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破窗效应"是一种心理效应,在学校德育过程中,"破窗效应"不容忽视。本文分析了"破窗效应",揭示了它对现代德育的启示以及借鉴意义。"破窗效应"隐含的防微杜渐、心理暗示、榜样示范等作用,为学校德育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透视学校德育存在的"破窗效应",可有效减少不良道德行为的发生,同时可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2.
班级管理是每一个班主任的重要工作,实现学生自治是班级管理的最高境界,也是德育工作的成功体现。本文介绍了笔者在教育实践中运用破窗理论,对班级某些典型现象诱发因素的分析以及探讨班级管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心理学上有种现象叫“破窗效应”。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这种类似的现象也很多。作为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个心理学理论来指导我们去修补课堂上出现的“破窗”。  相似文献   

4.
学校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教育方式,它是人类传承文明成果的一种方式和途径。学校的德育工作,一定要以养成教育贯穿始终,利用破窗理论,采用防——堵——杜,把事情消灭在萌芽状态,做到干净彻底,长抓不懈,让学生形成好习惯,有所收获,使其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5.
班主任要从班级管理的实际情况出发,增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提高学生管理有效性,避免出现破窗效应,给学生提供健康积极的育人环境,保证育人工作的长效发展.  相似文献   

6.
都说生活像团麻;其中各种关系盘根错节,理也理不清;看起来毫无关系的某些事物,或许其背后却都隐藏了同样的道理。不信甲那现在就来看看下面两个不同的事件背后到底有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7.
不久前,我在网上读到这样一个教育实验文章:多年前,有个美国斯坦福心理学家叫詹巴斗,他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找来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其中一辆停在帕罗阿尔托的中主阶级礼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布朗克斯街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一辆,一个星期也无人问津。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窗打了一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车就不见了。  相似文献   

8.
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能敏锐地发现班级中一丝丝的风吹草动,提升班级管理的效率。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心理,在平等沟通中消弭"破窗行为";及时发现问题,在防微杜渐中修缮"破窗行为";整合多种力量,在齐抓共管中防止"破窗行为",从而在谨防"破窗行为"中促进班级管理效率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9.
转型期的我国行政监督面临着一个复杂的、多元化的全球大气候,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对此,应该在分析行政监督环境的相关结构要素的基础上,找出我国行政监督的主要症结,并引入“破窗效应”的思维模式,从不同层次、不同方面、多维度上探求既能楔入行政隔离带、链接行政系统的内监督环境,又能营建基于政治价值取向、社会人文氛围和法制建设框架的外监督环境,进而积极有效地应对、控制和解决由于行政环境恶化所引起的“引爆点”边界问题,实现在阳光监督下的和谐行政氛围。  相似文献   

10.
破窗效应     
《八小时以外》2014,(8):127-127
理论模式如果一间房子的一扇窗户破了,始终无人修补,那么其他的窗户很快也会被打破;假如一面墙上出现了涂鸦但没有被及时清洗掉,那么这面墙很快就会被涂得乱七八糟;在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会为乱丢垃圾感到羞愧,但是,一旦地上出现了垃圾,人就很容易放下羞耻感将垃圾扔到那里.  相似文献   

11.
日常生活中的"破窗"随处可见,高职校园中也不例外。"破窗效应"具有严重的危害性,高校辅导员可根据大学的阶段性特点及在此阶段可能出现的"破窗"做好预防工作和修复工作,确保高效、有序的开展高职学生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2.
邵勇 《班主任》2002,(4):24-25
有经验的班主任都知道,一个班级如果开头疏于管理,放任自流,问题就会越来越多,班级风气、学习成绩也会每况愈下,即使以后再花很大的精力也难以把它纠正过来。同样,一个班级如果被视为慢班之后,班级情况就会越来越糟,甚至一发而不可收拾,以至最后换班主任了事。这些现象都是班级管理中的“破窗效应”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
张金花 《天津教育》2021,(7):114-115,118
每个孩子都像一张白纸,在不断的成长中被各种颜色渲染。农村寄宿学生远离家人的陪伴,独自开启陌生的人生之旅,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心理健康更加需要备受关注,所以我们教师不仅要做好“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更需要承担起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任务。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倾心帮助这些学生,时刻关注他们的喜怒哀乐愁,关注他们的生活细节和情感体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寄宿这一特殊的时期能保持身心健康、培养健全的人格、养成良好的习惯,让他们的未来美好光明。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磁窗效应”美国斯坦福大学著名心理学家辛巴多曾做过一项实验:他把两辆同型号的轿车故意丢弃在斯坦福市两个不同的社区,其中一个社区是斯坦福市较为富裕的A社区,另一个则是斯坦福市区相对比较贫困的B社区。因身处不同的境地,这两辆车有了不同的遭遇:丢弃在A社区的车一周过去都完好无损,而丢弃在B社区的车,没过几分钟时间,  相似文献   

15.
莫兆碧 《中学文科》2007,(7):126-126
著名的“破窗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座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没有被及时修复,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蔓延,产生“破窗效应”。  相似文献   

16.
区别于普通高等院校,体育院校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体育院校的学生存在着诸如学习能力比较差,自律性不强、从众心理比较严重等问题.对这些问题,如果学校在教育管理过程中不加以重视,会影响学生的发展.因此,基于破窗效应的影响,需要学校管理部门提出相应的方法,进而提高学校的教学管理质量,最终提高毕业生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辛晓利 《今日教育》2010,(10):50-51
多年前,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进行了这样一次试验:他找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特意把其中一辆车的车牌摘掉,并且把顶棚打开。结果这辆车一天之后,就被人偷走了。另一辆车摆了一个星期,也无人问津。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那辆没被人偷走的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时,这辆车也无影无踪了。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分析班级建设中“破窗效应”的易发环节和诱发因素,为班级建设提出了几项有效防止“破窗效应”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19.
差别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法则。教育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后进生”是其活动中无法回避的一种客观存在。小学“后进生”的管理与转化是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现实中所存在的对“后进生”的“棍棒教育”、“恐吓教育”、“边缘化教育”等做法,既不是教育应有的形式,更非一个教育者应有之态度。心理学中的期望效应和破窗效应,对教师应如何做好“后进生”的管理与转化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同学少年》2011,(2):50-51
一所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他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很快墙上就布满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会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豫地跟着往地上扔垃圾,且丝毫不觉得羞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