文献   

3.
《大观周刊》2011,(49):1-1
大学之病,病根或在于数年驱之不去的“行政化”阴影这个周末,南京大学一句“序长不序爵”成为网络热词。  相似文献   

4.
77之变革,“文革”中“群众推荐,领导批准”的招生模式被抛弃,确立了“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新规则;97之变革,免费上大学成为历史,也使“双轨”制下交钱就能上大学的不公少了几分。77之变革,在对历史的反思中做出决断,全国各地都重新确立了考试制度;97之变革,更多小心谨慎,从双轨到并轨试点再到全面并轨,让老百姓慢慢适应,以防出现社会动荡。77之变革,在权利面前求平等,连找对象都要问一问的“出身”条款被删除,考生们隐约地感受着两个陌生的词汇:“公平”和“竞争”;97之变革,在金钱面前求平等,“双轨”制下金钱与分数之间的市场交易被一刀切掉。  相似文献   

5.
香港的大学,突然间成了能考上北大、清华的内地“尖子生”们的一个热门新选择。一时间,警告内地一流大学正在降为二流的疾呼有之,对此“威胁”表示不屑的有之,但是,在争论到底香港的还是内地的大学算是一流时,有多少人真正了解香港的大学是怎么办的,从办学理念到教学方式究竟与内地已经司空见惯了的高教体制有何不同?  相似文献   

6.
引言从国外学习、进修或考察归来的同志,对发达国家的大学图书馆文献情报资源之丰富,设备之先进,服务形式之多样,以及馆内学习、研究条件之舒适,读者使用之方便,总是赞不绝口,他们认为发达国家的大学图书馆,确实是“大学的心脏”。而对比国内的高校图书馆,发现有许多不如人之处,又不禁大摇其头。笔者作为大学图书馆的  相似文献   

7.
虽然我对图书馆学毫无所知。可我对图书馆的感情却是深厚的。这绝非偶然。我上小学时正逢“瓜菜代”年月,只上半天学。中学时遇“浩劫”,高中没毕业便回乡“闹革命”。后来有幸上了大学,还赶上“工农兵学员”那拨儿。知识土地之贫瘠可想而知。而现在我却能在大学讲坛上授课,能在报刊上不断发表文章。我这棵瘦弱  相似文献   

8.
校长二人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新闻周刊》2003,(6):50-51
人们通过兼容并包的思想而记住了蔡元培,通过“大学者,大师之谓也,非大楼之谓也”的名言而记住了梅贻琦。但是今天的形势要求校长能够为大学争取利益,为大学的发展去找钱。校长,变得越来越像经营大学的CEO  相似文献   

9.
5月11-12日,南京大学举行庆典,隆重纪念李小缘先生诞辰110周年暨金陵大学图书馆学系创办八十周年。李小缘先生曾任南京大学前身金陵大学图书馆馆长和图书馆学系主任,是我国引进西方先进图书馆学之先驱,也是“新图书馆运动”的倡导人之一。他提出的“图书馆即是教育”、“图书馆是精神娱乐的最高俱乐部”、“图书馆是人生之大学校”、“图书馆是宣传文化之总机关”等图书馆学思想,至今仍具现实意义。庆典期间举行了以“弘扬‘民众图书馆’精神,开拓文献信息事业新纪元”为题的学术研讨会。北京图书馆副馆长陈力教授,北京大学王余光教授,武汉…  相似文献   

10.
二、大学出版社之于大学。正在变成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日本大学出版走到今天,有着必然和偶然的原因。 1.不能实现产业化 至少在明治时期,日本个别大学就有出版活动。到了当代,从事出版活动的日本大学比比皆是。然而,“历史悠久”的日本大学出版,却始终不能产业化。原因就是,在日本,干什么都讲究名正言顺,各司其职,做什么吆喝什么。比如,日本大学的“正业”,向来被认为是研究学术、培养人才,  相似文献   

11.
二、大学出版社之于大学。正在变成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日本大学出版走到今天,有着必然和偶然的原因。 1.不能实现产业化 至少在明治时期,日本个别大学就有出版活动。到了当代,从事出版活动的日本大学比比皆是。然而,“历史悠久”的日本大学出版,却始终不能产业化。原因就是,在日本,干什么都讲究名正言顺,各司其职,做什么吆喝什么。比如,日本大学的“正业”,向来被认为是研究学术、培养人才,  相似文献   

