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洪宾 《现代语文》2008,(7):145-145
“完璧归赵”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很熟悉,秦王欲用十五城交换赵王和氏璧,蔺相如奉命出使,秦王坐在章台上召见相如,蔺相如将璧进献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蔺相如看秦王没有把十五城补偿给赵国的意思,在略施小计拿到璧后指责秦王道:“……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  相似文献   

2.
知缶知缶     
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主鼓瑟,秦御史前书日:“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相如日:“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日:“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  相似文献   

3.
《唐雎不辱使命》中的唐雎胆识超群,英气逼人,以大无畏的精神揭穿了秦王“以五百里地易安陵”的阴谋,以“士之怒”反击“天子之怒”,让秦王不敢小视。从表面上看,唐雎阻止了秦王易地灭安陵的计划,在与秦王的交锋中取得了上风,但唐雎没能从根本上改变安陵国的命运,没有彻底挫败秦王,让他改变灭亡安陵国的想法。秦王是一位具有统一野心的君主,他的屈服只是暂时的,他是想通过外交途径来解决安陵国的问题,不想通过军事手段来解决问题,毕竟发动战争是要消耗人力、物力的。一旦此计不成,对于秦王来说只有发动战争了。战争一旦爆发,以秦国的实力灭…  相似文献   

4.
方圆五十里的安陵小国,在一心要吞并天下的强秦面前,难以自我求存。而唐雎面对盛气凌人的秦王,毫不畏缩,回答得合情合理而有分寸,不卑不亢。当秦王无理威胁时,唐雎则针锋相对,以其令人震撼的凛然正气使秦王色挠,长跪而道歉,从而胜利完成了出使使命,唐雎与秦王的鲜活形象也就跃然于纸上。从教十几年,  相似文献   

5.
《荆轲刺秦王》中对秦王拔剑的描写十分精彩:在手持匕首的荆轲的追赶下,绕柱奔逃的秦王企图拔剑还击十分困难,前后至少三次拔剑;若不是侍臣“王负剑!”的提醒,秦王就很可能拔不出剑而被刺。这也使人产生了下面的疑问:秦王的剑拔不出来究竟是何原因?为什么“负剑”就能使“长”且“坚”的剑轻而易举地被拔出?秦王的剑到底有多长?“负剑”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动作?  相似文献   

6.
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的教学流程,徐江先生给初三和高二的学生讲《唐雎不辱使命》,哪个年级的效果更好些呢?按常理,答案自然应该是后者.实际情况有些出人意料.徐先生印发给学生的学案上有四组问题,第一组是对文本内容的再梳理,包括题目的重新拟定、层次的划分及层意的概括;第二组重点解析秦王,包括秦王“以大易小”的心理诊断、为秦王得到安陵设计新策略;第三组是站在安陵君的角度,阐述婉拒秦王并非“轻秦王”,为其写辩护词;第四组概括秦王受挫的根本原因及给后人的启示,并对文本的“不合理处”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7.
《将相和》一文有这样一句话 :蔺相如说着 ,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这句话是一个求异思维诱发点。这个思维点可以诱发学生从多角度去考虑问题。因此 ,教师必须抓住“蔺相如真的要将和氏璧撞在柱子上 ,还是故意做样子吓唬秦王的”去诱发学生。这样问 ,能使学生认真思考、积极议论。他们会众说纷纭 ,有的认为蔺相如真的要将和氏璧撞在柱子上 ,如果不撞 ,秦王就叫手下的人来抢 ,和氏璧就落到秦王的手里 ;有的则认为这是蔺相如故意做样子吓唬秦王的 ,因为他摸透了秦王爱璧的心理 ,可以用撞璧来迫使秦王以城换璧……当学生对问题看法不一的时…  相似文献   

8.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下简称《列传》)有这样一段记载: 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  相似文献   

9.
完璧归赵     
黄雅萱 《辅导员》2014,(13):88-89
时间:战国时期 地点:赵国大殿、秦国大殿 人物:赵王、秦王、蔺相如、赵国大臣、秦王仆人 第一幕 [赵王得了一个无价之宝——和氏璧,秦王想用十五座城交换。赵王害怕上当,又怕若不答应,秦王会派兵进攻,于是召集众臣商议。  相似文献   

10.
汉画像石     
汉代留下了许多画像石 ,它不仅是珍贵的艺术品 ,上面还记录了许多优美的故事……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 ,弱小的燕国不甘心被强大的秦国吞并 ,燕国的太子秘密请了勇士荆轲 ,派他假装向秦国献地 ,带着暗藏匕首的地图到秦国去。荆轲借向秦王献图的机会 ,亮出匕首 ,刺杀秦王。秦王见事不妙 ,惊惶失色 ,围着宫里的铜柱逃命。荆轲对准秦王 ,将匕首猛投出去 ,秦王头一偏 ,匕首碰在铜柱上 ,火花迸发。一番激烈的搏斗后 ,荆轲壮烈牺牲……这一惊心动魄的情节在汉画像石上有精彩的艺术表现 ,它保存在山东省嘉祥的武氏祠中。汉代画像石的特点是黑白分明…  相似文献   

