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试论“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想教育的原则”──兼谈“文道统一原则”之谬黄立中“文道统一”这条古人文章写作原则,被移作语文教学原则已30年之久。因其无法克服的弊端,一些语文界人士主张语文科中的思想教育(德育)应采取“渗透”的方法。虽然有的提法如陈慰冰先生...  相似文献   

2.
问:80年代初,张孝纯先生提出了“大语文教育”的主张;前几年,教学大纲规定要开设“语文活动课”。请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你的看法。答:张孝纯先生提出“大语文教育”主张,我是比较清楚的。除了在全国中语会年会上我  相似文献   

3.
“大语文教育”是河北省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创立的一种开放型、整体性的语文教育主张。这种主张力图把语文教学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建立一种全方位、多渠道的语文教学系统,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的高效率,这是对语文教学的一次全面改革。我认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和它的主要特征是它“一体两翼”的总体结构。主体——整体性的课堂教学“大语文教育”的课堂教学也具有整体和开放的特点,它由课文阅读教学、参读教学、说写教学、语文基本规律教学这四部分组成。“大语文教育”和大多数学校一样选用现行统编教材。与一般学校不同的是作了一些调整和修改,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①调整原课文顺序;②  相似文献   

4.
1.“泛语文”:错误的小说教学内容新课标主张语文教育要打破学科本位,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要与社会实践相联系;这是对语文教学传统的一次重要突破。但是在当前的小说教学过程中,这一主张却被误解、被滥用,走向了“泛语文”。  相似文献   

5.
我国语文教育的历史漫长而曲折。虽然古人没有给我们留下系统的语文教育理论著作,但从散见于大量典籍中的古代教育家们的教学见解、教育主张和教学思想中,我们仍能了解到古代语文教育的一些概况,并引发我们对古代语文教育的思考。从学习的规律及目标看,古代教育家的归结不乏科学性。《中庸篇》将学习步骤归结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人们对这一见解进行高度评价,即认为这一学习过程符合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也符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古人的这一见解注意到要求学生在博学的基础上学会…  相似文献   

6.
于漪语文教育思想的“现代化”精髓是“语言思想”的确立与“教学规律”的建构,这也正是于漪语文教育思想之普适性所在.“语言思想”与“教学规律”又具有相辅相成的逻辑关系,本文既重点分述又综合统之,以揭示于漪语文教育思想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7.
在语文教学的研究中,大家讨论到“文”与“道”的关系问题。有人主张语文教学要重“道”,着重加强致治思想教育。有人主张语文数学要重“文”,着重加强语文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也有人主张语文教学要“文”“道”并重。主张“文”“道”并重又有两种说法:一种说“以道带文”,在加强政治思想教育的基础上加强语文的教育,实际上是倾向于重“道”;一种是说“因文见道”,通过语文教育来达到政治思想教育,实际上则倾  相似文献   

8.
有同道问:时下语文教育的主张和说法很多,有“本色语文”“绿色语文”“人生语文”“快乐语文”语文主题阅读”“高效语文课堂”等等,你为什么还要提出“语文养成教育”呢?这源于长期以来我对语文教与学的一种感悟与认知。  相似文献   

9.
文章立足语文课程的本质及育人功能,建构“本真教育”的教育哲学观;基于“本真教育”的教育哲学观,提出“本真语文”的教学主张。“本真语文”教学主张教师教学回归育人初心,回归语文教育本真,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真实发展为本,关注教与学真实过程的语文教学,其核心是为了儿童、为了实现儿童的发展及成长。“本真语文”课堂的四大核心特质,即尊重、简约、智慧、表达。“本真语文”教学主张既是对语文教学实践应抓学科根本的提醒,也是对语文教学实践应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强调。  相似文献   

10.
联邦德国的范例教学论思想和叶圣陶的语文教学思想尽管时代不同,所针对的问题不同,但他们的主张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本文从对传统教育的大胆批判、教育理论中都蕴涵着“大教育” 的观念、对教材提出的改革主张、教师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和都围绕“例”来阐释教学方法等五个方面对他们的教学思想进行了比较。这一比较,在借鉴与反思中,对于认识我国当代语文教学所面临的种种困惑、语文教学的理论建设以及当前正在为素质教育的实施而进行的课程教材改革,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深入忽如一夜春风,使小学语文界呈现出了“千数万树梨花开”的喜人局面。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浙江省特级教师盛新凤在自己“构建诗意课堂”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和美”课堂的构想,主张在语文教学中追求到“亦雅亦俗”“雅而见俗”的境界,体现语文教学的“两极之美”。这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我的“新语文教育”六大理念:1.主张“真实自由”,回归语文教育的“人文”之本;2.主张“举三反一”,回归语文教育的“积累”之本;3.主张“美读吟诵”,回归语文教育的“诵读”之本;4.主张“重文写白”,回归语文教育的“文化”之本;5.主张“文字意识”,回归语文教育的“文字”之本;6.主张“化意为字”,回归语文教育的“生活”之本。  相似文献   

