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静冬 《新闻世界》2006,(10):18-20
60岁的林秀贞,是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南臣赞村的一位普通农村妇女。30年来,她义务赡养6位孤寡老人,资助14名贫困学子,抚养1名先天性心脏病弃婴,安排8名残疾人在自己的小型企业就业……她的义举感人至深。2005年她被评为“卓达杯感动河北十大人物”。今年2月,她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七一前夕,她又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编按]  相似文献   

2.
2007年,到蕲春县横车镇白石山村阅读43年村务档案成为党史专家、社会学者和新闻记者的热门。大家一个共同感受是,白石山村43年村务档案说的虽然是山村小事,但鲜活记录了党的三农政策演变的历史过程,不少小事看似平凡,但意义深远,让人恍若隔世。  相似文献   

3.
1903年5月14日清早,一个眉清目秀、透着灵气的小生命在鄂南咸宁马桥镇肖桥村力稼庄降生了。父母为她取名为“有生”,这个小孩儿就是日后闻名的钱瑛。钱瑛出生时,家境兴旺,在当地算是大户人家。钱瑛1岁时,钱家突遭厄运,家道中落。聪颖贤慧、秀丽端庄的钱瑛,很小的时候就帮着母亲彭氏做家务,母亲常常把她绣的围裙、手帕、绣鞋之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蕲春县横车镇白石山村在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建设得到全面发展,村党支部、村委会先后多次荣获“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省、市领导也多次对该村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尤其对该村完整翔实的档案资料大加赞赏。新华社湖北分社对白石山村开发利用档案资源服务基层组织建设、服务和谐乡村建设的经验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将他们的做法在《新华内参》予以刊载。  相似文献   

5.
左雪文 《新闻三昧》2005,(11):45-45
北京出版的某大报上以“100岁的黄耀芳——喜糁粥善饮酒爱看戏(寿星秘诀)”为题,报道了今年100岁的江苏如皋市如安镇周群村21组黄耀芳老人的健康长寿秘诀。中说,:“黄耀芳善饮白酒,在她年轻时娘家家境富裕,她就喜欢喝酒,一顿正常饮白酒总在半斤左右,年纪大后,酒量有所减少,现在每天中午饮一两多白酒,晚上不喝。人也吸烟,年轻时吸水烟,在她50岁左右时,她有了心口疼、筋骨疼的毛病.到医生那儿看病,泰兴广陵的一位医生叫她学抽烟,顺顺气,她就学会抽烟……”  相似文献   

6.
王增勤 《新闻世界》2005,(12):35-36
爱子落难,盲农妇请律师讨赔偿埋下大祸患 山东省菏泽市单县蔡堂镇苏双楼村,今年52岁的魏月莺可算是个响当当的人物,她一向心直口快,老爱干些“铲不平”的闲事儿,再加上与生俱来的大嗓门,大伙儿给她起了个稚号叫“魏大炮”。  相似文献   

7.
当已经12岁的女儿第一次开口叫“妈妈”时,安徽省无为县赫店镇五显村的丁秀芳不禁潸然泪下。由于一心想生儿子,丁秀芳在女儿出生后不久就将她送到了外婆家,从此没再过问。正是由于当地开展“关爱女孩行动”,使丁秀芳明白了生养女孩与男孩一样好,于是她接回了女儿,还专门为她准备了一个漂亮的小书房。自2003年“关爱女孩行动”在全国24个县进行试点以来,“关爱女孩”行动逐渐成为全国性行动。男女性别比正接近平衡在7月11日召开的全国关爱女孩行动电视电话会上,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主任张维庆说,2005年全国人口抽查数据显示,出生人口性别…  相似文献   

8.
上海电视台有个燕子姐姐——陈燕华;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有个梅梅姐姐。燕子姐姐经常在电视屏幕上和小观众见面,至于梅梅姐姐,由于广播没有图像,大多数小听众是“只闻其声,未见其人”。“梅梅”,既非乳名,也非昵称,而是真正的大名:姓梅名梅。二十四年前的一个冬天,梅家诞生了一个女娃。那正是梅花开放的季节,家长欣喜之余,就给她取了这个名字。现在,她刚越过二十四岁年龄线。梅花伴她诞生,她与梅花有缘哩!她来到新中国的大地上,还在幼年就喜欢唱歌跳舞,最爱唱的歌中就有一首叫《红梅赞》。她从小爱好文艺,这和日后成为电台的文艺编辑,不无关系。说起来还真有点童话色彩。她年龄二十四,工龄才五年,可参加电台的对少年儿童的演播“工作”竟有十几年的历史。那还是她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电  相似文献   

