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雪琴 《档案》2013,(6):8-10
档案馆的服务能力与公众的档案需求之间总是存在着一定差距。研究档案馆服务能力可及性的影响因素与实现路径等,有助于提升档案馆服务能力、满足公众档案利用需求和实现档案的价值,最终促进档案馆服务能力可及性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邸家琴 《兰台世界》2016,(11):54-56
本文是基于文化自觉视角下探讨高校档案馆服务策略,如何更大程度地实现高等学校档案馆的服务功能,从高校档案馆服务建设的重要性出发,研究高校档案馆服务现状情况,提出了高校档案馆自觉服务理念策略、高校制度服务策略、育人服务策略、实践工作自觉服务策略等等,以期对高校档案馆服务工作更上一层提出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排队观展的"故宫跑"现象频频涌现,这不仅反映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同时也让我国档案馆有一定的思考与启发。"故宫跑"现象折射出我国档案馆日前的社会服务质量跟不上公众需求的现状,在这种形势下档案馆有必要适时做出相应的有效调整,顺应社会公众社会服务需求,以此来赢得自身身份认同与社会尊重,促进档案事业的持续繁荣。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平民化,高校档案馆在拓展功能和倡导从管理到服务理念转变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认识高校档案馆服务的性质以及如何充分挖掘自身优势、提高服务质量等等。本文从经济学的视角出发,分析了高校档案馆服务包的构成,阐述了高校档案馆服务的特性,并提出了几点服务策略。一、高校档案馆服务包及其构成现代经济学认为,任何一种服务,都是一个由载体、辅助设施、显性服务和隐性服务组成的“服务包(Service Package)”。在一个服务包中,载体是服务的中心内容;辅助设施是服务的物质条件支持;显性服…  相似文献   

5.
公共文化服务经历从无到有再到标准化、均等化全面推进的建设与发展过程,对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高质量、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对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的内涵加以梳理,以“可及性”为研究视角,对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要素和“4A”评价框架进行分析,提出坚持政府主导,加大基层服务中心文化输出;匹配各方文化需求,注重多样资源整合;提升服务效能,强化政社合作供给;建立动态评价反馈机制,实现公共服务精准供给,是完善和优化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6.
7.
知识服务——档案馆服务视角的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娟 《兰台世界》2012,(2):68-69
随着知识社会的推进,知识服务对档案管理实践和服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日渐成为档案界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主要围绕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的特点、档案馆知识服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实施知识服务的一些问题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8.
基于档案馆知识的生态学特性的分析,构建了档案馆知识服务生态学系统,指出知识个体(档案馆员)、知识种群(承担咨询任务的小组)和知识群落(档案馆组织)三者之间相互依存,承上启下,共同促进档案馆知识服务绩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10.
11.
任越 《北京档案》2018,(1):14-18
以公共需求与社会服务的关系为理论基础,通过对档案公共需求的阶段性、随机性与不稳定性的分析,指出我国档案公共需求的文化、管理、安全等三种表现,并从把握社会公共需求方向,引导社会档案公共需求与社会服务方式创新等方面提出改善综合档案馆社会服务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随着《“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颁布出台,国家综合档案馆作为公共文化事业机构的定位愈加凸显,服务社会的属性愈加清晰,并引出国家综合档案馆基于社会责任层面的服务能力需求问题。文章运用历史研究法,以档案法规政策等相关文献资料为支撑,梳理并阐述国家综合档案馆承担责任类型、服务对象与服务能力需求所呈现出的阶段性变化。文章分析国家综合档案馆由内部岗位责任向外部社会责任变迁进程中,在履行岗位业务责任、资源开发责任、文化建设责任、服务社会责任的不同阶段所对应的不同服务能力,有助于进一步把握和发挥国家综合档案馆的社会服务功能,为社会公众提供更优质与高效的服务。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社交媒体的发展为档案馆优化自身服务提供了新方向。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别对档案馆和社会公众两方面主体展开相关调查。通过分析,总结出当前档案馆利用社交媒体提供服务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信息发布不及时、不全面、不注重用户需求和与用户间交互性不强等方面。最终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用户中心化、建立档案社交媒体服务规范、优化服务范围及渠道的建议,并对档案馆利用社交媒体优化服务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4.
轩红 《档案管理》2015,(3):54-55
网络的发展影响了很多人的生活模式,同时也影响了行业的工作模式,计算机网络模式同时对档案馆的服务模式革新带来了新的契机. 1 网络环境下档案服务新模式 1.1 搭建信息交互平台.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实现了可能,档案部门可以通过建设网络交互平台,通过用户的注册或者统一认证体系,实现档案资源检索的便利性、互动交互,用户信息更新等新的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5.
16.
张进 《兰台世界》2015,(2):12-13
本文旨在基于信息检索的角度,分别对选取的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中的图书馆与档案馆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两者在检索工作部门的组织形式及其职责中存在的差异,以期综合档案馆在检索方面能够借鉴公共图书馆中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文化民生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思想,档案馆作为文化事业机构,在文化民生建设上,可以从构建完备的档案馆文化产品供给体系以及构建有力的档案馆文化服务保障体系两个方面双管齐下.档案馆强化文化建设,对于重塑其文化形象,促进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价值共创为切入点,研究档案馆文旅融合,有利于提升档案馆社会影响力,实现其社会价值最大化;剖析了价值共创视角下档案馆文旅融合的理论内涵,提出以用户为中心的人本逻辑、以资源为核心的叙事逻辑和以服务为重心的价值逻辑是其内在逻辑,并指出档案馆文旅融合可建立资源主导型、文化创意型、场景体验型等发展模式。当然档案馆文旅融合的发展离不开有效的政府指引机制、科学的人才保障机制以及高效的多元协同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充分释放各价值主体的能量,实现价值共创,促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农家书屋服务"可及性"评价框架包含"可知晓性"、"可获得性"、"可接近性"、"可接受性"和"可适应性"。运用该框架对H省Y市农家书屋服务"可及性"进行评价可以发现,H省Y市农家书屋存在宣传力度不够、未能实现日常性运作、部分管理员有不规范的借阅押金收取行为、图书报刊配送与需求脱节等问题。因此,农家书屋服务"可及性"的提升应注重以下3个方面:加强对农家书屋政策的宣传力度,完善农家书屋管理员聘用和管理制度,建立农家书屋服务反馈回应机制。  相似文献   

20.
王莉 《兰台世界》2020,(5):62-64
作为社会公共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公共档案馆更应该顺应现代新媒体技术发展要求,做好两者融合,发挥其社会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展现信息服务优势。本文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的公共档案馆信息服务的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档案科普栏目等具体形式,针对新媒体环境下的公共档案馆信息服务中存在的信息资源利用不足、数据资源整合和共享不足、新媒体技术应用层次不高等问题,提出了要把馆藏资源和新媒体技术在信息服务中进行有效融合、建立和完善数字档案资源的整合和分享机制、不断提升公共档案信息文化传播影响力等相关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