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正>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正式投入使用以来,如何用好教材,成为编者和一线教师们共同关注的问题。教材主编鲁洁教授指出:“再好的教材也需要实施,老师们是否能够运用好教材,是最关键的。”[1]对于一线教师而言,如何将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静态知识”转化为学生容易理解和乐意接受的“动态资源”,更好地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彭金程  林慧 《江西教育》2022,(18):31-3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讲话中明确要求抓好青少年对党史的学习教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萍乡市第三中学以此为契机,结合地方和学校实际以及青少年的特点,扎实开展红色文化教育,让红色文化教育真正“红起来”。  相似文献   

5.
开放型应用题的形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 ,能促进学生从“怕学应用题”向“想学、会学应用题”转化。设计开放型应用题 ,可以从应用题的叙述、题型和问题入手。一、让应用题的叙述“活”起来教材中的应用题叙述一般过于平淡 ,缺乏浓厚的生活气息 ,很难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在教学应用题时 ,有意拓展应用题的叙述内容和范围 ,赋予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情景 ,不但激发了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 ,而且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如 ,在教学“整数连乘应用题 :学校买来 5箱热水瓶 ,每箱 1 2个 ,每个 1 1元 ,一共要多少元 ?”时 ,我把“…  相似文献   

6.
我曾经以《谈谈尊师》为题,要求学生写篇议论文,但写的结果很不理想,不少学生立论肤浅,内容平淡,大都是一副面孔,一个腔调。从形式看,这些文章论点论据论证四平八稳,引论本论结论一应俱全,可就是无生气,少活力,宛如一个四肢不缺,五官齐备然而呆头笨脑的精神侏儒。这使我深切感到:  相似文献   

7.
教师要打破陈规.勇于创新,使政治课由封闭变为开放.由枯燥无趣味变为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数学课需要"活"起来。  相似文献   

9.
吴卫平 《湖北教育》2002,(24):47-47
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知识经济创新体系与教育改革和发展》一文中指出:“只有具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有力地推进素质教育;只有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把素质教育的思想贯穿到教学中,关键是提高教师的素质,让教师的“一桶水”源源不断地注入新水。  相似文献   

10.
金丽 《教师》2010,(17):36-36
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如何在语文课堂上努力创设民主、宽松、和谐、合作的教学氛围,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使学生毫不顾虑地积极参与学习,形成主动探索研究的心理愿望,使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1.
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一个极其实际而又必须解决的问题。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关键一点是教师教学时应大胆“放”。教师“放”得开,“放”得恰当,学生就学得好、学得牢固。一、“放”开让学生尽情地问在教《荷花》一课时,有这样一段话: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学生提出“…  相似文献   

12.
这些年来,为使语文课堂“活”起来,我曾经做过一些尝试。其一就是潜心研究教材,精心设计好切入点。如教《雷雨》时,我采取问题切入法,以“周朴园爱不爱鲁侍萍”为切入点导入新课。对这个问题,学生们议论纷纷。有的说周朴园爱侍萍,有的说周朴园不爱侍萍,还有的说周朴园爱的是死去了的鲁侍萍,而不是活着的鲁侍萍。学生们你一言我一句,据理力争,学生在辩论中闪烁着智慧的火花,课堂充满灵气与活力。这种精心设计切入点导入新课的方式,打破了那种死抱教参、按部就班的模式,课堂形式“活”了,学生思维“活”了。   其二,改革…  相似文献   

13.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小学生掌握英语知识、具有英语应用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张扬学生个性、让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方式。那如何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让英语课堂“活”起来呢?  相似文献   

14.
正新《数学课程标准》在过程性目标中要求学生"经历"特定的数学活动,"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探索"一定的数学规律,这正是体现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必须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这一要求。孩子的天性是好动的,如何把握学生这一天性,把无心的"动"变成有心的"活",就需要我们教师扮演好数学学习的引导者、指导者及合作者的多重角色,给学生提供"活"的机会。一、融生活——诱学生心"活"起来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是天赋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教育心理学家马卡连柯曾  相似文献   

15.
我们先来看两段人物描写:1.我的妹妹长得很胖,眼睛很大。她很顽皮,常常跟我捣蛋,所以我叫她“捣蛋鬼”。2.我的妹妹很可爱,胖嘟嘟的红脸蛋上,长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她很淘气,常常把我的东西偷偷藏起来,害我找得要命。当她那两颗黑珍珠似的眼睛一眨一眨的时候,我就知道她又要出鬼点子了。这不,晚上放学回家,我刚进门,身后“喵”的一声,一个黑乎乎的影子便从我的眼前一闪而过。我吓了一跳,以为是隔壁林阿婆家的黑猫,谁知面前却出现了亮着一口白牙、坏坏笑着的妹妹。唉,这个“小捣蛋鬼”哟!大家想想看,这上面两段人物描写有什么不同吗?显然,…  相似文献   

16.
章学平 《考试周刊》2011,(72):75-75
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早就告诫同行:"一定要把学生教活。"语言学家吕叔湘撰文《关键在于一个"活"字》,指出:"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应该是飞扬着激情,燃烧着思想,闪烁着智慧,充满着朝气。学生登堂入室,敞开心扉,畅所欲言,  相似文献   

17.
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具有对新鲜事物好奇,但也容易产生厌倦的特点。那么如何让学生轻松地识记拼音字母呢,那我们老师就要设计出有趣的,吸引学生的教学过程出来。让拼音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  相似文献   

18.
高小玉 《学语文》2010,(3):52-52
如何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学的自觉实践,实现教学和谐,让课堂中时时涌动生命的活力呢?笔者在语文教学中,积极尝试转变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活起来。让语文学习充满无穷的魅力,取得了一点效果。  相似文献   

19.
郭秀环 《现代教育》2012,(Z1):112-113
优异的语文成绩、较高的语文素养、较强的语文能力,是学生自愿去学语文,主动地去阅读作品,喜欢去思考钻研探究,迫不及待地表述倾诉自己的见解、见闻、感受而来的。让学生融进课堂,让学生主动思考,让学生学会合作交流,让学生学会运用,把语文的魅力充分展现到学习中来,让我们的语文课活起来、动起来,语文教学才算是达到了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运用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真正的爱上语文。  相似文献   

20.
艺术创作的特征是“源于生活,超越于生活”,这也正是许多艺术作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艺术魅力经久不衰的奥秘.数学教学与艺术创作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很多知识是较为固定的,即我们常说的比较“死”.数学教学中,如何将“死”的知识变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是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