11.
关于荆轲刺秦王事件中秦王拔剑的细节,长期以来大家都认为第一次拔剑失败是因为剑长。但是仔细分析《史记》原文,可以发现这是对司马迁原意的重大误解。秦王第一次拔剑不成并非因为剑长.而是由于剑在腰间系得太牢固。秦王当时的拔剑方式,其实是“摘剑式”拔法。  相似文献   

12.
<正> 《秦王饮酒》是李贺的一篇名作,它以鲜明的色彩,雄伟的气魄,出人想像的夸张手法,描写了秦王的威武和功绩,描写了他狂歌欢饮的生活。但“秦王”究竟指谁?的主旨是歌颂,还是讽刺?长期以来,争论不休。下面,结合李贺诗集中的有关篇章,谈谈我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一) 要了解《秦王饮酒》的思想倾向和篇中的“秦王”所指,就先看看这首诗吧! 秦王骑虎游八极,剑光照空天自碧。羲和敲日玻璃声,劫灰飞尽古今平。  相似文献   

13.
《将相和》一文中「渑池会」上秦王与赵王争锋。教参(人教社版)解释为「秦王要赵王为鼓瑟,意思是要同为一国之主的赵王以臣仆身份,奏乐以待秦王,从而贬辱赵玉。而  相似文献   

14.
这里所谓的“秦王”,专指春秋战国时代之秦国国君,后世诸朝受封之“秦王”不在本文论议之列。  相似文献   

15.
李斯是战国末期楚国上蔡人,秦王朝著名的文学家。他曾“从荀卿学帝王之术”,为达“不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而西向说秦,作了吕不韦的舍人,成为秦的客卿。秦王十年“大索逐客”,李斯当然也在被逐之列。李斯早“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于是西向说秦,想主事秦国,建功立业,摆脱卑贱穷困之位。如被逐,他将何以建功?因此李斯是极不情愿被逐,乃上《谏逐客书》,希望秦王留客以达到留己的目的。秦王之所以看到此谏书后高兴地被说服,立即废除了逐客令,并恢复了李斯的官职,这要归功于李斯的这篇谏书写得好,该文迎合了秦王的心理(引号内引自《史记》)。 纵观这篇谏书,李斯论证秦王“逐客之非”的问题,论证的过程严密有序,从维护秦王朝利益来看,显示其远大的政治眼光。李斯为客卿,面对秦王的逐客之举这一大是大非问题,也是涉及到自己的何去何从问题,在谏书的开头就以政治家的眼光直截了当地指出了逐客是错误的举动,这可谓是观点鲜明,没有一点乞求秦王留客的媚态。  相似文献   

16.
《将相和》是一篇传统教材,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霍懋征教学这篇课文很有特色,值得借鉴。这里仅作片断评析。师:蔺相如来到秦国的第一件事是干什么?生:他向秦王献和氏璧。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体会秦王一边看一边称赞的情景,想象他当时喜欢到什么程度。生:爱不释手。师:秦王舍不得放下,看啊,看啊,这时秦王应当按照诺言给赵国划出十五个城来,可是秦王不提这回事。蔺相如原来想好的第一个办法行不通,那就必须按照第二个办法去做了。下面看看他是怎样做的。(引导学生读课文后口述)生:蔺相如看到秦王没有给城的意思,就利用秦王喜…  相似文献   

17.
蒙恬与毛笔     
1.公元前223年,秦国大将蒙恬带领兵马在中山地区与楚国交战,战期很长。为了让秦王能及时了解战况,蒙恬定期写战况报告递送秦王。  相似文献   

18.
完璧归赵     
黄雅萱 《辅导员》2014,(Z1):88-89
正时间:战国时期地点:赵国大殿、秦国大殿人物:赵王、秦王、蔺相如、赵国大臣、秦王仆人第一幕【赵王得了一个无价之宝——和氏璧,秦王想用十五座城交换。赵王害怕上当,又怕若不答应,秦王会派兵进攻,于是召集众臣商议。】赵王:(着急)这可怎么办啊!大臣:大王,听说有位叫蔺相如的,机智勇敢。不如我们把他请来试试?赵王:(急忙招手)快,快,快把蔺相如请来!  相似文献   

19.
《谏逐客书》历来为许多研究者所关注,这篇文章能够使盛怒之下的秦王收回成命,并且采纳处于是非漩涡中人李斯的建议,足见文章说理的技巧和精彩。李斯之所以能说服秦王,理足固然重要,以情动人也是文章打动盛怒之下的秦王的重要原因,可谓情理兼备,相得益彰。此外,文章所体现出来的人才观无论在当时还是在现在都具有强烈的实践价值,这一点尤其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20.
近几天来,学校开展示范课竞赛活动,有一位老师讲授《唐雎不辱使命》一文。在分析人物形象时,认为秦王是一个"色厉内荏,外强中干"的纸老虎。笔者翻阅了众多有关这一课对秦王人物分析的资料,发现许多教参持相同的观点。主要原因是文章末尾"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而得出这一结论的。笔者认为这一分析不准确,认为秦王应该是一个"善变""善权衡"的人。不论是历史人物,还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像这样的人、这样的事何尝少呢?本文从多个方面佐证了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