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教学目标】1.以“爸爸的作用”为例,学习选择合适的事例抒发情感。2.边学习边赏析,能运用多种抒情方法,写出真情实感。【教学流程】一.设实境,激真情1.父爱如山,爸爸是家庭中的重要角色,但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疑惑爸爸去哪里了。有这么一则笑话:对于妈妈,我们说得最多的是:“妈,我的衣服在哪里?”“妈,晚饭吃什么?”“妈,去哪... 相似文献
2.
3.
课标要求习作应珍视个人独特感受。情感,是习作的灵魂。如何引导学生在习作中自然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是习作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本教学设计借助思维导图及例文,形象建构习作框架,明晰“融情于景”“融情于事”“融情于心”三融之法,让学生在已有写事能力的基础上,运用方法,更自然地用文字表达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4.
“习作内容”如果问到同学们都会做些什么,大家会不假思索地回答,会画画、画游泳、会滑冰、会照相、会做饭、会干农活……回忆一下,这些本领是怎么学会的,在学习本领的过程中,有哪些趣事,有什么体会。选一样写下来。写的时候,要把由不会到学会的过程写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中作文难教,学生习作难字当头,需要教师积极进行探寻和尝试,尽可能改变这一现状。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日积月累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从模仿到创新的过程。“以读导写,读写共生”能够较好地处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是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教师可通过“立足精读课文,学习写法;依托习作例文,提炼中心;构思单元习作,循序渐进;课堂交流点评,总结提升”四个策略进行习作单元教学,以使学生的作文水平更上一层台阶。 相似文献
6.
朱兴华 《教学月刊(中学下旬版)》2022,(3)
审题要点分析生活中总有各种酸甜苦辣的经历,同学们自然也有喜怒哀乐的情感体验。在习作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可以让文章增强感染力。一、选择印象深刻的内容印象深刻,是抒发真情实感的前提条件。因为印象深刻的内容,能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7.
8.
9.
潘健 《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22,(21):71-72
习作例文是习作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想象”习作单元的习作例文教学,本文从选材典范、儿童视角、个性表达等方面解读习作例文的价值定位,并从聚焦写作要素、搭建写作支架、把握教学时机等层面探寻习作例文的教学路径。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习作”。
【教学目标】
1.学生挑选学习本领过程中感触最深的,最有趣的情境再现出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1.
12.
本设计把习作指导渗透在作前谈话、作后点评之中,通过多种形式引发学生情感兴奋,开启学生心扉,引吐内心真情,把课堂当做一种情感体验与交流的场所,把习作当做情感倾诉与交流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人工智能为作文教学带来了新的契机。人工智能可根据单元要素和习作要求进行语义分析,对学生习作进行诊断,针对学生全体和个体找出共性和个性化问题,有助于教师抓住写作的要点和难点,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深刻体会,生发表达,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智能诊断更好地形成过程性评价,实现“教—学—评”一体化。 相似文献
14.
15.
陈曦 《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7,(9):59-60
“变化”是北师大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主题内容,围绕这个主题进行习作训练,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变化,记录身边的变化,进而激发学生更好地融人社会,关心社会的发展,培养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了突破“写具体、表真情”的难点,避免习作空洞、缺乏真情实感,课前让学生通过“探寻成长足迹”“搜集成长资料”等实践活动,积累写作素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新课程标准》)而现实的作文教学中,学生作文常常会无病呻吟。语言干瘪,缺乏真情。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真情习作,一直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难点。近几年,我在习作教学中巧用电教媒体,诱导学生进行真情习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18.
对小学生,特别是低中学段的小学生来说,写作时首先感到困难的是没有内容可写,其次是有了内容,拿起笔来又不知道如何下手,满肚子的话倒不出来。造成这些困难的主要原因,一是学生不善于在生活中捕捉写作的素材。二是学生没有掌握写作的方法。因此,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必须要从内容人手,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同时,对写作方法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