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秋雨先生的《信客》一文中,老信客认为自己失信无法再做信客后,这样对接替他的年轻人说:“信客信客就在一个信字,千万别学我。”后一个“信”字即“诚实守信”之意,两代信客也基本上恪守了这个准则,许多读者也认为此文是褒扬信客之“信”,让人恪守诚信的道德准则的。真的如此吗?我们试按以下思路分析一下。  相似文献   

2.
<正>《信客》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标星号的略读课文。搜索一下网上的课件,较常见的课堂设计如下:1.你认为"信客"这种职业有哪些特点?2.文章为什么先写一个老信客?3.信客经历了百般挫折,为什么还要坚持那么久?4.作者为什么要为信客留下文字?这样的设计思路清晰,体现了文章重点,但是实际操作未必顺利。一次,同年级某教师执教《信客》时也用到了类似的设计。第一个环节时课堂就出现了小插曲。  相似文献   

3.
社会发展不断孕育新的职业,"信客"就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俩代信客在遭遇了同乡的种种猜疑和冷眼之后,都最终选择了放弃,但之后他们不同的选择却导致二者截然不同的命运结局:老信客隐忍退出,默默离开,最终在孤魂野鬼的陪伴中荒凉死去;新信客选择留下,等待时机,最终因自己独特的优势赢来了大家的尊重与爱戴。俩代信客不同的际遇给新时代的我们许多的启发与思考,在人生的岔路口,如何坚持自我,做出正确的抉择,从而使我们更好的适应社会,学会生活。  相似文献   

4.
教学《信客》时,很多学生都谈了这样的感受:《信客》一文,语言质朴典雅,鞭辟畅达.但文章结尾读起来总让人怪怪的,似乎含有某种戏谑、嘲讽的意味. 此时的乡人已大多不知老信客是何人,与这位校长有什么关系.为了看着顺心,也把那个不成样子的坟修了一修.(着重号为笔者所加) 作者为何如此结尾呢?人教版八年级(上)教参认为它在告诉人们:“社会总体都是有良心的,奉献者终究会赢得敬爱和怀念.”①单这样理解明显有脱离文本之嫌.  相似文献   

5.
当代著名散文家余秋雨先生曾写过的一篇散文《信客》(收集在《秋雨散文》中)被收入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中。信客曾经活跃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历史舞台。当时邮政事业尚未普及到乡村,城乡之间的通讯联系就靠信客。信客成了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和乡村联系的纽带。余秋雨先生借信客这个狭小的舞台为我们展现了人性缤纷的色彩。  相似文献   

6.
很高兴看到《信客》被选进了教材,尽管只是一篇自读课文,尽管篇幅长、难度大,但相信很多老师都不会放过这个让学生了解余秋雨及其散文的大好机会。我也一样,为学生设计了走近信客、解读信客、品味《信客》、追思信客、探究《信客》的爬坡式阅读过程。然而,在设计“品味《信客》  相似文献   

7.
师:作者为什么倾注那么大的热情为信客树碑立传?生1:告诉我们待人要诚信,做事要恪尽职守,赞扬信客高尚的人格。师:课文在今天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呢?  相似文献   

8.
当代著名散文家余秋雨先生曾写过的一篇散文《信客》(收集在《秋雨散文》中)被收入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中。信客曾经活跃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历史舞台。当时邮政事业尚未普及到乡村,城乡之间的通讯联系就靠信客。信客成了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和乡村联系的纽带。余秋雨先生借信客这个狭小的舞台为我们展现了人性缤纷的色彩。一、人性的美好信客终年跋涉,非常劳苦,积劳成疾,却始终任劳任怨。每到一地,既要散发信、物,还要接受下次带出的信、物。还有许多额外的工作,经常帮助写信、读信。有时还要充当代理人,某个外出谋生者…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作者叙述了20世纪初在城乡之间担当通讯职责的一位信客的大半生遭遇。课文重点写了信客的两个事迹,一是概括写遇到谋生者客死他乡,信客充当代理人的事迹,二是具体写一次遭人诬陷,说明了信客职务的凶险和信客仁义热心、任劳任怨、宽以待人、善良厚道的品性,表达了作者对这种品性的赞美和肯定。本文拟从文化伦理价值的角度解读文章的思想意蕴,以期了解作者创作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0.
蓝拇指姑娘     
蓝拇指姑娘曾瑞美这一日,收到了学生贺琳的信,打开信笺,只见信中写到:敬爱的曾老师,您好!首先祝您节日快乐!在这里我要送您一件最好的礼物──我改掉了吮吸手指的坏习惯,至今已有44天没有吸了。那几天我一直忍着、熬着,改习惯可真难啊!全身不舒服,恶心,没精...  相似文献   

