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课堂改革的主要任务。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性;提供机会,让学生充分从事探索活动;适当引导,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发现。下面,以教学“圆锥体积的计算”为例,谈谈我的做法。  相似文献   

2.
一、让学生从生活实例中发现数学问题   教学中,利用学生身边真实的、有意义的事例,引导学生从中发现数学问题,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愿望。例如,在“求平均数”的教学中,通过学生熟悉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1.创设情境,激活思维。出示甲、乙两组同学一次数学竞赛的成绩统计表: 组员编号123456成绩(分)967086738489 组员编号12345成绩(分)9593659062   你认为哪个组成绩好一些 ?学生会发表各种意见,如 90分以上的人数多的组成绩好;得分没有 70分以…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教学,从长远目标来看,真正重要的不是让学生记住数学结果,而是让学生发现知识的关键之处。这样的教学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创造,真正地让学生主动参与,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他们的思维。怎样才能让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呢?一、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力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对问题积极思考的能动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把学习知识变为不断再创造的过程,激发他们用已经学到的知识来修正先有的观念和看法,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由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学过程中教师的…  相似文献   

4.
教师在课堂上要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尤为重要。《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从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出发,让学生经历举例、发现、验证、调整、结论等一系列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提升其学习力,让数学学习真实高效。  相似文献   

5.
建构主义教学要求为学习者设计真实的任务情境,支持他们对整个问题或任务的自主权,设计支持和激发他们思维的学习环境,提供机会让他们能够对所学内容和过程进行反思。同时强调建立学习共同体,鼓励学习者之间的相互协商。1.质疑数学教育。走进数学课堂,我们会发现知识是数学教育的基础,在我们的课堂中,统治教师和学生活动的是概念、规则、  相似文献   

6.
让小学数学课堂充盈生活气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学数学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真实生活、情意世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自信。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让数学教学走进学生生活,在生活中寻找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让学生在“做”中发现、“做”中感悟、  相似文献   

7.
刘利平 《陕西教育》2010,(7):120-120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游戏教学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日渐成熟.它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而且能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很好地利用游戏教学.会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数学学科的学习中愉快地探索和发现.让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8.
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教学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通过活动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体验现实的社会生活,通过身临其境来获得关于实际的真实情感,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驱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促进学生参与学习,主动学习。如在“面积大小的比较”教学时,师先让学生从准备的学具中找出两个大小不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师问:“大家动手操作一下,用哪些方法可以比较出它们的面积大小?”学生四人一组协作探讨,用自备的直…  相似文献   

9.
管素敏 《教学随笔》2007,(4):13-13,8
教学目标: 1.通过放筷子的真实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存在于生活中,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一、创设体验数学的情境 “体验数学”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要求,即让学生经历数学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而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经历这种再创造或再发现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在体验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唤起探索与创造的快乐,激发认知兴趣和学习动机,能展现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数学教材中的情景图,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还能让学生从具体、真实的情境中掌握数学知识,感受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教师要对情境图进行适当的调整,让学生分层次去学习和感受知识,经历“发现─验证─拓展”的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数学教材中的情景图,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还能让学生从具体、真实的情境中掌握数学知识,感受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教师要对情境图进行适当的调整,让学生分层次去学习和感受知识,经历“发现─验证─拓展”的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当地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和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学数学,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唤起学生的心灵共鸣,获得真实体验,变得乐学、爱学。其中,让情境体验走进牧区学生的课堂尤为必要。我在数学教学中做了大量尝试,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学习数学,享受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14.
田莉莎 《云南教育》2005,(14):14-15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数学课堂需要真实的、富有实效的学习活动。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帮助他们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怎样才能实现数学课堂有效的学习活动呢?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以充实、有效的数学活动为载体,让学生探究、掌握数学内容,体验、领悟数学思想与方法,发展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我在工作实践、学习中,有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5.
一、让学生感受数学从生活中来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数学从生活中来,学生学起来感到亲切、自然、真实,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乐趣,为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新一轮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其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在新知识教学之初,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用关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喜爱数学,巧妙创设情境能有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效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设置多样化、多层次的练习让学生做,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习兴趣,发展逻辑思维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重视实践活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预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参与,积极思维;要创设探究的情境,让学生在成功的探究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有效地结合建构主义理论和自主学习理论,创设特定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自主探索学习以及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提高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王晖 《天津教育》2009,(7):23-23
小学数学是基础学科,小学数学教学应该为小学生的长远发展服务。小学数学要教会学生怎样与人合作,怎样在小组内表达自己的见解,怎样发现、分析、解决问题,怎样进行分类,怎样从多个现象中归纳出共同的特点……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与人相处等,都是新课程标;隹中数学教学的目标所在。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在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美、欣赏数学美,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数学教学过程中不可忽略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