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型高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要在目标定位上体现服务区域的目标定位、服务形式的目标定位、培养类型的目标定位.在能力素质培养上要求具有创新创业的精神、具备创新创业的能力和心理品质,在培养对策上要以转变教育思想为先导,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以新型教育教学模式为核心、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以继承发挥学科特色为基石、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以完善创业就业实践基地为途径、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相似文献   

2.
结合本科生的实践教学环节,分析了应用物理专业的特点与实践教学内容的联系,认为应用物理专业人才的培养重在应用,在实践环节内容的选题上、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目的。本文以嵌入式技术在光电子技术中的应用为例,探索了以培养理工结合、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并在光电子课程设计中采用分层教学,效果十分明显。提出从课程设计、创新实践环节、毕业设计三个阶段实现创新人才的系统培养。  相似文献   

3.
体育教育应以提高适应21世纪高智能的体育人才和通用人才为培养宗旨。改革传统的体育教育思想形式和方法。在课程设置上,教材内容上、选择、教学方法上,以及成绩考核上都要体现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的思想,以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和社会体育的发展为需要。  相似文献   

4.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应把着力点放在创新思维的培养上。一、教师在教法上应有所创新教师应改变讲清楚、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目标.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目标上、基本内容上、教育教学对象...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高职学生核心素质在内容构成上需要满足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特征,在培养水平上需要满足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特征,在培养特色上需要满足职业教育适应性增强特征。然而,当前高职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理念、培养过程和培养结果,仍存在诸多现实问题需要解决。因而,高职院校应当基于OBE理念(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对高职学生核心素质培养体系进行优化,以学生为中心,积极转变核心素质培养理念;以结果为导向,完善核心素质培养运行机制;以改进为原则,持续加强核心素质评价反馈,联合其他主体形成培养合力,从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7.
实践教学是相对于理论教学的各种教学活动的总称。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即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尤其对应用型工程院校更是如此。加快实践教学改革与建设 ,旨在实现三个根本性转变 ,在实践教学理念上 ,将以传授知识为目标的教育观念向以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教育观念转变 ;在实践教学功能上 ,将以认知、验证为主的实践教学体系向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主的实践教学体系转变 ;在实践教学管理体制上 ,将以单门课程或单一专业开设实验和设置实验室的模式向以学科…  相似文献   

8.
论以德立权     
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只有在政治、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培养良好的道德,才能得到组织和群众的认可获得权力,才能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实现以德立权。领导干部以德立权要坚持克己奉公,培养公务道德,做到时时廉洁自律,牢记艰苦奋斗,始终执政为民;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政治道德,在思想观念上、在基本素质上、在工作方法上做到与时俱进;要坚持求真务实,培养责任道德,做到带头坚持真理,带头弘扬正气,带头调查研究,带头督促落实。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江泽民同志曾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情境教学以其“形真、情切、意远、理蕴”的鲜明特色,在培养学生情感,启迪思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上有独到之处。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以创设情境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相似文献   

10.
吴仙仙 《考试周刊》2014,(79):152-153
人文素质培养是我国培养高等教育人才的重要目标,在当今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地方高校,人文素质培养仍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传统的美国文学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急需改革和转变,作者提出以人文素质为导向,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上进行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1.
创新教育是表现在教学风格上和教学目的上与众不同。在教学风格上,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探究,在教学目的上,则是培养学生思维的自主性、灵活性、创造性。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使学生在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发展其创新能力,触发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电子专业课程具有理论性、实践性强的特点,从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出发.在课程教学内容选择上应遵循实用和够用的原则,在培养方法上应该注重理论实践结合,并且强调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以满足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为目的.  相似文献   

13.
基于贵重仪器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充分利用贵重仪器在实验教学平台上,以学术讲座、全开放形式代替传统授课模式,夯实学生的科研基础;在科研平台上,开展多种形式的科学研究,提升学生科研能力、实施个性培养;在毕业论文平台上,师生共管,全面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扩大了贵重仪器对学生的培养面,收到了整体提高和个性发展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企业中入行较早、初始学历不高的一线工作人员迫切需要在学历和技能方面进行有效提升,而传统成人教育在专业设置上大多数为文科或计算机类专业,在教学内容上与企业岗位不相适应。"双元制"成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国家职业标准二级(技师)为参考,以企业适用为原则,遵循成人学习的实用性、办学形式的灵活性、教学组织的开放性和实践性,实践"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工学交替、岗位成才",培养企业需求的"本土化"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主要手段,是高校培育综合素质人才的根本保障。进入新时代,在"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使命要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使命、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时代使命、以培养中西部欠发达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奋斗者为重要使命。在"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求要以贯彻"三因"理念为根本途径、以培育"三有"人才为根本目标、以遵循"三全"原则为根本方法。在"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任务要以推进"两个巩固"与"三个事关"为根本保障,以坚持"四个服务"要求为根本内涵,以遵从"三大规律"准则为根本原则。  相似文献   

16.
英语能力应该包括交际能力、语用能力、语言的传授能力和语言的创新能力。多维英语能力培养指培养方法上的多样化,即在培养空间上呈放射状,时间上呈可持续发展,方法上以学生为中心。能力培养的互动模式,就是对学生英语能力培养的课堂内、外的互相促动,教师和学生和互相推动,知识与能力的互相带动,内容与方法的互相牵动。多维英语能力培养的互动模式就是通过对培养对象现有实际水平和语言能力进行拔高性的培养,以多维方法的培养使之产生多种互动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一流的大学应具有一流的教师队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必须在教师的引进、培养和提高上下工夫.哈佛大学在师资队伍的组建与管理上独具特色,本文在分析哈佛大学师资管理模式特色的基础上,探讨了以引进、培养、提高等方式进行师资队伍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应致力于培养创造性人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养和造就创造性人才是时代的要求,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创造性不仅表现在创新精神、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上,还应表现在以健全人格为主要特征的心理素质上。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前提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和与此相配套的教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9.
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模块式教学模式就是将课程知识按内在逻辑组合成相对独立的模块,强调在职业教育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行为先导的教学模式。在教法上强调知能一体性,在学法上强调知行一致,集中开展相关知识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操作技能的同步一体化教学,以实现具体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赵永胜 《成人教育》2019,39(9):67-72
我国现代学徒培养标准应从宏观上的社会及各级政府,中观上的职业院校,微观上的学徒自身等实施“三层把控”;在培养路径上以学徒准备阶段、学徒培养阶段、学徒完成阶段等实施“三段推进”;在知识标准上,既要使现代学徒拥有的通识性知识与专业性知识融为一体,也要注重学徒掌握知识的路径,特别要注意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不同的获取路径;在现代学徒应有的素质标准上,将更加重视学徒职业素质与社会素质的培养;在现代学徒职业能力标准上,不仅要注重现代学徒职业能力标准的培养,更要加大对现代学徒基本工作能力标准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