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任勇 《福建教育》2023,(11):16-17
<正>“没有分数过不了今天,仅有分数过不了明天”,为了能“过得了”明天,我们还要什么?有人说,“最好的教育不是考第一,能力比分数更重要”,这句话值得校长们思考,值得我们来探讨一下学生的能力培养问题。一、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1.“双基”的狭义理解和广义理解。“双基”中的“基本技能”,是否包括“能力”?狭义的“双基”,仅仅指基本知识的记忆和掌握,  相似文献   

2.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39、40页。【教学过程】一、多元感知,建立概念1.自主提问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新朋友——周长。关于周长,你有什么数学问题?预设:什么是周长?哪里有周长?周长有什么用?2.激活经验师:认真观察这位新朋友,它的第一个字“周”指的是什么?“长”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周长”?预设:“周”指的是一周,“长”是长度,“周长”就是一周的长度。  相似文献   

3.
<正>教学时如何在“拼角”中凸显“有理、有序地思考”呢,可以通过以下活动设计,加深学生对直角、锐角、钝角之间关系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活动前,有效地提问,让学生理清思路观察:观察三角尺,你能介绍一副三角尺吗?都有哪些角?什么是“拼角”。理解:学生回顾三角尺中的各个角,理解“拼角”的含义。  相似文献   

4.
古希腊的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被填充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点燃的“火把”。新课改为教师的教学创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那么,在从“单纯地教”到“人格的塑造”、从“灌输现成知识”到“共同建构”、从“标准答案”到“合作探求新知”的转变中.我们是否思考过:学生需要什么?喜欢什么?你给学生带去什么?如何用新理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需求、知识经验点燃学生这把火.使数学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5.
<正>写作是中学语文教学的痛点。很多学生谈“写”色变,视若畏途,那么学生害怕写不会写的原因是什么呢?首先,积累太少,胸中空洞,自然言之无物;其次,有所积累,但不会调用,阅读和写作是割裂的,从“学”到“会”再到“用”的建构环节没有落地;最后,对生活缺少观察、思考、分析、判断,思考力不足,认知水平有限。这些问题并不是我们单纯地训练作文技巧所能解决的,写作教学的“根”主要是学生感悟生活、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认知水平和思维素养,只有这个“根系”强壮发达了,学生才有话可说,有表达的愿望和内驱力。  相似文献   

6.
在“一课三教”、“磨课”等园本教研过程中,我们发现。老师们围绕的讨论重点不外乎两个——“本次活动有何不足?”、“下次活动作何改进?”可如此“研磨”出来的课。结果仍给人“意犹未尽”之感。究其原因,这种是什么——怎么办的线性思考。多是解决教的问题。从幼儿的学法角度思考得较少。更何况一起参与研讨的教师。无论知识背景、教学意愿、行为策略、教学理念等各不相同,在各执己见的讨论中。对执教者的教学改进缺乏一种思想上和行动上的集体支持。因此。无论上课者还是听课者都有“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感觉。  相似文献   

7.
(一)观察葡萄藤初春,校园已是万物争春,百花初绽了。校园图书馆前的人行长廊上,一根根葡萄藤静静地卧在长廊的藤架上,藤节处还看不到一丝的绿意。上课铃响了。我站在讲台前说:“同学们,你们天天从图书馆前走过,在那里看见过什么景物呢?”话音刚落,同学们就叽叽喳喳地谈论起来。“有大型宣传画。”“有人行走廊。”“有葡萄藤。”“有蘑菇亭。”“对,同学们看到的确实都存在。但在这些景物中,哪个曾令你驻足思考,感悟生活呢?”这一问,同学们一时感到无话可说。“既然没有景物令你感悟过,那我们就到实地去观察一番。”我和同…  相似文献   

8.
王佳圆 《教育》2024,(2):82-84
<正>老师们都知道“美丽的街心花园”是大班“有用的植物”分主题下的一个素材点,你的孩子有没有画过街心花园?你的孩子有没有合作画过街心花园?又或者不只是画?一个小小的街心花园,到底可以包含些什么?在一次次大胆的尝试后,我愿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些我的所思所想。  相似文献   

9.
2013年高考结束了,但是我们的教学却是在不断地继续,面对新的学生,我们会不断思考:“上一轮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借鉴、什么好的经验可以传承、什么教训可以吸取,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0.
对高中历史教学的点滴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历史教学的真谛是什么?高中历史教学怎样才能跟上高考改革的步伐?历史教师怎样才能走出历史教学的困境?诸如此类扰人心绪的难题时常经意不经意地萦绕在我的脑际。我曾力图使自己的思考和实践有一种新的风格、新的气象.遗憾的是,我至今尚未实现自己的初衷。形势逼人,时不我待。横亘在我们面前的“高考厚墙”不时提醒我们:关于高中历史教学问题.无论是对过去的检视,还是对现实的认识和对未来的展望。都需要有新的思考。或者更确切地说,这种新的思考早就开始了,不过于今更为迫切罢了。多年来,人们已形成品评高考试卷的习惯,毁…  相似文献   

