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素养立意”下的2023年浙江省中考名著试题呈现出关注全息思维,融通各类文体、读写与媒介,注重自主探究并生成言语产品等特点。这给一线名著阅读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与启示,可从设计关联化的阅读任务、打通整本书阅读与各任务群的联系、依托项目探究驱动阅读等方式提升教学实效,促进核心素养的培育。  相似文献   

2.
李皖 《学语文》2021,(1):12-14
整本书阅读旨在拓展学生阅读视野,形成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等,是促进语文学习方式转变、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策略。整本书阅读区别于传统单篇阅读的最核心特点就是一个“整”字,要从整体上引导学生“完整的”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通过整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在“通读、梳理、探究”中推进整本书阅读。  相似文献   

3.
周畅 《江西教育》2023,(35):4-5
古典名著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阅读品位、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寻找古典名著和跨媒介阅读的融通点,以跨媒介形式为阅读欲望的“燃点”、以跨媒介资源为文本理解的“支点”、以跨媒介活动为有效输出的“着力点”,通过拓展媒介形式、统筹媒介资源、开展跨媒介活动等策略,推进古典名著整本书阅读,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4.
郑珊红 《家长》2023,(32):142-144
<正>读写能力是学习和工作的重要条件,阅读、写作是构成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打好读写能力培养基础至关重要。整本书阅读教学法是目前开展阅读教学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养成长期阅读的习惯,进而通过阅读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进行思辨读写,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潜力和思维活性,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本文围绕思辨读写思维下的小学语文整本书教学展开探究。一、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与单篇阅读的区别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专设了“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教师如何开展整本书阅读全过程指导,让阅读从“浅阅读”走向“深度阅读”,发展学生思维?本文以六下《鲁滨逊漂流记》为例,以“策略先行,激发思维灵活性;要素导向,培育思维深刻性;读写共生,催生思维独创性”三条路径来探寻整本书深度阅读策略,以此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全面提升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6.
整体性阅读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为学生阅读创设丰富多彩的读书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读书任务,有效引导学生深入阅读,不断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以《昆虫记》阅读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比较阅读、专题探究、读写联动等阅读策略有效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推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在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思辨性阅读深入解读文本,从而把握文本主旨、探索内在情感、学习写作方法,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文本的语言特点,提升学生的语言建构与应用能力;探究文本结构,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品味民俗细节,促进学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品析人物形象,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8.
赵琴 《小学教学研究》2023,(9):51-52+60
统编版语文教材重视课外阅读,提倡读整本书,在第三学段小说整本书阅读指导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目标要素导读会、精品经典品读会、策略方法探究会、收获成效展示会,并以“四会”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关键能力,促进持久阅读,引领深度阅读,呈现多元发展,建构起面向未来的具有普遍性、可持续、有深度、多元化的语文小说阅读课堂实践样态,实现以小说为载体,促进学生提升多读书、把整本书读好的阅读素养目标。  相似文献   

9.
微课能增强阅读的针对性、即时性,促进学生自主阅读、有效阅读,是促进整本书阅读的有效方式。好的微课教学设计要对整本书阅读有引导性,带动学生深度阅读;要有趣味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要有完整性,助推学生思辨阅读。利用微课开展整本书阅读实践,能提升阅读实效,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0.
深度阅读能够促进文本、作者、背景等要素的有机融通。深度阅读的发动者和引领者是教师。教师要在阅读中捍卫思想的尊严,在阅读中引导文化建构,追求精神生成。深度阅读教学的核心取向应该是文本意蕴的探究。有效的深度阅读要深刻体察作家心境。阅读中要高度重视以艺术设计的教学话题实现和语言学习的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1.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叙事学视域,组织学生展开整本书阅读活动,提升他们的读写综合能力。叙事学研究行文风格、作品结构、表现手法、文化观念等各种不同的内容,在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围绕这几个点深入探究,从而提升阅读水平。  相似文献   

12.
海秀琴 《甘肃教育》2022,(21):109-112
阅读是小学阶段学生语文课程学习的主要模块,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途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有助于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对文本逻辑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文章以部编版《小英雄雨来》为例,从自主建构、深入研读和内外交融三个主要层面,探究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实施方案,让学生在语言支架、完善的阅读计划和创新化的阅读方法等要素的加持和辅助下,明确整本书的编排结构、主要内容和核心思想,促使他们自主建构起优化的知识体系,提升深度思考的能力,拓展其阅读范围。  相似文献   

13.
一、学情分析“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是语文阅读推广工作的重心,提倡思辨读写,借助于整本书阅读实践,引领学生从阅读中协同思维、写作关系,促进学生再三咀嚼文字,反复涵咏,品味文学作品的深刻意蕴。整本书阅读在实施中通常有一定难度,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对整本书阅读的兴趣需要激发。在教学中还需融入思辨读写指导策略,展开阅读教学设计,让学生从阅读中点亮阅读力、思维力和表达力。  相似文献   

14.
徐舒仪 《英语教师》2023,(4):148-151
英语整本书阅读对提升高中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非常重要且必要,采用联结策略可以使英语整本书阅读事半功倍。提出教师可以从多个方面引导学生使用联结策略进行英语整本书阅读,让学生将所阅读的整本书与作者和时代、与其他文本、与读者和现实相联结,从而使其获得更深的阅读体验,提高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5.
正项目化学习是指学生围绕一定的富有挑战性的项目主题,在精心设计任务与活动的基础上,进行较长时间的开放性探究。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中,运用项目化学习,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动力,让学生的阅读从零碎走向融通,从机械走向灵动,从浅表走向深层,从虚假走向真实,从而能真正催生学生的深度阅读。项目化学习,能提升学生整本书阅读的素养。  相似文献   

16.
英语学习活动观,即以活动为核心组织和实施英语教学的理念,它强调学生的学习体验与实践运用,重视学生的迁移创新与个性表达,以学生真实的学习行为及活动体验,促进他们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本文聚焦主题意义与读写整合,就如何以学习活动深度解读文本、深化读写整合、促进意义表达进行了探究,以促进学生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协同发展,实现英语核心素养的扎根与生长。  相似文献   

17.
林传贤 《学苑教育》2023,(23):67-68+71
整本书阅读对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遇到不会读、读不深、不想读等困难。对此,教师应围绕整本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学情来设计一些自主型阅读任务、合作型阅读任务以及探究型阅读任务,以此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让他们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饱满的热情阅读整本书,让他们在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厚积语言知识、发展思维能力、开阔文化视野、涵养思想品格等,让整本书阅读成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一种助推器。  相似文献   

18.
许颖 《教学月刊》2021,(9):53-57
在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对整本书的文本解读设计一系列语言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发展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新性,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具体而言,可采用如下策略:通读文本,提纲挈领抓关键,培养逻辑性思维能力;研读文本,深度剖析内容,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品读文本,多视角探究主题,培养创新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9.
许颖 《教学月刊》2021,(9):53-57
在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对整本书的文本解读设计一系列语言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发展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新性,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具体而言,可采用如下策略:通读文本,提纲挈领抓关键,培养逻辑性思维能力;研读文本,深度剖析内容,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品读文本,多视角探究主题,培养创新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0.
许颖 《教学月刊》2021,(9):53-57
在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对整本书的文本解读设计一系列语言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发展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新性,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具体而言,可采用如下策略:通读文本,提纲挈领抓关键,培养逻辑性思维能力;研读文本,深度剖析内容,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品读文本,多视角探究主题,培养创新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