13.
古之学者孟轲主张在学习上以“自求”的手段达到“自得”的目的,其后.张载、朱熹、陆九渊、王夫之、梁启超等人.也都赞赏这一观点.主张学习要自求、自得、自化;近来的教育家们更是强调这一主张。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又认为.“个人有自学的能力和习惯,将一辈子读书,一辈子受用。”(《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所以,我们应该抱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切实抓好. 语文自学能力就是学习者运用已有的语文知识、能力和其它智能去有效地获取语文新知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本因素,也是发展各学科自学  相似文献   

14.
1《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性质与地位”中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评论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意味着“人文精神”将会在未来的语文教学中提升到重要的位置。《语文课程标准》在字里行间有意突出了“人文”一词,给我们广大语文教师一个信号:要充分挖掘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追寻失落的“人文精神”。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新理念的确立,教师当务之急是转变旧的教育观念,同时建立新的教育观念。平等师生观23人文教育主张教师不要在师生之间刻意画一条鸿沟,希望…  相似文献   

15.
“教学做合一”理论是陶行知先生为了推进乡村教育运动,培养合格乡村教师而提出的主张,具体的实施方法有:确立实习园地、增开实践课程、倡导“艺友制”法。这一理论富有现实应用价值,对当今高技能人才培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大潮风起云涌,新的“理论”、“观点”、“主张”以及与之配套的各种教法、课型、模式层出不穷,但语文教学的现状仍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乃是许多“理论”和教法脱离了语文教学的根本,这恰如无根之木,华而不实,艳而不久。那么,什么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语文课该怎么上呢?笔者有如下几点思考,期望引起讨论,溯本求源,探其精髓。一、充满激情,尤其注重心灵的沟通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笔者的理解是:这里所说的“对话”,不仅仅是指教师和学生通过语言进行讨论或争鸣,更主要的是…  相似文献   

17.
问:洪老师,听说您的语文教育思想可以用两个“变”字来概括,是吗?答:有人说,我的语文教育思想可以用两个“变”字来概括,我认为是这样的。八十年代初,我提出了变“讲堂”为“学堂”的主张,实行课堂教学结构改革,解决教与学的关系问题。九十年代初,我又提出了变“研究语文”为“学习语言”的主张,实行语文教学本体改革,  相似文献   

18.
统编语文教材培训,以举“一”反“三”为培训目标定位,确立教育哲学、课程论、教材论、教学论、方法论、教学设计原理、教学逻辑等理论基础,指导一线教师掌握统编语文教材的本质与规律之“一”,进而实现迁移运用之“三”。建立理论专家—教研员—优秀教师三级培训队伍体系,着力解决举“一”反“三”的理论阐述与案例分析、增加激发教师自我培训的意识、展示自我培训的路径等内容以完善培训内容体系,重新审视教材培训与教师专业素养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实现上述培训目标。  相似文献   

19.
有伟人说过:没有正确的理论,就不会有正确的行动。现代意义上的“语文教育”或者说语文教学,已有近百年历史;新中国的语文教育事业,也已历经四十余个春秋。从事过这一工作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数以百万计,而接受过这一教育的学生更是如恒河沙数。假如我们把如此长时间、大范围的语文教育实践比作相应的语文教育理论赖以产生的土壤的话,那么这土壤实在可以说是十分广大深厚的了。然而,直到今天,从这土壤上生长出来的理论之花,却似乎还未能称得上繁富而鲜艳。诚然,数十年来,已经出版、发表的语文教学研究方面的论文著作,纵然不能说是…  相似文献   

20.
语文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教语文、学语文,这是语文教学观的需要。小学语文《新大纲》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起其他学科,语文能力与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联系更紧密。要让学生真正扎扎实实地掌握并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这一人生的工具,就必须打破语文与生活之问的“厚障壁”,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沟通,让语文课堂与社会天地相接壤,使语文教学“生活化”,使学生生活“语文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