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小学阶段的数学,是学生建构数学学科知识体系的支点,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新课标"提出的教育游戏是一种创新性的教学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倡教育游戏的教育方式,可以把硬性的数学变得通俗化,有利于学生在游戏中自主发现、自我成长并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2.
江宇航 《家长》2023,(30):7-9
<正>《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应多感官并用,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思考。不难理解,课程标准的要求反映了在当前的生活数学教学中,要利用恰当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在深入的学习中获得更加丰富的数学知识以及活动经验。在这种情况下,游戏化教学作为一种契合数学学科特点以及培智学校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模式,其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换言之,游戏化教学是指将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规律作为出发点,以游戏活动为载体,帮助学生在游戏中实现知识建构以及学习体验优化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3.
<正>学习不是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利用智慧课堂创设数学游戏展开教学,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利用游戏活动可以促使儿童建构其正确的数学概念”,因为游戏是学生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将数学教学游戏化,其形式雅趣娱人、情节生动引人、过程探索迷人、内容丰富育人,这无疑是一种减负增效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对于众多小学生而言,数学学科是一门让人头疼的学科,不仅仅在于数学学科的深奥难懂,更主要在于数学内容的抽象。教师们也试图对小学数学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增加数学学科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学习效率。在这种背景下,在建构游戏中渗透数学教育成为小学数学教学发展的新方向。如何在建构游戏中渗透数学教育呢?笔者有如下教学体会。一、在建构游戏中培养学生的数学  相似文献   

5.
游戏化教学是在游戏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的教学行为。设计有趣、有序、有效、有得的数学游戏,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建构知识体系,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实现学生数学学习的多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们今天所要讨论的话题,是如何设计好一堂中职数学课。首先,要有与中职学生实际知识水平相符的正确数学教学思想。即真正好的课堂教学设计,不仅要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而且是要让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系统,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其次,要注重让学生把数学看作游戏活动,以游戏方式来进行数学思维活动的训练,这样的教学设计才能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  相似文献   

7.
学习是学习者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把游戏引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能很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使他们在游戏活动中学会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合作,培养他们的数学运用能力和合作竞争意识。同时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8.
数学游戏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游戏作为数学知识的一种载体,兼具知识性、趣味性和娱乐性,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数学游戏,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知识,获得数学思想。本文从什么是数学游戏、数学游戏对数学课堂的作用、选用标准以及初中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引入数学游戏和收获体会等几方面等方面进行充分地阐述,结合若干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提出合理运用集数学和游戏于一体的数学游戏,挖掘和发挥数学游戏的作用,对优化数学教学和推进课程改革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数学游戏,就是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运用游戏的形式,寓数学知识、技能、经验和思想于活动之中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方式,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寓教于乐,潜移默化,既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丰富数学活动经验,又能提升他们的数学思维水平,增强其数学应用意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学习内容,有机地借助游戏活动展开教学。1.通过数学游戏,建构数学知识,丰富活动经验。在数学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教师不应仅仅讲授知识,而应更多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  相似文献   

10.
建构性数学思维方式的具体表现形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知建构论要求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建构性数学思维方式,数学的史学形态是建构性思维方式的渊源。建构性思维方式的具体表现形式包括:求真性思维方式、模式化思维方式、审美性思维方式、对极性思维方式、拓广式思维方式、同构性思维方式、整体性思维方式和变异性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1.
方叶强 《贵州教育》2010,(17):28-29
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学生总以一种自己特定的方式建构新知。教师要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自主学习数学,学生才能深刻地触摸数学的本质,进而有效建构新知。而现在的许多数学课堂上,恰恰忽略了学生的数学经验背景,让数学教学游离于学生的数学经验之外,导致课堂教学的低效。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原有的数学经验,把教学过程看成是与学生经验交流的过程,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经验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12.
吴伟锋 《现代教学》2010,(12):61-61
一代数学大师陈省身在2002年国际数学大会上曾为青少年数学爱好者题词:“数学好玩”。正是这四个字促使陈省身先生成为一代数学大师。游戏可使学生轻松、愉快、有效地掌握知识,也可发展学生的灵敏性、自制能力、组织能力以及良好的情绪品质。我们有必要通过游戏帮助儿童建构数学经验。  相似文献   

13.
幼儿的数学经验是其数学认知的基础.建构游戏的环境、内容、评价中都蕴含着丰富的数学元素.教师应重视建构游戏在幼儿数学学习中的作用,善于发现建构游戏中蕴含的数学元素,灵活渗透数学教育内容,创设有层次的环境,适时介入,支持幼儿获得数学经验.文章还从数学语言的运用等角度,为教师有效指导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小学数学教学逐渐向素质化方向发展,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新课改,为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数学游戏是一种新型的课堂教育方式,受到了广泛的欢迎.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数学游戏并未达到理想的效果.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小学低年级数学游戏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内涵,提出了小学低年级数学游戏教学策略,即明确游戏教学目标,增强游戏实效;自主创新数学游戏,激发学生兴趣;使游戏合理简洁化,提升小学生参与度,希望能对提升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质量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发展学生高阶思维是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必然追求,数学游戏教学能够很好地促进高阶思维发展。在数学游戏教学中,教师要精准理解,寻找思维支点、问题建构,扩大思维空间、迁移运用,拓展思维深度。以思维为突破口,让学生在游戏中活跃思维、抽象思维、提升思维,实现真正的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16.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游戏,无疑是儿童最喜欢、最愿意参与的一种活动.数学游戏以其雅趣的形式“娱人”,以其丰富的内容“引人”,以其无穷的奥秘“迷人”,以其潜在的功能“育人”.古往今来,数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都已证明游戏对于数学学习有极大的价值.数学和游戏的关系源远流长,在还没有“数学”这个概念时,数学知识就广泛存在于各种游戏中,随着游戏的发展数学也随之发展,因此,也可以说,游戏是数学发展的动力之一.皮亚杰在20世纪提倡的建构学习心理学中,已深刻地利用游戏活动使儿童内化建构其正确的数学概念.我国著名数学大师陈省身教授在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提出了“数学好玩”的理念,给人以很大的启迪.  相似文献   

17.
高效的数学学习得以发生的前提是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需要。要引发数学学习的内在需要,必先让学生产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与动机。游戏的魅力是巨大的,是不可抗拒、不可阻挡的。在游戏中,学生除了学到数学知识外,还体验到数学思维的方式、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调动他们喜欢数学的积极情绪。游戏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之花悄然绽放。  相似文献   

18.
以“生活”为支点,可以很好地撬动数学课堂,让数学课堂展现出趣味性、真实性、生动性和高效性,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研究者要对建构高效数学课堂进行探索,挖掘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利用现实生活为学生建构一个熟悉的学习环境。要通过创造生活情境、生活问题、动手实践和生活游戏来展示数学教学的探究性、趣味性、生动性、真实性,以期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科学地确定教学活动的载体,有效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式,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综合素养,为实现有效教学搭建平台。一、在游戏中提高学习兴趣低年级学生好玩、好动、天真活泼,游戏式教学是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教师可以把枯燥的数学游戏、竞赛活动巧  相似文献   

20.
数学游戏对儿童数学素养习得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科学设置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课堂注意力和数学生活能力、运算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