11.
杨银萍 《教师》2010,(27):74-74
一、思考前不久南通市有效教学现场会在江苏省南通市刘桥小学轰轰烈烈地召开,我们都在思考什么才是有效的教学,怎么才能做到有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标准是指导行为的准则,但是俗语有云,“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怎样在我们的教学中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之间平衡的砝码呢?  相似文献   

12.
陆克俭 《早期教育》2006,(10):14-15
在多年的教学与指导工作的过程中,不断有人问我:现在的教学研究应该搞些什么?怎样才能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怎样才能把教学研究搞得有声有色、久盛不衰?搞哪些教研活动才能实实在在地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由此看来,虽然大家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研究,但是要做得有乐趣、有长进、有成效,并不容易。对此,笔根据自己多年来的实践经历和感悟,从“研究型教师”的心理品质培养与教学研究的“运行机制”两个方面,向热衷于幼儿园教学研究的同行们,介绍一些自己的经验与思考。  相似文献   

13.
<正>你有没有吃过蒲公英?我没有。你有没有吹落蒲公英的种子,然后许下一个愿望呢?我有过。“该出发啦,雅典娜。”妈妈打开车门对我喊道。我边朝着人行道走,边晃了晃手里的书。她知道我不吃蒲公英的啊,为什么非得让我年年春天跟着一起去采蒲公英呢?唉,真是被迫“营业”的一天啊。“爸爸和奶奶都在等你呢。”妈妈说道。已经在前排坐好的爸爸和奶奶冲我微笑着,我则扭过头朝布丽吉招招手,她正从街道对面走来。她似乎有点好奇地看着我们一家,还好她没问我们要去哪儿。  相似文献   

14.
张婕 《福建教育》2022,(25):27-29
<正>我园近年来一直在探索生活化课程实施的相关问题。我们不断地关注儿童的生活,希望能够让课程真正“走进儿童的生活”。在初步建构生活化课程框架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思考的是:“儿童的生活中有什么,儿童需要什么?”“我们在听,可听到的是来自儿童内心的声音吗?”“我们在讨论,可话题是儿童生活真正需要的吗?”“我们课程实施途径有多种,可真正支持儿童更好地生活了吗?”同时我们也感受到:生活化课程就像一张开放的、未定型的、变化的网。  相似文献   

15.
<正>很早以前就有同事问我:“小李,你准备什么时候离开这所学校?”我不解地问:“干得好好的,为什么要走?”“你没听说过吗?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里是农村学校,没有年轻人会在这里久留的。”一晃12年过去了,我依旧在这所学校。曾经这样问我的老师早已退休,而我经历过迷茫、挫折后,最终找到了一种抱团取暖的成长方式。一切都开始有了新的转变,我的人生也有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刘文典是当年清华名教授,出语新奇怪异。他曾说过:“凡是别人说过的,我都不讲;凡是我讲的,别人都没有说过。”一次,有学生问道:“先生对写文章有何高见?”“问得好!”刘文典应声而答,然后朗声吐出五个字,“观世音菩萨。”众学子一听无不愕然,先生这不是答非所问?给我们念什么佛呀?  相似文献   

17.
一、走向“分享”的“期望” 在第六届全国幼儿园音乐教育观摩研讨会上。许多人都不约而同地开始思考这样一些问题:我为什么而来?我满意吗?我为什么满意?有没有一点儿什么遗憾?那遗憾又是什么呢……其中的小小遗憾主要聚焦在:怎样的研讨才更具有激励性和启发性呢?  相似文献   

18.
杨艳丽 《成才之路》2009,(10):33-34
三年级学生初写作文。往往产生畏难情绪。什么原因导致学生怕写作文。对写作文“提不起劲儿来?”这个问题不仅困扰了学生,也引起了我的思考:孩子的生活如此丰富多彩。为什么笔下的文章却桔涩无味?在教学中我发现。不同层次的学生写作文时,都会出现“无米难炊”——没东西写的情况。究其根源,是没有明确地指导学生清楚“都有什么可写!”我们都知道:“美是无所不在的,就看你有没有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因此,这两年我着重从培养学生观察力入手,注意开发学生写作的源泉。  相似文献   

19.
规定的背后     
<正>话题中教师提到了学生的疑问:对于偏斜的位置,为什么低年级要以东西开始命名,而到了高年级又以南北开始命名?其实对于这样的问题,在平时教学中,大部分教师没有仔细思考过,认为这就是规定。可是,为什么是这样“规定”的,而不是那样“规定”的?支撑这些规定背后的道理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20.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常常看到我们的学生被老师这样要求着:要发现自己的不足,吸取别人的优点,一定要“取长补短”(即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诚然,学习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我们如果反过来思考以下几个问题也许会有另一番结果:一定要取长补短吗?我们认为的“长处”和“短处”就一定是学生的“长短”和“短处”吗?即使取了别人的长处就一定能弥补自己的短处吗?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过程中自己会失去些什么?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得到的多还是失去的更多?脑科学和许多相关科学成果提供的证据表明,人的神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