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心理学家哈洛等人为了研究婴儿对妈妈的情感依恋,设计了"布妈妈"的实验。虽然,心理学家是在小猴子的身上进行实验,但是,对于人类,同样有着深刻的启示。哈洛等人制作了两种假的猴妈妈:一种是用铁丝编成的铁丝猴妈妈,另一种是用松软的海绵状橡皮和长毛绒布做成的布制猴妈妈。实验时,把两个假的猴妈妈和刚刚出生的小猴子一起  相似文献   

2.
一个阴雨绵绵的上午,班主任陈老师推开心理室的门. "叶老师,我们班晓吉(化名)妈妈想找您聊聊,您看有时间吗?" 此时,一名穿着得体的家长走进心理室,坐下来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叶老师,我的孩子变了,变得我不认识了,唉……"晓吉妈妈断断续续地讲述了晓吉的成长经历.我从班主任处了解到晓吉近两周上课经常睡觉,不交作业,各科教师均对他懒散的学习态度有意见,就在昨天物理课堂上晓吉因睡觉被物理老师批评,他感到不服气,顶撞了老师,班主任因此通知家长谈话,准备让晓吉停课几天在家反思.  相似文献   

3.
情感依恋有文化感物的功能,也有心理认同的根基,情感交融、心理依恋有利于铸牢共同体意识。现实生活中价值意识、集体利益、情感身份是促成某种共同体产生的基本要素,也是情感依恋这种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大家庭内,各民族的价值意识、集体利益、情感身份是我们凝聚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纽带。当前,正确认识情感依恋对共同体意识构建的重要意义,可以为新时期党的民族工作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4.
王荣荣 《考试周刊》2013,(42):195-196
依恋是婴儿与其照料者之间的一种感情联结,是婴儿对亲人的一种情感需要,特别是母亲。婴儿时期形成安全的母婴依恋,对婴儿将来的性格、气质、人际交往甚至是整个人生都有很大意义。本文就母婴依恋的类型、影响因素及其意义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5.
<正>一、我们如何被童年塑造儿童对照看者(主要是母亲)的依恋,是基于生物进化的需要。在生命初期,人类的婴儿如此的脆弱,为了在进化序列中能够生存和发展下来,他们必须依靠更有力量、更智慧的他人来获得保护和安全感。这种自出生起就具有的天生的"依恋行为系统",是人类遗传序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出这样一些特点:保持身体上的亲近,确保自己能够存活下来;把依恋对象  相似文献   

6.
如果妈妈过分保护和溺爱孩子,就会造成孩子的“恋母心理”。一般来说,过于恋母的孩子往往是由妈妈的“感情私有”造成的——这些妈妈希望孩子只爱她一个人。妈妈的这种私心往往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形成,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一位教育专家曾说过:“人的性格大多是在一生最初几年内形成的。婴儿时期,妈妈对孩子的搂抱、缠绵的歌声、轻柔的爱抚,这种种良性的刺激对婴儿的身心发育都是极为有利的。随着孩子的长大,妈妈对孩子的爱抚如果依旧如故,这样会人为造成孩子的婴儿化心理时期延长,干预了孩子独立性的形成,在不知不觉中强化了孩子的“恋母心理…  相似文献   

7.
活动设计活动要求: 1.让幼儿通过观看和讲述婴儿生活图片,知道自己成长离不开父母的照顾和爱护。 2.初步激起幼儿爱父母的情感。活动准备: 1.每位幼儿一套婴儿生活图片、一张自己小时候的照片。 2.邀请一位怀抱婴儿的妈妈。活动过程: 1.出示婴儿生活图片,讲述父母怎样照料小宝宝。在出示图片前,先听婴儿啼哭的录音,引起幼儿注意。然后看图片。第一张图片是妈妈喂宝宝吃奶,第二张图片是妈妈替宝宝换尿布,第三张图  相似文献   

8.
安全的依恋感有利于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怎样才能让孩子安全地度过依恋期,建立起安全的依恋关系呢?建议一:妈妈要成为孩子的第一"依恋人""依恋人"是指孩子在饥饿和困乏时最想见到且最需要的人。"依恋人"对于孩子的心理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些妈妈由于工作忙、压力大,生完孩子后,常会把带孩子的任务交给老人或保姆。虽然,这种"只生不养"的教养方式在短期内看不到明显的伤害,但是,必将成为日后影响孩子发展的隐患。  相似文献   

9.
我国普通民众普遍支持保留死刑,但这种"死刑民意"的理由基础却值得怀疑.死刑认同实际上是人们满足个人情绪和社会情感的一种心理诉求,具有深层的心理根源.死刑具有严重弊端,它被人类现代文明所摒弃是一种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0.
亲情是人情感世界的核心,是每个人最先获得的刻骨铭心的社会情感,是任何其他情感所不可替代的.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有爱妈妈,才能爱祖国."亲情是教育的源泉和支持,只有爱父母,才会爱祖国,爱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但时代发展到今天,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情感正在被有形无形的代沟所取代,亲情渐渐被淡忘.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我非常诧异这种社会现象,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在班级管理中实施亲情教育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hjwang.qls@sina.com问:我的孩子快1岁了,白天和谁都玩得很好,可一到晚上就缠着妈妈,别人谁带都不行。如果妈妈离开他的视线,他就大哭大闹。请问,这种情况如何处理才好?答:1岁左右的孩子依恋母亲是很正常的现象,是心理发育成熟的一种表现。对孩子来讲,母亲是最亲近的人,也是最让他有安全  相似文献   

