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中西方文化在舞蹈、诗歌、绘画、建筑、书法等方面的差异性的比较分析 ,归纳出中国文化中存在的封闭保守因素 ,并探讨了这种封闭性因素产生的文化背景 ,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没有文化的现代化,不可能算是成功的现代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离不开用中国的特色文化作为指导。中国文化现代化的首要问题是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作用是无可置疑的。  相似文献   

3.
纵观中国艺术发展史,可以看到,作为民族文化精髓的“和合”文化在不同阶段的作品中都得到了体现.但是,现代以来科学的傲慢,加上消费主义的物化浪潮,使得人性在现代性社会中,遭遇零散化、空洞化、幽暗化甚至游戏化,问题多多,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是一种掠夺、占有,在艺术接受方面人们忽视了经典文本所体现的“和合”文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重新审视中国传统和合文化中的生态思想就显得尤为重要.此文在现代性视阈下从生命意识、人本意识和自然意识三个方面切入问题的实质加以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文化对教育思想的现代化有着积极的影响 ,同时也存在着负面影响。我们必须抛弃传统文化中陈旧落后、阻碍现代化建设和现代教育发展的负面因素 ,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符合现代化建设的合理优秀成分 ,树立新型的现代教育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理论所要回答的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如何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此,邓小平提出富强、民主、文明是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标;改革开放,加快发展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途径;科技和教育是推动现代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6.
7.
8.
中国传统文化既是党的思想建设的历史前提,也是党的思想建设的现实基础。新的历史时期,要搞好党的思想建设,一方面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另一方面必须设法消除落后的传统文化,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大多数学校热衷于谋求硬件建设和规模扩大,注重的是外部的输血、投资,忽略了内在的造血机制的创立和传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忽视了学校文化的构建。一部分有识之士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这一问题,认为学校必须尽陕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学校核心竞争力包括学习力、文化力、创新力、领导力。而文化力是学校现代化建设和迈向一流目标的基础和前提。如何构建学校文化力。对于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加快学校发展,促进学校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是在中国传统化的基础之上和在西方化的影响之下进行的。正确地认识和处理现代化与中西化之间的关系,对于顺利推进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在日本传统化中,以及在其现代化进程中,都一直存在着反现代化思想。在特定情况下,这种反现代思想以法西斯主义的形式表现出来。日本法西斯主义并不是资本主义固有矛盾所致的经济危机的必然结果,而是反现代思想在现代化过程中的极端表现,是日本现代化进程的挫折和倒退。  相似文献   

12.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就是管理文化,大到整个社会,小到一个班级、家庭、规诚、训示总是以其精练、哲美的语言来实现思想凝聚、关系和谐、性情陶冶、价值引导的化人效果。  相似文献   

13.
学术界关于什么是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的标准是什么,为什么要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如何构建和谐社会等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形成了许多共识。值得注意的是,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是立足于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基本现实国情,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因此,和谐社会的构建无疑受到我国历史文化的影响和制约,我国的历史文化对于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为此,我们组织这组笔谈,从不同角度阐述从传统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人们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时代与政策变迁、观念与思想整合以及家国情怀与文化传承转换同构的演化视野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形成了双向奔赴的互动关系。基于中华文明的统一性、连续性、包容性建构身份认同、唤醒集体记忆、拓展育情场域,从而多维度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二者的高度统一。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统智慧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实践需求结合起来,以“协和万邦”理念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体系;以“家国同构”情怀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史料体系;以“重德贵和”传统重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体系,从历史文化的元素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6.
17.
《小学语文》2008,(4):64-64
《中国教育报》2008年1月3日以“王登峰:一位执著的传统文化复兴者”为标题刊发了一组文章。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IL京大学教授王登峰在文章中说,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热的出现与我们对传统文化的长期疏离有关。在面对外来文化时,我们要坚守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坚守对自己文化的信心,对自己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相似文献   

18.
新加坡被称为“兼存东西方、汇合百家文、流传千国语、容纳万种宗教”的多元文化国家。在40多年的时间里,从一个资源匮乏、政治动荡、种族纷争的岛国,发展成为一个政通人和、安宁富有的花园式国家。其迅速崛起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在现代化进程中既注意吸纳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又十分注重伦理道德尤其是儒家伦理道德建设,较为成功地解决了各种族固有的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分歧以及传统道德与现代化建设的矛盾,  相似文献   

19.
祖先留下了丰富的精神文化遗产,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它们发挥着重要的历史作用,对当今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将其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并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不断完善为我们所用.本文先简述“天人合一”、“民贵君轻”、“安贫乐道”三则古代思想,然后针对三则思想依次提出其对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民生保障建设的启示及当今社会下竞争机制的反思.  相似文献   

20.
思茅是一个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各世居少数民族都形成了极具民族特点的思想文化和精神民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 ,要促进各世居少数民族的进步、发展、繁荣 ,就必须对少数民族传统思想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与改革和创新进行理性的思考和研究 ,使之具有时代的特征 ,进而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