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一《思想政治》主要是介绍经济方面的常识。经济,在经济学上是指社会物质生产和再生产的活动。在以生产劳动为基本形式的社会实践中产生了社会基本矛盾。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因此,高一《思想政治》要抓住生产力这条主线。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关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学说告诉我们: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向前发展的;在这两对矛盾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真正的、最基本的动力。因此,认真研究马克思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以及  相似文献   

3.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一章涉及的内容比较多,这里仅就教学中碰到的几个理论问题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一这一章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中关键性的一章。学好了本章就等于掌握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一把钥匙。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中最基本的矛盾,是决定其它一切矛盾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生产方式,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主体。如果不从理论上弄清两者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在马克思的社会经济结构理论中,社会经济结构有两种类型:生产运行结构和生产要素结构;生产要素有4种联结方式;生产力、生产方式和生产资料所有制,就是从生产要素的4种最基本的联结方式中概括出来的社会经济结构的3个基本层次,也是社会生产中3种基本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也就是社会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5.
生产力发展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力发展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经常通过阶级斗争得到实现;在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时,阶级斗争是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唯一手段;在生产关系基本适应生产力发展时,劳动人民在较为有利的社会条件下,主要通过生产斗争、科学实验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前进。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社会中,企业作为创造财富并为社会提供生存基础的经济组织,既是社会生产的微观主体和细胞组织,是推动生产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社会生产力的力量单元;又是社会扩大投资,拓展生产力发展规模和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微观主体。由于企业在扩大投资和扩大社会再生产中的这种地位和作用,因此企业素质的状况以及由此形成的企业活力的大小,直接决定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和效益的高低,从而使之成为经济增长最深厚的力量源泉。这不仅在理论上研究经济增长同题,而且在实践上组织实施经济增长战略,都是一个不能不重视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矛盾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这是人所共知的。但是,生产力发展有其特点,研究这些特点,对处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是有意义的。生产力发展的特点主要有:第一,生产力发展由其内部矛盾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受到牛产关系的推动与制约,这是从总的方面来说的。但另一方而,生产力的发展还有其内在动力,即内在矛盾。因为社会生产本身包括着多种、多层次的关系,从而有着多层次的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生产的第一层次的矛盾,它表明生产力的发展总是受着生产关系的制约,表现为社会生产发展的根本动因。生产力内部矛盾是社会生产第二层次的矛盾,它  相似文献   

8.
第一章 政治经济学的对象1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是从物质资料的生产开始的。因为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经济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表现为;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因为人们的吃、穿、住、行等生活资料都是通过生产得来的。生产停止了,人类就无法生存,社会也就不复存在。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的发展依赖于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经济活动。2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规律 所谓生产力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包括人(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人)和生产工具,其反映的是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其诸要素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因为任何先进的生产工具均由人创造并使用的。生产工具也占有重要的地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首先是从生产工具开始的,生产工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  相似文献   

9.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论断,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值得商榷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既是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又是现阶段的主要矛盾。绕开生产关系,生产力无法获得发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变革现实的生产关系,构造生产关系的新形式。  相似文献   

10.
纵观邓小平的改革思想,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是其所依赖的理论根基,其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原理更是他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依据。他要新的历史时期首创了社会主义改革的科学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的矛盾和动力学说提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邓小平就是从分析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求同现行经济体制之间的矛盾入手。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为理论武器,倡导了改革,倡导了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在他的社会主义观念中,发展生产力始终是一个中心。生产力要解放,要发展,必须克服阻碍它发展的因素,而经济体制改革是基本途径,以摸…  相似文献   

