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华通过底层民众在苦难中的"活着",揭示了他们的悲剧性命运,也深刻展示了民族传统中的特别性格。他们承担着生存的重负,深深体会着生命的苍凉,在无助的守望中淡然地活着。温情的加入增强了对人性的表现力度和批判力度,也使叙事在沉重与迷乱中走向明快。苦难之沉重与生命之苍凉共同构筑了余华长篇小说的感情底色。  相似文献   

2.
林篪 《文教资料》2011,(14):113-115
清末的禁烟运动是指在1906年清廷颁布禁烟上谕以后至1917年英国完全终止鸦片贸易前后约10年的时间。基层民众是指罂粟种植者、烟馆老板、鸦片商和一些烟,以及一些民间改革家和有识之士。这一次的禁烟可以说是一次成功的运动。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是跌宕起伏的,本文从基层民众对待禁烟运动和他们参与的禁烟运动的表现来看待这场清末的禁烟运动。  相似文献   

3.
苦难和诗意是田中禾乡土小说创作的两种底色。一方面,他拒绝粉饰现实、美化乡土,以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批判精神,直面豫南农村正在演进着的社会现实,呈现民众们承受的种种苦难;另一方面,又拒绝让文学成为反映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具,力图用超越的态度书写苦难,在苦难中发现美。让乡土文学回归艺术殿堂,重建文化品格和美学品格,是田中禾的理论主张。他的创作也完美地践行了这一主张,全然没有粗鄙、俚俗的气息,优雅清丽,风致洒落。  相似文献   

4.
管教养卫是国民政府乡村基层社会控制与建设的政纲,四者中,先有教养卫,后有管。蒋介石、杨永泰以及当时的众多县政专家对管教养卫的解释都不尽相同,他们在理论上对管教养卫的内涵与外延不断地加以改变、丰富,经历了从最初单纯强调某些问题的重要性到与地方自治、保甲制度、新县制融会贯通的过程。在实际运作中,国民政府地方基层行政人员大多借用管教养卫的概念,以加强对基层民众的政治压制与经济盘剥,民众感受到管教养卫带给他们更多的是负担与义务,而非利益。管教养卫的提出与宣扬,是民国时期基层社会控制体系转型中国家行政控制力向下延伸的理论表现。  相似文献   

5.
"底层写作"是21世纪初崛起的一股文学创作潮流,它把关注的对象限定为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民众,特别是进城的农民工,通过描写他们进城前后以及在城市中的遭遇,对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进行批判与指控,深刻地揭示了贫富差距和城乡差别正在加大的无情现实,对底层民众寄予了深深的同情。"底层写作"具有独特的文学品格,为我们呈现了一种残酷的真实,彰显出一种苦难美,对于我国当下现实主义文学的深化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关注苦难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新时期小说中的作家同样具有这样的人文意识,他们或关注当代中国人文化心理结构痛苦的裂变,或讲述社会底层人民为生存条件而苦苦挣扎的生存状态,或冷静叙述着自己所感受到的真实世界中的苦难。  相似文献   

7.
徐玉诺是文学研究会的主要成员。作为一名河南籍的作家,他亲身地感受到20世纪20年代中原地区的民众是怎样承受生活苦难的,因此“为民众而文学”就成了徐玉诺诗歌创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诗歌的抒写中,诗人时常表现出对生活、对现实、对人类生存的哲理性思索,徐玉诺的诗歌又有了区别于现实主义诗人的先锋性特征。  相似文献   

8.
《青铜葵花》是当代知名小说家曹文轩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部以苦难为大背景采用叙事的手法勾勒了一幅别样的景致,展示了人性的坚韧、生命的刚强、苦难中的大美以及人性中的大善大爱,为苦难中的人们点亮了一盏心灵的明灯,这种写法充分展示了作品中苦难与美丽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9.
党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提出和谐社会的思想理念,而政治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当前基层社会对和谐社会构建尤为迫切,这就要求基层政府职能转型,把和谐理念积极应用到基层社会治理中,使基层社会的民众共享改革开放带来的繁荣成果。  相似文献   

10.
从很大程度上说,《黄河东流去》是一部"离散"文学作品,因为它与后起的《湖广填四川》、《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等文学或影视作品一样,表现了因为天灾或人祸所造成的游民离散的生活图景与主题。固然,作品通过描写海老清等人的死亡和描写海长松的子女离散、飘零等,表现了中原农民在离散中的生存苦难。但是,对李准来说,更重要的是通过难民离散生活的描写,表现中国民众抗拒社会灾难与生活苦难的应对能力与意志品质,表现他们之间的患难与共,同舟共济。  相似文献   

