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一、新理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认识钟表”第一课时“小明的一天”,是在学生掌握10以内数的认读、位置、顺序和分类等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认识钟表”是今后学习“时、分、秒”的基础,而整时和半点的认读又是重点,教学可设计如下四个层次:(1)交流经验,初步感知;(2)自主探索,讨论总结;(3)巩固升华,自我评价;(4)开放题。这四个层次是按照“…  相似文献   

2.
不久前刚听过一节“秒的认识”的课,以下片断引起我的思考。教学片断师:我们请3个同学跳绳,再请3个同学来拍球。其他同学可以写字、做口算,等等,看看一分钟到底能做多少事。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生物体的细胞利用氧气分解有机物,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这一呼吸作用的重要概念为例,介绍如何通过丰富的、有代表性的事实材料让学生感知体验展现概念,并通过事实抽象出生物学重要概念,促进概念理解。  相似文献   

4.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这充分阐明了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的必要性。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际活动中,思维不断被激活,各种感官不断被调动,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取长补短。我们应放开学生的手脚,放飞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在课堂上手常动、脑常思、口常开。为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张扬,潜能得到释放,请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快乐吧!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三年级上册第59-60页.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1)在观察和体验的过程中内耋建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等于60秒。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9~61页,练习十四第1题。教学目标:1.通过直观观察、分析比较、活动体验等方法,使学生建立秒的概念,探究分与秒的关系,知道时间单位“秒”和1分=60秒。  相似文献   

7.
量感是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具身体验要求教师在量感教学中积极调动学生身体的各项感官,借助身边熟悉的场景,让学生建立丰富的单位表象,逐步形成清晰的量感。教师在提升自身量感、培养意识的基础上,通过具身体验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在丰富具身体验中促成量感的生根、发芽和结果,进而为学生抽象能力及应用意识的形成创造经验基础。  相似文献   

8.
在计量单位的教学中,为了丰富学生体验,实践活动的时间可以因内容而灵活安排。除了依据教材的顺序把实践活动安排在新课后之外,还可以将实践活动分别置于新课前、新课中,或是将三者结合。新课前安排是为了初步感知,增加体验,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新课中安排是为了准确感知,丰富体验,帮助学生形成表象;新课后安排是为了强化感知,巩固表象,提升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作者结合教学实践与研究,得出:"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影响数学课堂有效体验的两个重要因素。为此,本文着重阐述创设体验情境,从而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价值体悟是通过情感、认知、行动等多元体验方式实现学生领悟的一种教学策略。传统课堂知识直输多、具身性弱、缺乏价值内化,不利于实现思政课知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价值体悟课堂教学策略,通过改变课堂生态、丰富课堂内涵,引导学生知行合一,切实发挥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课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概念教学中,我们要精心改造已有经验,让概念从粗糙走向细腻;适时进行抽象概括,让概念从朴素走向精致;多形式应用体验概念,让概念从浅显走向深入。利用学生经验,是概念学习的起点;丰富学生体验,是概念形成的必经之路。在概念教学中,我们要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充分提供各种机会,让孩子在各种活动中增强对概念本质的体验,从而促进概念的学习。  相似文献   

12.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四基概念:即让学生能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而课程不仅仅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根据《新课标》的相关表述,我们可以知道,秒的认识不应该仅仅只是知识层面上习得相关的时间概念,知道不同的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如,1分=60秒,1时=60分,更加应该是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时间感。下面就两位老师的教  相似文献   

13.
生物学重要概念的建构包括对概念的认知和深层发展,需要教师在对概念建构所需的次位概念和支持概念的事实性知识准确定位的基础上,设置适当的活动情境和问题情境,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建构概念,实现思维能力的发展,形成生物学科素养。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感受美、体验美并引导学生用最原生态的感官体验的方式直观地领略文本的美。在这样一个感官体验的过程中,构建了一个画面,还原文本情景,营造了一种“情感共振”,达到融“我”入景的艺术境界,达到主客观的沟通与默契,从而实现较好的美学体验。  相似文献   

15.
发展小学生的空间观念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的十大核心素养之一。教学中,教师立足实践体验,为学生探究数学本质创设富有智慧的学习情境,以便为教学注入丰富动力。文章以“垂线的认识”的教学为例,让学生积极地投入摆一摆、比一比、议一议、想一想等真实的学习活动中,以发展自身的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16.
杨杰军 《广西教育》2007,(9A):32-32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应用过程。获得对数学的理解。学生的学习并不是简单地通过信息传递获得信息输入就能完成的,因为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会对学习活动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教师“告诉”,而是实实在在的学生“体验”与“积淀”的过程。没有体验,知识和经验就不能内化;没有体验,也就没有自主、合作和创新。因此。“让学生体验数学”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最重要的过程性目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辛霞  姜媛 《辽宁教育》2004,(1):113-114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64页及练习十七中的有关习题.  相似文献   

18.
直观想象素养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观想象素养对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等发挥着重要作用.立体几何是培养学生直观想象素养的重要载体,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运用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辨论证等方法领悟空间观念与图形性质,培养学生利用图形和空间观念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为学生量身定制符合认知水平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多感官参与实践活动,在丰富的具身体验中发展空间想象能力,切实将培养学生直观想象素养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物教学》2019,(12):56-57
以"饮食与营养"一节为例,结合生活实际以及情境问题等进行体验教学,引导学生采用向自主体验、主动探究学习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