11.
知识经济下教育理念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全球兴起的知识经济 ,使教育日益成为知识传播、知识创新和知识运用的最有效方式 ,成为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基本的支撑系统。从这个意义上说 ,知识经济就是教育经济 ,建立适合知识经济的教育理念必将有利于我国教育发展和改革深化。一、教育是知识经济的主要生产力在不同的经济形态下 ,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存在着程度上的差别性 ,这就使得人们在对教育与生产力关系的认识上有着不同看法。在工业经济时代早期 ,尽管知识和教育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基础 ,教育的发展也会影响生产力的发展 ,但是由于社会生产的核心资源主要是资金、设…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 ,笔者拟就矛盾分析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具体运用进行举隅 ,以期对此作点探讨。一、运用社会矛盾运动的基本规律剖析资本主义的发展史社会基本矛盾是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状况要求的规律是社会矛盾运动的基本规律。 17——— 19世纪中期 ,在西欧 ,一方面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 ,必然导致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 ,这就要求建立新的生产关系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代替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 ,而且 ,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  相似文献   

13.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贯穿于初三《思想政治》教材中的主线。生产力则是全书的基础概念。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起着最终决定作用。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任何一种社会形态的更替,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决定的。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江泽民强调:“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要把发展社会生产力放在首要突出位置。”我们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把经济搞上去,才能使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民族昌盛,百姓和乐。因此,在教材第一节第二框题的…  相似文献   

14.
主题内容认知  如果仅从表面现象看 ,从奴隶社会开始 ,一个个王朝的兴衰更替 ,国家政治局面的分分合合 ,构成了中国古代史的基本线索。在王朝兴衰和政权更迭的背后 ,反映的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各种矛盾关系 ,如最基本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阶级斗争等等。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的变更 ,推动着统治阶级调整政策制度 ;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在矛盾、民族矛盾导致政权更迭 ,也推动着当权者调整政策。古代史上政治、经济、文化等历史活动总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展开的。本主题内容作为古代史的开篇 ,既是其他主题…  相似文献   

15.
发展社会生产力,创造出越来越丰富的社会财富,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邓小平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社会生产力。共产主义讲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就是要求社会生产高度发展,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所以,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从事实际生产的经济实体是社会生产力的根本所在地,在农村是农业生产单位,在城市是从事生产和建设的企业。特别是城市国营大中型企业,直接承担着社会主产力发展和经济技术进步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经济思想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蕴含着深刻的辩证法,笔者把它归纳为十个统一。一、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的统一。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①即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其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生产力是人类全部历史活动的基础,是社会基本矛盾和发展动力中的决定性因素和力量。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唯有大力发展生产力…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我们改革经济体制,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这一基本思想,是毛泽东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具体运用.我们也只有认真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并坚决贯彻执行《决定》,这才能保证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也才能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认为社会形态的内部结构一般可分为三个最基本的层次,即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其中,生产关系是中心环节。它一方面与生产力构成一对基本矛盾,另一方面又作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构成一对基本矛盾。这两对基本矛盾组成了一个完整统一的社会形态。在社会形态中,不仅具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对立统一,而且具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对立统一,而这后一个对立统一更加重要。因为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构成的生产方式决定  相似文献   

19.
知识经济时代与生产力理论的重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知识经济时代,生产力不宜再定义为人类征服与改造自然的能力,而应当理解为社会解决其所要面临的经济活动的基本矛盾--利益自的与客观资源的矛盾-的技术性能力.生产力的生成与发震由社会所能获得的资源的性质与人们主体力量的状况共同形成.衡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的尺度包括内在尺度,即社会生产力的各个要素的发展高度和深度;外在尺度,即生产力发展所产生的实践效果及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以外在标尺为最基本的目标,而以内在标尺作为实现生产力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三、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历史科学把人类历史看成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无穷发展过程,认为人类历史中的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灭。那么,是什么推动着人类历史变化发展的呢?历史科学关于这个问题的基本观点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矛盾,阶级斗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在人类社会中,除了基本矛盾和阶级矛盾,还有其他各种社会矛盾。这些矛盾和社会基本矛盾,阶级矛盾构成一个强大的合力系统,人类历史就是在这个强大的合力系统的推动下不断变化发展的。人类历史的发展首先是从生产力的提高开始的。人类为了满足自己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必然要不断地发展生产力,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生产力发展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就要同它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发生尖锐的矛盾,这时就要改变旧的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