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课程专家施瓦布在上个世纪70年代,总结反思60年代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经验之后,提出了"实践性课程"理论,该理论的三个关键点是"实践"、"折中"和"改革主体".目前,在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许多理论忽视职教实践,忽视对引进课程理论的扬弃,严重影响了职教课程改革的深化.与"实践性课程"理论有相通之处的"多元整合"课程理论,也强调课程的实践价值和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2.
施瓦布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包含四个方面:实践性课程的目标、实践性课程的主体、实践性课程的决策以及实践性课程的研究方法等。基于施瓦布的实践性课程理论,反思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仅可以使我们正确认识新课程改革的得失,完善现有的课程体系,而且对如何开展下一步工作,不断深化课程改革,提供具有适切意义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施瓦布探究型课程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六个方面:转变实验室功能取向;渗透怀疑成分;创建探究性课堂;原始科学论著作为课程内容;探究的叙述;探究的诱导。施瓦布探究型课程思想的启示是:施瓦布探究型课程思想呈现了一个探究型课程的基本范式;施瓦布探究型课程思想与他的实践性课程理论密切关联;借鉴施瓦布探究型课程思想以下几点应须注意,施瓦布探究型课程思想只是提供范式并非照搬的固定模式,探究性科学教学不是控制性实验,探究性教学不是脱离于具体内容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王典举 《考试周刊》2011,(34):10-11
针对以理论模式和目标模式为代表的传统课程理论在指导实践时暴露出的问题,施瓦布提出了实践模式的课程理论。该范式强调课程的实践价值和动态过程,追求课程的实践性,重视课程开发中结果与过程、目的与手段的统一,主张用集体审议的方式解决课程问题,同时把教师和学生视为课程的主体和创造者。实践课程范式对我国职业院校的课程开发及课程改革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施瓦布的《实践1:课程的语言》论文发表之后,引起了许多课程理论家的震动,并由此引发了对传统课程探究模式的批判,在这过程中,有人批评施瓦布怀疑理论的作用,有人批评施瓦布没有具体说明集体审议如何在课程理论中运行,因此没有实际价值,针对以上的发问,笔者阐述了对施瓦布实践课程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美国施瓦布提出了著名的实践课程模式,为随之而来的校本课程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然而,在如今的基础教育改革中,校本课程仍还属于探索期,而教师课程开发意识方面的问题往往阻碍了校本课程的发展。本文基于施瓦布实践课程模式理论的视野,对此进行一些反思。  相似文献   

7.
在西方20世纪课程发展史上,以施瓦布为代表的实践课程模式是重要的课程流派之一.施瓦布的实践课程理论包括五个方面的主要内容:把能力德性提高视为“实践兴趣“的课程目的观;以教师和学生作为课程创造者的课程主体观;以课程过程和结果相统一的课程价值观;以教师作为研究者的课程行动研究方法论;以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主要特征的实践艺术观.分析施瓦布实践课程模式对于搞好我国课程改革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课程理论自20世纪诞生以来,成为西方教育改革的热点.美国施瓦布的课程理论是"二战"后世界课程改革的主线,其思想脱胎于泰勒的课程原理,逐渐从结构课程走向实践模式乃至校本课程,对世界课程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美国施瓦布提出了著名的实践课程模式,为随之而来的校本课程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然而,在如今的基础教育改革中,校本课程仍还属于探索期,而教师课程开发意识方面的问题往往阻碍了校本课程的发展。本文基于施瓦布实践课程模式理论的视野,对此进行一些反思。  相似文献   

10.
施瓦布是美国著名的课程理论专家,他在批判传统模式的课程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强调课程的实践价值和动态过程,重视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开发中的作用,主张用集体审议的方法解决课程问题。  相似文献   

11.
美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施瓦布提出实践课程理论,强调课程的实践价值和动态过程,重视发挥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开发中的主体作用,主张用集体审议方式解决课程问题.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制约着高职教育的发展,施瓦布实践课程理论对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改革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20世纪60年代伊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进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新课程运动”。然而,这次历经近十年的课程改革却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于是,在反思“新课程运动”的基础上,美国的施瓦布(Jeseph Schwab)和英国的斯坦豪斯(Lawrence Stenhouse)分别提出了实践性课程理论和“过程模式”理论,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3.
学习领域课程是理论和实践一体化(即理实一体)、工学结合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具有传统课程模式不具备的特征和优势。学习领域课程的主要特征包括学习过程的工作性、教学场所的生产性、教学人员的“双师”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工作过程的完整性、素质培养的全面性、学生角色的中心性等。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分析,提出了学习领域课程建设与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14.
论课程开发的实践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典举 《文教资料》2011,(17):196-197
传统课程开发存在很多弊端,针对这些问题,施瓦布提出了实践性的课程开发理论,强调课程的实践价值和动态过程,重视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开发中的作用,主张用集体审议的方式解决课程问题。这种课程开发过程的实践指向为我们进行课程开发提供了新思路和启示。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模式存在许多弊端,巳不适应当今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而以"能力为中心"的课程模式反映了职业教育的特点,是职业教育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及培养目标的客观要求.职业教育必须树立"以能力为中心"的课程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6.
在教师教育中,以施瓦布实践课程开发理论为指导,设计培养教师问题解决能力的课程旨在从新的角度认识学科结构,使教师学科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思维更加清晰。课程以师生为双主体,以学科问题为内容中心,以教师为课程的行动研究者,强调在学科情境之中践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课程本身出发,对各种实际需要和问题进行综合的建设性探讨,是施瓦布实践课程观的根本思想。  相似文献   

17.
施瓦布的课程理论述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施瓦布是美国著名的课程理论专家,他提出的实践模式的课程理论与传统模式的课程理论背道而驰,强调课程的实践价值和动态过程,重视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开发中的作用。主张用集体审议的方式解决课程问题。  相似文献   

18.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模式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比较成熟的课程开发模式包括基于职业培训、基于能力本位、基于校企合作和基于促进就业的课程开发模式.自"八五"以来,我国也开始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模式的研究,目前形成了基于学习理论导向的课程开发、基于综合能力的课程开发、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基于实践导向的课程开发和基于工作任务的模块式课程开发等理论.总体来看,实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职业教育链深度融入产业链等,是未来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校企双元育人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典型特征,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校企双元育人的有效模式.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面临诸多困惑,如何评价课程教学质量就是其中之一,特别是由企业承担的以岗位技能培养与传承为目标的实践性企业课程,由于其具有"实践性"和"企业实施"两个特性,是课程评价的难点.企业课程认证是破解这个问题的途径之一,其关键做法就是对企业承担的课程进行"级分制"认证,校企联合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认证标准和模式,共同推进课程认证评估,并将认证结果落实到企业考核与教学考核管理中.  相似文献   

20.
课程变革需要从整体的角度来进行理解,但是现有的理论并没有提供这样一个整体的理解模式.通过对泰勒基本原理、施瓦布的慎思理论、沃克的自然模式、谢勒等人的问题解决模式以及古德莱德的变革层级理论的梳理,可以构建一个多层级的课程变革综合理解模式,以解决这样一个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