11.
“七月”诗派是当时社会大变动和社会大灾难的结果,他们的创作直接记录着当年社会的变动和灾难;“七月”诗歌中的苦难意象反映了不同境域中诗人们的真实形象及情感,着重分析了“七月”诗派中主要诗人的苦难意象。  相似文献   

12.
苦难与人生     
生命是一个攀爬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乐观而勤奋的人欣然接受了苦难的降临,他们没有怨天尤人,而是把苦难当作生命中的一件必需品,带着它欣然上路,让生命变得更有意义。这些人的脸上始终洋溢着微笑,因为他们相信:苦难并不代表着绝望,相反,它是成功的前缀。 所以,漫画中那个扛着大木头的人,反而能够轻松攀登。 一味空想的人,只会感慨现实处境的悲哀。原本轻松的生活,因为他的抱怨,平添了重重苦难。他们整天垂头丧气,把短暂的生命寄托在怨恨中,还哀叹道:“生命何时才是尽头啊。” 那个虽然扛着小木头,却满头大汗地走在后面的人,正是因为面对生…  相似文献   

13.
1930—1937年间的左翼诗歌是"皈依"政治和现实的诗歌。左翼诗歌是乱世之悲乃至亡国之悲的直接抒发或隐喻表达,左翼诗人不仅表现了下层民众的苦难遭际和反抗意识,还彰显了他们心中的愤懑之情和先锋锐气。抗战激情的大爆发、民众民族情绪的全面提升和诗人对文学工具理性的强烈认同,令日趋式微的白话新诗重新焕发出了青春和激情。左翼诗歌中也充满了因民族国家危机的加重而衍生出来的忧患之思。  相似文献   

14.
《新作文》2007,(4)
"我对生活充满了感恩的心情,我感谢我的父母,虽然他们眼瞎,住的是墓穴,但他们给了我生命;我感谢我的师长,因为老师为自己洗过生命中的第一次澡;我感谢苦难的命运,是苦难的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当代小说中,余华可以说是为数很少的一个写苦难主题的作家,死亡、杀戮、苦难等是他小说永恒的主题,他笔下的人物也都逃不掉死亡的宿命,但是在这苦难的外衣下,却闪烁着无法隐藏的人性光辉。本文将从余华的小说出发,去寻找苦难中的人性光辉。  相似文献   

16.
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立足于特定的时间(1975—1985)和空间(陕北黄土高原),全景式地反映了这一时期陕北人民苦难的生存状态,以及他们如何从苦难中自我救赎,寻找生存之路。文章从时间和空间维度分别剖析苦难的生成,并理解主人公在苦难与生存间的救赎,从而把握这部现实主义巨著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7.
对底层、对苦难的关注成为一种当代学术特有的现象。边缘人、局外人、底边人得到同情和尊重,他们的生活境况和个体生存被纳入到对历史的重新建构之中。然而事实上,要完成这一任务就得为每一个人的苦难史立传,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记录与讲述苦难的后果也许会造成用文字记忆消除对苦难的身体记忆。  相似文献   

18.
何建明的问题报告文学《根本利益》,通过扎实细致的调查采访,以很强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直面黑恶势力下的农民的苦难,站在人民的同一地平线上,为基层民众说话、为人民的利益鼓与呼,并成功塑造了一位时刻把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的“百姓书记”梁雨润这一典型艺术形象,表达了作者浓厚的百姓情结、可贵的忧患意识和清醒的人民信念,该作是新时期人民报告的“急先锋”。  相似文献   

19.
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坚强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懦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如果你想做生活中的强者,那你就告诉自己——苦难是你奋进的风帆。茨威格说:“命运总是喜欢让伟人的生活披上悲剧外衣。命运就是用它最强大的力量考验最强大的人物,在他们前进的道路上设置重重障碍,以便让他们在追求真理的征途中锻炼得更加坚强。”  相似文献   

20.
<正>北宋思想家张载在《西铭》中说:“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这并非在歌颂苦难,而是在告诫世人,凡成大事者,须在苦难中磨砺意志,在荆棘中砥砺奋发,在黑暗中寻找光明。从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黄国平“将苦难写成诗”的论文致谢,到清华大学贫困生直抵人心的“树洞自白”,这些质朴的文字讲述着普通人在苦难中坚守梦想,积聚力量,最终改写命运的励志故事。贫穷而不自卑,艰苦而不自弃。他们用坚定的信念使励志与逆袭不流于虚骄和浮饰,他们用诚挚的善意去拥抱苦难,感恩馈赠,传递光和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