12.
穿越依附性教育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附性教育实践是指教师习惯于以非自主的方式工作,其职业意识和自我意识发育不良,消极应付和对待教育实践中的问题.这种实践已经成为了一种无形壁垒,使教师陷入封闭、狭小的"实践圈"内,严重影响到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深入了解依附性教育实践形成的原因,才能多维度地穿越依附性实践,实现教师由"只能这样做"到"还能怎样做"的对个人自我意识的超越.  相似文献   

13.
哈喇子截流     
婴幼儿是人一生中生长最快的时期,也是各种神经心理、行为规律及各器官功能变化最快的年龄段,年轻的父母们一定会对孩子如此多变的表现感到惊喜,但也可能对一些特殊生理现象感到不解甚至担忧。如3-4个月后的婴儿常常出现流口水现象,一开始妈妈们会比较坦然:每个孩子都这样。但是一旦宝宝流口水比较明显,持续时间也比较长,妈妈就开始担心宝宝是不是有什么异常,对于这种现象何时消失也心存疑虑。婴儿流口水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相似文献   

14.
新入园幼儿由于面对陌生的环境和人群会产生不安的心理,或是失去家长的依靠而产生不安的心理,亦或是对于在幼儿园中开展的活动内容不熟悉所产生不安的心理,这些即为"幼儿分离性焦虑"。若不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改变这种现象,不仅会影响幼儿适应环境的时间长短,还会影响幼儿的生理发育及心理机能,阻碍教师正常的教学工作。因此,本文以儿童发展心理学中依恋理论为依据,分析了新入园幼儿产生分离性焦虑的成因,并提出了使幼儿能尽快适应入园生活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5.
依恋是人类的一种基本心理需求。婴幼儿依恋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心理安全需要。养育者应把握关键期,确保孩子形成良好的依恋,重视安全型依恋关系中养育者的特征,尊重婴儿的气质类型,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以此改善婴幼儿的依恋关系,提高其心理安全感,确保其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一、背景资料 求助者:小聪(化名), 男, 14岁,初中二年级学生,成绩中等,身体健康,无明显躯体症状.在母亲的陪同下前来求助. (一)母亲陈述 小聪同班同学小杰(化名)的妈妈向小聪妈妈反映,小聪偷了小杰的三双鞋子.两个月前,小聪去小杰家做作业.小聪回家后,小杰妈妈发现少了一双鞋,并且是一双普通的运动鞋,而且名牌运动鞋并没有少.小杰妈妈想可能是自己遗忘在哪个地方了.一个月前,小聪去小杰家做客之后,小杰妈妈发现家里又少了一双普通运动鞋,于是对小聪产生了怀疑,认为可能是小聪把鞋拿走了.  相似文献   

17.
婴儿,指初生到三岁、一般未进入正式教育机构的儿童.在中国城市父母的观念中,养育婴儿重要的是满足其生理需要:吃好,喝足,长身体.然而,近年来,关于婴儿情绪情感的研究成为发展心理学的中心议题,情绪情感被认为是儿童发展的核心方面,社会性交往对于满足婴儿心理需要,促进情绪情感健康  相似文献   

18.
婴儿内衣     
婴儿内衣的设计细节不是设计师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通过对婴儿和妈妈细致而贴身的观察、研究得出来的结果。尤其是妈妈的心理需求和使用习惯,是抉择产品细节设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爬行经验与母婴依恋行为特点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69名8、9个月婴儿的母亲进行标准化的访谈,考察个体早期自主位移动作──爬行的经验与婴儿对母亲依恋行为特点的关系。结果表明:(1)爬行时间长短与婴儿依恋行为的变化存在非线性的关系。无爬行经验婴儿与会爬4周以内的婴儿在分离敏感性上差异显著;天爬行经验及会爬4周以内的两组婴儿与会爬4周以上的婴儿在依恋行为上均无显著差异。(2)在8个月的婴儿中,会爬的婴儿在与母亲的亲密度、分高敏感性方面的得分显著高于不会爬婴儿;而在9个月婴儿中,会爬与不会爬婴儿依恋母亲的行为没有显著差异,表明爬行经验对婴儿依恋行为的特点有一定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与特定年龄阶段有关。  相似文献   

20.
教材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四篇课文都写的是发生在儿童之间的故事,都体现了"美的情感,爱的奉献"这一主题,都是从儿童的经验世界出发,让学生实实在在感受这种感情.<给予树>是本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的是在圣诞节到来之前,小女儿金吉娅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需要帮助的女孩.课文叙述角度独特,从妈妈"我"角度来叙述这个美丽的故事,通过"我"的观察、心理变化及行为来体现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整篇课文处处洋溢着爱的思想、美的情感,时时闪烁着人文的光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