11.
呼呼、呼呼,秋风姑娘唱着欢快的歌来给大家送信。小松鼠正在树上跳来跳去,显得非常开心。忽然,一阵微风吹过,橙黄色的叶子慢慢地落了下来,小松鼠说:“啊!是秋风姑娘送来的信,冬天来了,我要多采些松果回家过冬呢!”小燕子正在空中快乐地玩耍,一阵风吹过,小草黄了,花儿枯了。小燕子说:“是秋风姑娘送来的信,冬天来了,我要去南方了。”一阵风吹过,金灿灿的田野里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农民伯伯正忙着收割呢!小青蛙看见了,说:“肯定是秋风姑娘送来的信,告诉我们冬天来了,我要打好洞,做好冬眠的准备啦!”一阵风吹到了我的床上,我坐起来,自言自语地说…  相似文献   

12.
喜读余秋雨先生的散文,尤其是先生的《文化苦旅》,如先生在《吴江船》一文中认为“枫落吴江冷”写得浸肤冷丽,高妙得让人嫉恨。我常沉醉于先生时而深重苍凉,时而清丽委婉的叙述中,感受着新旧文化的信息在先生文字背后的奔腾冲突。《信客》便是这样的文章,它关注着中国农村丰富的文化现象。《信客》一文侧重抒写了一位年轻信客的生命流程。“信客”是“早年在乡间,对外的通信往来的主要依靠”,他们奔走于城乡之间,是“乡村和城市的纽带”。他们谈论的话语是“中国近代城乡的变化史料”,他们的生命见证了城乡的变迁。在他们的生命中,我们清晰了文化在这变迁中所实现的传承与更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记忆五月     
1821年5月4日,拿破仑因胃癌在圣赫勒拿岛去世,终年52岁。1840年5月6日,世界上第一批邮票开始发行。这一批邮票票面是黑色的,上面印着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浮雕像,每张面值1便士,人们称它为“黑便士邮票”。邮票的发明者是英国人罗兰·希尔。据说有一天,希尔在散步时,看到邮差把一封信交给一位姑娘。姑娘接过信看了一眼又还给了邮差。希尔觉得纳闷,便问姑娘为何不肯收信。姑娘说邮费太贵,她付不起钱,但她已知寄信人是平安的。当时英国邮资很贵,费用由收信人负担。希尔认为这不合理,便建议改革邮政制度,邮资归寄信…  相似文献   

14.
信客     
记得早年在乡间,对外的通信往来主要依靠一种特殊职业的人:信客。  相似文献   

15.
三、记叙的中心、材料及详略作者在生活中接触到许多人和事,有了体验,逐渐形成对生活一定的看法。这种看法通过记叙人和事体现出来,这就是记叙文章的中心意思。如《信客》一文,作者通过对信客的记叙褒扬了信客的任劳任怨、诚信无私、待人  相似文献   

16.
唐旭 《现代企业教育》2007,(10X):107-108
余秋雨的散文是站在文化的角度审视过往的历史,是对种种文化现象的现实关注。已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课标版初中语文教材的《信客》,是《文化苦旅》中余秋雨个人比较偏爱的散文,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品。信客,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仅是中国人集体人格的积淀,而且是那时人们生存状态的聚焦。  相似文献   

17.
在20世纪初期.曾有不少人去上海谋生。而当时的邮政业务尚未普及到乡村.城乡通信又需要有专人担当。于是便有了“信客”这种特殊的职业。“信客”带着记录人们生死祸福的信件.来回奔忙,众多外出谋生者,都把自己的血汗和眼泪,堆在了信客的身上。《信客》讲述了两代“信客”之间的感人故事,文章的语言质朴而典雅.精辟而又畅达。  相似文献   

18.
移动通讯与网络媒体铺天盖地的普及缩短了人们的空间距离,随着“言”而无“信”时代的到来,传统意义上的信客已被人们遗忘在了历史的角落,越来越显得可有可无。余秋雨先生却在《信客》里告诉我们一个信客所承载的见证者的角色,这个角色悲悯地见证了城乡的人情冷暖,更见证了社会改革时期,作者对“信客”这个看似微不足道人物的深度探询与怀念。  相似文献   

19.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以及普通人的人格构成。《信客》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品之一。《信客》一文写两代信客的人生,虽带有较强的故事性,但仍然比较偏重人文性,所以,文章写信客这个特殊行业不是目的,而主要是为了表现它所影响、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文化蕴涵。它的文化批判意识与全文的基调是一致的。读《信客》,我认为它的文化批判意识至少有两点值得重视。第一,《信客》是为当时而作,还是为当世而作?从故事内容看,《信客》讲述的是民国时,住在上海郊区的两代信客发生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田螺小仙女     
大熊在田里捉了很多的田螺回家。大熊也住在神仙村里不过他可不是神仙而只是一只大熊。大熊为什么要捉这么多田螺呢?“听说田螺姑娘会给人做饭洗衣服,说不定,我养田螺会养出一个田螺姑娘来的。”大熊说。这话正好被田螺小仙女听到了,小田螺心里想:“我来让大熊实现愿望吧。”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