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不同程度的运动性疲劳下大鼠血乳酸值测定,结果表明:运动疲劳时各组血乳酸值均增高,且随着运动疲劳程度的加大,血乳酸是明显“双峰”现象。因而提出了运动性疲劳过程中机体的“应激”理论。  相似文献   

2.
运动性疲劳与pH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兴裕 《山东体育科技》2003,25(4):34-35,42
运动性疲劳是一个复杂的现象。众多研究表明,pH的下降与运动性疲劳具有很高的相关性。PH值的下降可通过影响骨骼肌、脑、心脏、呼吸、肝脏等器官系统而促发运动性疲劳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是当代竞技科学研究中的重大课题.本文仅就运动性疲劳单项评定和系统恢复作一阐述,目的在于把训练和其后的恢复过程统一起来作为一个训练的整体,加速运动性疲劳的恢复速度,提高有机体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4.
支链氨基酸与运动性疲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支链氨基酸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异亮氨酸(Ile)、亮氨酸(Leu)、缬氨酸(Va1)三种氨基酸。支链氨基酸与运动性疲劳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它能降低运动后机体内自由基的水平并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同时也有利于机体内钙浓度的稳定,并提高机体的运动能力。本就支链氨基酸与运动性疲劳的关系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5.
刘欢 《体育师友》2016,(1):54-56
运动时体内代谢过程加快,代谢产物增加,内环境发生暂时的改变,从而使机体的一些指标和血液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变化,例如:心率、血乳酸等。文章选择8名同学进行不同负荷跑,记录跑后即刻心率、血乳酸和运动成绩,了解不同负荷后的身体反应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强度负荷后,不同项目中,血乳酸和心率并不呈同步变化趋势,心率指标的灵敏度较低,而血乳酸指标能够比较敏感地反应运动员承受不同负荷时身体机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武术散手运动员赛后血乳酸、血尿素氮、心率等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实验法,对武术散手运动员赛后的血乳酸、血尿素氯、心率等指标进行测试。结果发现,散手运动是以乳酸代谢为主的运动项目,训练中以提高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为主。  相似文献   

7.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跆拳道专项练习和模拟实战中运动员体能特征及其心率反应和血乳酸浓度变化的研究,对于揭示项目特征、指导专项训练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跆拳道实战对优秀女子跆拳道运动员机体能量代谢特点的影响,以8名参加与越南队实战的广东省优秀女子跆拳道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在实战前、实战中、实战后对心率和血乳酸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实战、实战后的心率和血乳酸均明显高于实战前(p<0.01),实战后3min的心率明显低于第3回合(p<0.01),实战后3min的血乳酸低于第3回合即刻,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实战后3min、5min的心率和乳酸均不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提示跆拳道项目比赛强度大,无氧代谢能力对跆拳道项目起着重要作用;体能训练时,应该注重高强度的无氧训练以及高、低强度交替的间歇性有氧训练.  相似文献   