12.
张宗友是我国第一个由希望工程资助而考取大学和研究生的人。从“希望之星”张宗友身上,我们看到了希望工程在中华大地上熊熊燃起的希望之光……  相似文献   

13.
国外称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的心脏”,诚然,心脏给人以生命之活力,大学的“心脏”——图书馆则给人以知识之活力。若要保持与增强这种知识之活力,那么,图书馆应做此什么呢?这里仅就图书馆利用教育进行初步探讨,以请教大家。(一) 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知识激增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图书馆固然面临如何采集、整理、运用各种庞大的图书资料的莫大压力和挑战,而读者也同样遭到利用图书资源的冲击与困忧。  相似文献   

14.
张秀梅 《数字图书馆论坛》2012,(10):I0001-I0001
国庆长假,没有出门旅游,蜷缩在床上一口气读完了五大本“资中筠自选集”,从感时忧世、坐观天下,到不尽之思和闲情记美,尤其是士人风骨,让人感慨良多。从清华老校长梅贻琦“大学乃大师之谓也,而非大楼之谓也”的论道开始,无数今人在反思,  相似文献   

15.
当种种诱因促使“进京指标”不正常嬗变为商品,一个旨在倒卖大学毕业生“进京指标”的半地下灰色市场业已建立,并开始逐步侵蚀北京各大高校。其网络之大,效率之高使得真正办理“进京指标”的政府机构也黯然失色  相似文献   

16.
香港的大学,突然问成了能考上北大、清华的内地“尖子生”们的一个热门新选择。一时间,警告内地一流大学正在降为二流的疾呼有之,对此“威胁”表示不屑的有之,但是,在争论到底香港的还是内地的大学算是一流时,有多少人真正了解香港的大学是怎么办的,从办学理念到教学方式究竟与内地已经司空见惯了的高教体制有何不同?[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徐雁 《现代出版》2004,(4):14-15
《大学出版》杂志创刊以来,已经编辑发行了四十余期。其间屡经整合,尤其是在过去的这一年中经过改版,面目焕然一新,如今已经越来越成为大学出版行业内外所关注的一种重要期刊了。每期的“卷首语”强调我国高层出版政策的指导性,“专题报道”传播大学出版活动的重大资讯,虽然篇幅不大,却是《大学出版》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8.
"大学"新解     
细心的读者或许已经发现,本期《新闻大学》比前一期要厚,而且在封面“新闻大学”刊名下面,添了一行小字:“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加厚,是为了适应当前新闻传播学术研究及实践经验交流的需要。2006年以前,本刊每期正文93页。作者、读者多次提出:能不能出双月刊?我们确也想过,但是从主编、编辑以及编务行政人员,  相似文献   

19.
编后语     
<正> 关心《大学图书馆通讯》的读者们一定注意到,随着1989年新年钟声的敲响,一本新的刊物《大学图书馆学报》展现在您的面前。《学报》代替了与读者们相处六年的《通讯》,您一定和我们编辑部的同志们一样,关注着她的使命,她今后的道路。几年来,各地高校图书馆的同志们和广大读者对《大学图书馆通讯》刊名提出过种种意见和建议,也提出过改名的种种方案。经过几番讨论和比较,并征询了全国高校图工委部分常委的意见,我们终于决定易“通讯”之名,存“大学图书馆”之实,改称《大学图书馆学报》。  相似文献   

20.
经常看到一些新闻报道里应该透明的地方,不透明,却用“某”字过门,诸如“某校”、“某厂”、“某人”、“××”,有些无关紧要的地方也用“某”字掩饰,不知何故。如1月31日新民晚报“大学生如何热衷筑‘方城’——本市高校赌博风探源”一文,短短一千多字报道中,我数了一下,用“某大学保卫处”、“某重点大学”或“一个大学生”、“一位大学保卫处负责人”、“一所重点大学”……过门的,共六、七处之多,何况这些“某”处都是正面人物所发言论,亮出其名也无伤其一根毫毛,为何也要掩饰一下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