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小学生导读》2010,(1):F0002-F0002
梅花 与兰花,竹子,菊花并称为“四君子”;与松树,竹子并称为“岁寒三友”。是中华民族与中国的精神象征。  相似文献   

2.
梅,作为一种有特殊审美意象的植物,千百年来一直为我国历代文人津津乐道,比如,梅与兰、竹、菊合称为植物中的“四君子”,与松和竹同列为“岁寒三友”,至于咏梅的诗文词曲更是多得难以计数。不过有趣的是,文人们在谈到梅的时候,往往将梅花、梅子(梅花的果实)和腊梅三者混为一谈,特别是梅花和腊梅,几乎不分彼此。事实上,梅花属于蔷薇科,一般在冬末初春开花,可以说是常见植物在一年中开花最早的。所以唐代张谓《官舍早梅》诗曰:“风光先占得,桃李莫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物学》2007,23(3):F0002-F0002
梅花是世界名的观赏花木,尤以风韵美称,每当冬末春初,疏花点点,清香远溢,在中国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梅花、梅果可入药,梅花冲水可代茶。梅果素有“健康食品”之称,可加工成各式干果,不胜枚举。[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的这首《咏梅》是咏物诗中的名篇,诗人表面是写自然界的梅花不畏严寒,洁白如雪,长在墙角但毫不自卑,远远地散发着清香,实际上是赞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独具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其通的地方。梅花这一意象寄托了诗人的情感。寄托即寄意于物,托物言志。  相似文献   

5.
梅赞     
梅花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它傲经风霜,枝干挺秀,花色雅丽,清香扑鼻。与松、竹并称“岁寒三友”;与松、竹、菊合称为“四君子”,深受国人的喜爱。  相似文献   

6.
传说有这样一件趣事,说苏东坡有一天与苏小妹、黄山谷一起讨论诗歌创作。苏小妹先出了一联诗句:“轻风细柳,澹月梅花。”她要求每个人都来给这两句诗的腰部添加一个动词,使成为五言联句。东坡先吟道:“轻风摇细柳,澹月映梅花。”苏小妹听后便说:“好是好,可惜还未用上最理想的动词。”接着便是黄山谷吟出“轻风舞细柳,澹月隐梅花。”苏小妹听后仍笑着说:“也填得好,只是仍不够理想。”苏东坡急了:“那么小妹,你又将怎么来填写这两句诗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文化中,“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松树四季长青,象征着长寿,竹子也是四季长青,“高风亮节”。而梅花是君子花之一,象征着友谊.而在西方文化中,此三者文化内涵截然不同。笔者拟就这三种植物在汉语和英语的文化内涵进行比较,再结合与此相关的习语,诗词的英译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背诵指导这首诗字浅意明,是写梅花的诗。先写梅花“凌寒”孤傲的品格,后写其颜色与气味;洁白如“雪”,“暗香浮动。对于这样简洁明了的诗,我们在理解了诗的意思的基础上,就可以以一字带全句的方法背诵,即先记住每句诗开头的一个  相似文献   

9.
梅文化说略     
寒凝大地,傲梅飘香,又到国人赏梅时。赏梅时节咏梅花、论梅花,乃中国历代文人之雅事。自古以来,人们对它情有独钟。梅花享有“花之魁”称誉,并非因其俏艳而走红,而是以其独特的韵致和格调而居高。由此在我国古代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梅花情结。也由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梅文化”。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初四册课文《公输》中有这样一段话:“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教材对“知而不争”的注释为:知道这(道理)而不(向楚王)据理力争,意思是不劝阻楚王。《教师教学用书》对该段话的翻译为:“懂得这个道理,却不据理力争,不能说是忠诚。争论而达不到目的,不能说是坚强。”据此,教材编写者对句中三词“争”、“忠”、“强”的解释分别为“据理力争”、“忠诚”、“坚强”,笔者以为这种解释有待商榷。先看“争”这段对话是以楚王与公输间的君臣关系为前提的,“据理力争”隐含着“坚决,不退让”的情感态度,若公输因与楚王意见…  相似文献   