9.
女子赛艇运动员两周冬训前后血乳酸和心率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乳酸是评定有氧和无氧代谢能力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观察两周冬训前后女子赛艇运动员血乳酸和心率的变化,评定运动训练对机体有氧、无氧代谢的作用效果,以及探讨递增负荷运动与血乳酸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10.
心率作为反映运动强度和生理负荷量的生理指标以实用性易测性等特点在运动中被普遍应用.但是心率极易受许多因素影响,因此影响到心率监控和评价的可靠性.乳酸是人体供能体系中的一个重要中间产物,运动时乳酸生成和乳酸清除的代谢变化是掌握运动强度的灵敏指标.通过心率与血乳酸结合的新角度提供一种利用无氧阈心率指导运动训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不同羽毛球训练模式和模拟实战时运动员血乳酸和心率分布,了解不同训练模式时的供能特点。方法:测定12名高水平羽毛球运动员在5种不同训练模式下和实战比赛中血乳酸浓度和心率,以了解不同训练模式时的供能特点,为训练实践提供参考依据。结果:(1)5种训练模式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5分钟运动员血乳酸均显著高于模拟比赛后(P<0.05),运动员运动后10分钟血乳酸浓度在训练模式1、模式2和模式5中均显著高于模拟比赛(P<0.05),5种不同模式中模式5在运动后即刻、运动后5分钟和运动后10分钟血乳酸最高(p<0.05);(2)心率分布中,训练模式1和训练模式2下90% HRmax以上分布显著高于(P<0.05)模拟比赛;80-90% HRmax分布训练模式1、训练模式3和训练模式5显著高于模拟比赛(P<0.05)。结论:5种训练模式在发展ATP-CP和糖酵解系统供能能力各有侧重,模拟比赛的强度接近比赛要求。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皮划艇队在1999年冬训中.应用运动训练学及能量代谢的理论与方法.对影响训练过程的主要因素进行控制.保证了训练朝着预定的方向进行.获得了较好的训练效果和理想的比赛成绩。中心内容是,对各训练阶段运动员的机能状态进行测试与评定,观察阶段性训练效果.结合训练实践对训练过程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递增负荷运动至力竭后补充镇江香醋对消除疲劳及相关生化指标变化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18名日本国士馆大学体育学院在校优秀的男田径运动员,在不同时间(相隔1周)进行两次递增负荷运动,到力竭后即刻,分别补充蒸馏水和镇江香醋溶液,对两次实验进行自身对照.运动后补充蒸馏水为C组,运动后补镇江香醋稀释溶液为V组.并且测试运动员血乳酸、血氨浓度、血气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V组与C组在消除血乳酸速率、血液pH值和HCO3-浓度等指标上有显著差异(P<0.05),清除血氨浓度的变化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外源性补充镇江香醋溶液可以加快运动后血乳酸的消除速率,提高血液缓冲能力,缓解体内代谢性酸中毒的发生,从而促进运动性疲劳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预防和消除运动性疲劳已成为当今运动医学研究的热点。本文对中草药在运动性疲劳恢复方面的临床应用及生理生化研究进行综述,并对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散手运动员不同运动负荷与血乳酸及心率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散手运动员不同运动训练负荷之下血乳酸值和心率的测定,分析研究运动员训练水平与血乳酸值及心率的关系,并探讨不同运动负荷下血乳酸的差值与运动员训练水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及恢复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根据运动的特点,对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及其恢复措施进行阐述,为全面系统地认识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同时筛选出一些对消除运动性疲劳较为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以供参考讨论。  相似文献   

17.
积极性休息对运动性疲劳中乳酸清除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采用积极性休息的方法,使运动员在运动时骨骼肌中产生,造成运动性疲劳因素之一的乳酸得以尽快清除,其目的为运动员在短时间内恢复其体能。  相似文献   

18.
对恢复运动性疲劳的探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简述运动性疲劳的恢复方法:睡眠、适度运动、沐浴、按摩、营养与药物,阐述了这些方法的生理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骨骼肌运动性疲劳乳酸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生物化学、运动生理学的教科书中依然把乳酸作为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但许多科学家认为用乳酸中毒来解释代谢性酸中毒是没 有研究基础支持的。有实验表明,乳酸的产生并没有完全使肌肉收缩力量下降,酸性化缓和了因细胞外[K+]升高而导致的骨骼肌疲劳。乳酸可以 通过改变氯离子通道活性从而促进动作电位的产生,使骨骼肌在开始疲劳时仍可以保护兴奋的传播。乳酸通过膜屏障在细胞间和细胞内穿梭是 靠单羧酸转运蛋白推动的,它协同转运乳酸和氢离子。其中慢肌纤维中MCT1 含量最高,有利于摄取乳酸使进入细胞,而快肌中MCT4 含量较高, 有利于把乳酸送出。  相似文献   

20.
疲劳与恢复是人体在承受大运动训练中或训练后出现的一系列身体,生理反应。根据现代训练学的观点分析,疲劳判断及其恢复已成为现代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训练和比赛成绩的两个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