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本刊讯日前,自治区文明委在南宁召开全区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会议。根据会议部署,教育、公安、文化等各部门将联合行动,开展净化社会文化环境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民主、文明的社会氛围逐步形成,学校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社区、家庭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学校不再是封闭的"象牙塔"。一些不适宜学生出入的场所频繁出现在校园周围,不良的校园周边环境已经危害到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因此,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便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校园周边环境与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在校园周边环境变得精彩的同时,“问题场所”也大量增多,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不利因素。思想政治工作者、学校、社会都应该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高度来关注这一新情况,认真研究和思考这一新问题,并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校园内部的投入、建设和管理,特别要加强周边环境的综合整治,铲除污染源,净化环境。  相似文献   

4.
高校周边环境对校园安全的影响及其治理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全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对旨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校来说更是重中之重。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逐渐与社会融为一体,校园安全问题日益凸现。论文指出高校周边环境对校园治安秩序、文化氛围、交通安全等方面造成的影响及其成因,并提出综合治理高校周边环境、营造安全的教育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高校周边环境问题持久而且复杂,反复性强,治理难度大。研究周边环境的特点,提出高校在周边环境治理中应有的态度和积极的措施,发挥促进与协作的优势,达到治理周边环境,维护校园稳定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在城乡社区建设不断发展完善,民主、明的社会氛围逐步形成的同时,学校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社区、家庭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学校不再是封闭的“象牙塔”。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为广大学生了解世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开放的同时也涌进一些对青少年成长具有不良的讯息和一些青少年不宜的商品,尤其是校园周边一些非法经营的“地下网吧”、  相似文献   

7.
8.
《湖北教育》2005,(2):18-18
武汉市教育局近日对外公布,经过去年一年的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又有了进一步的改善。  相似文献   

9.
10.
在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今天,学校周边环境被污染得相当严重,甚至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我们再次呼吁社会各界,加大整治力度,早日还校园一个绿色的周边环境.同时,各类学校也应努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努力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成长的环境,从而使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1.
王湘壮 《教育》2015,(10):78
学校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国家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社会环境对学校内部环境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当前,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工作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如交通安全、食品安全、人身安全……这些一直是家长、学校和社会特别关注的校园周边环境问题。结合学校进行的"学校周边环境整治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课题的研究,把学校的一些做法、尝试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  相似文献   

12.
13.
优化高职院校周边环境,为高职院校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使学校校园环境与校园周边环境和谐相处,更好地融为一体,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校园周边环境整治通行做法是依托政府职能部门大力整治以及学校加强内部教育管理。引入"社会微环境理论",重点从"环境问题"转向"社会微环境下人的发展问题",施以文化的"软"影响,"软""硬"兼施,统筹协调,达到全面优化。  相似文献   

14.
学校是育人的重要之地,更是当今新时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我们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战略任务。结合县域城区边缘学校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的现状,对于治理工作中所呈现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县域城区综合治理委员会工作的部署意见以及学校校园及周边环境的实际,提出综合治理的有效策略,为学生们营造一个宁静、舒心、和谐又安全的读书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校园周边环境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社区建设不断发展完善,学校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社区、家庭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学校不再是封闭的“象牙塔”。加强校园周边环境建设的途径,从实际出发,有计划有目的地改善社区物质和人文环境,有利于学校教育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北京市法院自2017年至2021年审结的未成年人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抢劫罪、寻衅滋事罪、聚众斗殴罪等常见、多发的暴力犯罪案件为依据,从国家、个体、家庭、学校和社会五个层面探讨了校园暴力犯罪的成因,提出了完善不同层级的校园安全立法、引导监护人改善家庭教育方法、突出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层次性、完善校园安全防控体系和净化社会环境等治理对策,以实现力量整合,强化监护责任,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和保护,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7.
谣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现象,校园谣言因学生群体的同质性、高密度性特点,更值得特别关注。从成因来看,校园谣言的内容表达具有迷惑性,同时其生成与传播也离不开特定的社会环境。校园谣言的特殊性在于:人际渠道是其主要的传播形态;既有利益诉求的一面,也有娱乐性的一面;群体因素是影响谣言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对待校园谣言的问题上,要跳出非对即错的惯性思维,认识到谣言治理背后的信任因素,努力推进信息公开,第一时间对谣言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18.
19.
校园周边的社会微环境——关于“整治”韵“教育”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周边环境整治问题为全社会所关注,很多学校甚至以具有象征意味的“双重校门”来阻击来自校外的不良影响。作为个体能直接参与并生活于其中的典型社会微环境,校园周边环境对青少年学生社会化的重要意义却很少为研究者关注。应该基于社会微环境理论和调查研究结果,从教育的视野分析校园周边环境的特点和“整治”对策。  相似文献   

20.
美国校园安全治理,从校园警察的雏形开始,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形成多元化的共同治理的模式,体现出在基本模式、规范立法、安保组织、经费设备保障等方面的特点.借鉴其中有益经验,有助于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小学校园安全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