11.
解读姜夔词中的“梅花”意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夔是南宋中后期著名的词人,他一生清贫自守、以文艺创作自娱。诗、词、书法、音乐无不精善。姜夔词中。触目尽是“梅花”意象。遍检《白石诗词集》,可寻得以梅花为题或关涉梅花的作品有二十八首。词人在作品中频繁地使用“梅花”意象。并非出于偶然。是有其中的原目所在的。笔者在拙文中。以此视角为切入点。试图揭示出姜词“梅花”意象的多重内涵。笔者认为:姜词中的“梅花”意象。既是作者冷僻、孤傲人格的比附,又与萦绕作者心头的“西湖意情结”和“恋人情结”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2.
咏梅诗话     
寒岁三友,松竹梅。梅是画家的爱物,更是诗人咏梅的对象。咏梅的诗,最为传诵的是北宋林逋的《梅花》:“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诗人通过精细观察和切身感受,从多方面描绘梅花冠绝群芳的清丽形象,突出梅花高洁淡雅的特征。首联一个“独”字和一个“尽”字,写出了梅花占尽风情,在严寒的冬天里独自开放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万羽 《天中学刊》2023,(6):101-108
梅花被视为宋代的国花,但就象征意义而言,南宋梅花的“君子之喻”和北宋松木的“君子之喻”一脉相承。松木自先秦起就是国家栋梁的代表符号,贴合北宋文人的审美意识,有“君子树”之称。随着宋室向南方地域的转移、南宋文人审美标准的变化,梅花在文人创作中逐渐取代松木,成为“君子”的代表。松木的“栋梁之才”与梅实的“和羹之用”对应,于实用价值上衍生出“治世”的文化寓意,对它们的君子内涵提供了支撑。梅花与松木“君子之喻”的差异,体现了两宋文人社会生活环境的差异,“君子之喻”从松木向梅花的过渡,是时代的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4.
自摆乌龙“乌龙”是英语wrong的音译,意为“错误”,“乌龙球”也就是“错误球”。因失误而将球捅进自家大门,就叫“自摆乌龙”。梅开二度源于惜阴堂主人编辑的长篇小说《二度梅》。该书写的是唐代梅良玉与陈杏元的爱情故事。其中有这样的情节:梅父遭宰相卢杞陷害,梅良玉在盛开的梅花被狂风全部吹落的当晚设祭,祝祷“梅花重开二度,父冤得以昭雪”。梅花果然二度怒放,梅、陈历经患难,终获圆满结局。  相似文献   

15.
梅花三弄     
《卜算子·咏梅》是毛泽东所写的一首吟咏梅花不畏严寒、谦逊品格的词。在引导学生感悟梅花精神时,我抓住了“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和“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两句,让学生去感悟。一、梅花一弄——识梅上课伊始,我先让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搜集到的有关梅花的资料。学生们每次对搜集资料的作业都很感兴趣,这次也不例外,我借助多媒体帮助他们展示自己的搜集成果,边展示边配上音乐。  相似文献   

16.
蓝天桥 《中学理科》2008,(10):37-38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选择了用磨砺来铸就自己的成长;梅花选择了用不屈来演绎自己的绽放;而有先天性智力障碍的高智宁却选择了用坚强来诠释绚丽的青春,谱写了一首璀璨的人生篇章。  相似文献   

17.
顾春杰  王军明 《物理教师》2010,31(10):21-23
在高中物理竞赛中,我们总会讨论二端无源电阻网络求等效电阻的问题.其中“田”字形网络出现较多,小小“田”字可以有“大变化”:图1是一个田字形电阻网络,先规定一些叫法:把A1、A2、A3、A4称为“顶”,把B1、B2、B3、B4称为“腰”,而O称为“心”.这样一来,  相似文献   

18.
认识我自己     
写好作文,从认识我自己开始!先来看看我们的名字吧。各位同学大家好!我叫苏梅。我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苏当然是我爸爸的姓;至于梅字,你们可能会猜你一定是生在梅花盛开的时候,你的爸爸妈妈一定是希望你像梅花那样坚强……你这样说也有道理,但是我妈妈告诉我的原因是:梅字是用了她的名字里的两个字的偏旁合起来才想到的。  相似文献   

19.
辛弃疾词集中,有多首咪梅词,其中的梅花形象,数《念奴娇·题梅》中最具多重品格。本文就此词进行赏析,分析梅花的多重品格——秀逸,高洁,坚强与寂寞,并借以认识与理解作者在闽为官时心中的归隐思想。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更应高度重视学生德育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追求和精神。武术具有几千年的历史,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是中华民族丈化的一大瑰宝。在教学中,武术有它得天独厚的自身优势,教师要通过武术教学来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毅力,以及自强不息、为国争光的爱国主义精神,使教师真正不愧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