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篇的形合(hypotaxis)与意合(parataxis)是英汉两种语言之间最重要的区别特征,是英汉语篇对比研究的重要内容。英语思维重逻辑、分析,汉语思维重悟性、直觉,这使得英汉两种语言在语篇结构上的最大区别在于英语重形合而汉语重意合。形合是组词造句的外在逻辑,意合是遣词造句的内在认知事理。英语注重显性衔接,结构完整,以形制意;汉语则注重隐性连贯(covert coherence),讲究功能和意义,以意驭形。  相似文献   

2.
英汉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产生了不同的思维方式。思维借助于语言而进行,语言反映思维。英汉不同的思维方式表现在各自的语言中,使其各具特色。本文从英汉句子结构的特点反观中西哲学观念和思维方式,审慎汉语造句依序、英语造句搭架、汉语句子重意而英语句子求形的可能内在成因。本文认为,汉句语序是汉民族的直观感性思维的结果,中国传统哲学的整体观和综合、模糊思维是汉语意合趋向的能动的理性根源;英句呈框架结构及形合特征则是西方民族依照原子观哲学观念,分析性逻辑思维方式和形而上法则对其语言的发展走向做出的自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英语、汉语在语言学上有很多区别。汉语注重意合,注重功能、意义。常常不用或少用连接手段,语言中词与词、句与句的组合主要是凭借语义上的关系和联想达成的;而英语注重形合,注重句子结构、形式的完整和逻辑的合理。正确认识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的特点及其相对性,对于汉英翻译有很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语言和思维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思维是语言的脊梁和灵魂,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能反映思维的特征.汉语是形象语言,重意合,以整体思维为主导;英语是声音语言,重形合,以抽象思维为主导.研究汉英两个民族的语言文字,可以看出两个民族的思维差异:汉民族敏于形象思维,重整体、重悟性;英民族善于抽象思维.重逻辑、重理性.  相似文献   

5.
形合和意合是语言的组句手段.一般来说英语重形合,强调结构的完整性和形态的严谨性,而汉语重意合,强调内容和表意的完整性.形合和意合的表现都有其深层文化根源.正确认识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的特点及其相对性,对于翻译有很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思维模式影响语言表达。汉语民族求合、求全、求稳的面性思维,在整体性、感性、稳健性几个方面使汉语表达呈现出由总体到个体、由前到后、先客观再主观、主客体融合的散点表达方式。英美民族的点线思维,重个体、重分析、重事实,英语的表达方式突出的是以主体为中心,讲究逻辑发展,强调形式的焦点透视法  相似文献   

7.
杭亚静 《海外英语》2010,(2X):161-162
语言与思维之间是辩证的关系。语言是思维的表现形式和载体,文化和思维方式受语言的影响。汉语思维偏重整体综合,英语则重分析演绎。在语法结构上,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在语言风格上,汉语较模糊、含蓄,英语较直露、精准。  相似文献   

8.
文化、思维与语言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文化的诸多因素中,思维方式的差异是影响跨文化交际最重要的因素.东方思维呈圆形,强调归纳、悟性和形象思维:西方思维呈线形,强调演绎、理性和逻辑思维.东西方思维方式的这些差异在英汉语篇上表现出各自的不同特点:英语语篇总体上呈直线形,重形合和客体意识;汉语语篇则呈螺旋形,重意合和主体意识.了解这些差异对我们的英语学习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9.
汉语社团的语言和思维模式发源于《易经》的辩证法,西方的语言和思维是以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为基础形成的。中西方思维方式是两点论和三段论之间的差异,两点论是直觉式的思维,而三段论是推理式思维。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极大地影响了汉英语的语言组织模式:汉语的两分结构、意合语言和对偶句;英语的三分结构、形合语言和三项并联排列的散行语言结构。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汉英一些句子以及篇章的分析比较,说明汉语和英语在句子和篇章结构的安排上存在差异.汉语重意合,信息的安排重于关系的框架;而英语重形式,关系框架优先于信息焦点.这种差异反映了双方语言心理的不同.汉语注重综合思维;英语则倾向分析思维.同时,这种差异又会影响到两者的思维模式,造成使用汉语和英语的人思考和做事的风格大大不同.中国人处世灵活性大,讲究最后的结果,而且计划性较弱.而英美人则注重计划和规矩,直奔主题,直截了当.  相似文献   

11.
中西方文化和思维差异决定了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不同.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英语多被动,汉语多主动;英语多静态,汉语多动态;英语表达比较抽象,而汉语表达比较具体.本文通过比较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概述了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别及其对翻译T-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形合与意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英语和汉语为研究对象,探讨英语重形合和汉语重意合的原因.文章认为英语的综合性、聚集性和汉语的分析性、流散性是表层原因,而西方人强调对立、重理性、讲究和谐美和汉人强调统一、重直觉、讲究中和美的哲学观、思维习惯和审美观则是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中西方文化和思维差异决定了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不同.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英语多被动,汉语多主动;英语多静态,汉语多动态;英语表达比较抽象,而汉语表达比较具体.本文通过比较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概述了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别及其对翻译T-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西方文化和思维差异决定了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不同.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英语多被动,汉语多主动;英语多静态,汉语多动态;英语表达比较抽象,而汉语表达比较具体.本文通过比较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概述了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别及其对翻译T-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科学思维是基于事实证据、运用科学概念、通过科学推理和论证对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作出判断和解释、对事物客观发展变化作出预测的认识方式。科学思维的核心是理性思维,理性思维具有批判质疑、重实证、重逻辑等特点。直觉、想象、灵感和顿悟等非理性因素是理性思维的有效补充。科学思维与技术思维、工程思维、伦理思维和审美思维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师要根据科学思维的内涵和特点加强科学思维教学。  相似文献   

16.
思维与语言密切相关,一种语言的句子结构既反映其思维模式,又受其思维模式的制约.本文从英汉民族的思维模式的形成背景和主要特征出发,探析了其在英汉句式上的影响:英语民族逻辑分析思维使英语句子抽象,重形合,形成"树权形"句式结构,汉民族的综合具体思维客观上使汉语句子具体,重意合,形成"流水型"句式结构.  相似文献   

17.
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中西语言表达方式不同。英语注重形合,比较突出主语,因而英语中的绝大部分句子都必须有主语;而汉语注重意合,突出陈述的主题内容而非主语本身。正因如此",无主句"成为汉语的语言特色之一。依据主语的可寻性程度和隐藏性程度,"无主句"这一特殊语言现象又可分为相对无主句和绝对无主句。对于不同类型的汉语无主句,英译过程中需要区别对待,分类处理。  相似文献   

18.
汉语重主体、英语重客体的思维方式在句法中的表现为:在主语的使用方面,汉语倾向用人称作主语,而英语更多地表现为用物称作主语;在语态的使用方面,汉语多以主动态代替被动态,而英语则主动态、被动态兼而有之.由于汉语重整体思维和主体思维的倾向,有时会出现一些似乎不合逻辑或有歧义的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19.
英语语言注重形合,借助语言形式手段实现词语或句子的前后对应,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汉语语言注重“意合”,借助语言意义传达句子意思。所以在解单项选择题时。学生经常按照汉语语言表达习惯和汉语的思维方式来解题,与英语的“形合”特点发生碰撞。本文从三方面分析汉语思维在语言表达方式上对英语语言“形合”特点的干扰现象。  相似文献   

20.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进行英语思维的习惯,最大限度地排除汉语思维模式的干扰,在语篇框架、句与句的衔接、粘结手段、推理论证、观点阐述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使学生写出语篇连贯性强的文章,从而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英文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