9.
从一名月薪2000多元的小职员,到拥有百万资产的优雅女老板,24岁的郝欣欣只用两年多时间,就完成了自己的华丽转身。这一切,只因她捕捉到了潜力巨大的“懒人商机”,在上海首开“懒人用品专卖店”!女孩经营的产品不仅时尚好玩,更能让使用节约大把时间,因此倍受惜时如金的都市白领们青睐。她是如何在帮大家“偷懒”的过程中,赚取滚滚财富的呢?[编按]  相似文献   

10.
我今年81岁,是兰溪市女埠街道金家村人。在我们金家村有一座化千庙,庙内化千大帝很受村民的敬仰。这座庙由金家、西垅、董店、桥下以及小麻车五村共有,同时也由五村轮值。轮值的意思就是五村每年轮流将化千大帝迎归祠堂敬仰祭拜,轮值者就叫做“当年”。因为小麻车村没有后人,所以就由金家村加值半年,称“月半年”。要祭拜就要用到祭品,这个祭品就是粮食砌。  相似文献   

11.
高翔走红“夜沙龙”臧瑾有一次,高翔和我来出租车去办事。下车时,司机兴奋他说:“你是高翔吧?我不收钱了。”十九岁的高翔独自一人,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县城来到省城,一年后她成了省城家喻户晓的电视明星。她每晚准时出现在一家经济电视台的“夜沙龙”节目里,团团的...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2005年3月,一个乍暖还寒的早晨,滕州市档案局(馆)接待了一个六十多岁的农妇和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听农妇介绍:她叫刘贵兰,是木石镇沂南村村民。她父亲刘旺才在1956年“二次土改”时被划为“漏网地主”,在1968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去世。她有两个儿子, 大儿子高扬,因家庭成份是地主,始终没有说上媳妇,到现在还是光棍一个。跟她来的这一个是小儿子高明,他的命比他哥好,赶上了党的改革开放好政策“不唯成份论”,  相似文献   

13.
她,自幼丧失双亲、44岁丧子、50岁患乳腺癌。然而,坚强的她没有被击垮。她依靠延续别人孩子的生命体味着做母亲的快乐,实现自身的价值。她,身上有多项荣誉:邯郸市劳动模范、市优秀共产党员: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河北省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她就是河北邯郸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主任谭秀玲。她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自己的格言:“新生儿科是我生命的绿洲.在这里耕耘希望。收获理想。”这里,我们追踪《邯郸日报》发现、报道这个典型人物的足迹。[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口香糖     
同事有个小女儿,刚上小学3年级。一天她捧着本《脑筋急转弯》,给爸爸妈妈出了一道智力题:“什么东西刚开始是硬的,用完以后就会软下来?”接着她又补充了一句:“不要想歪了!”——这也是书上的原话。不料孩子她爸过于敏感,听后勃然大怒,一把抢过书来撕个粉碎,还教训了女儿一顿。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社会处境的再现:一个弱势群体的媒体投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10月2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重庆视察路过云阳县龙泉村时,农妇熊德明“向总理说了实话”,反映她丈夫的2300元工钱被拖欠。温家宝当即指示地方政府要解决好拖欠民工工资问题,六个小时之内她就拿到了拖欠的工钱。这起事件将“总理”、“农民工”和“工资拖欠”三个关键词以相当富  相似文献   

16.
记者在河北一些农村采访时发现,旧社会曾风行一时的“巫婆”“仙姑”正在沉渣泛起,他们钻农村医疗条件差而农民没钱进大医院的空子,打起“救死扶伤”的幌子,不少农民沉迷其中,有病不进医院进佛堂,“大仙”们借机敛财,危害严重。一村一“小仙”,五村一“大仙”在河北安新、徐水、容城等县采访时,听当地许多农民说,已经消失多年的“巫婆”“仙姑”等如今又活跃起来,而且队伍不断壮大,几乎是一村一“小仙”,五村一“大仙”。安新县大张庄村一位姓孙的大娘说,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几乎家家办佛堂烧香、“修好”,而能给人看病的也就…  相似文献   

17.
1963年10月10日梅艳芳出生在香港一个单亲家庭,因家境贫寒4岁半她就开始在酒廓歌厅“走台”唱歌。1982年梅艳芳参加电视台第一届“新秀歌唱比赛”并获得冠军.从此她的命运开始改变,当时她刚满19岁.  相似文献   

18.
任婧 《兰台世界》2022,(6):9-10
<正>她是从辽宁凌源走出的现代“花木兰”,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唯一的一位女特等战斗英雄,她是电影《战火中的青春》主人公“高山”的原型,她是“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她就是拥有传奇人生的巾帼女杰郭俊卿。女扮男装入军营郭俊卿,1930年出生在热河省凌源县(今辽宁省凌源市)北店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7岁那年的夏天,青龙河水泛滥,郭家赖以生存的几亩薄田和房屋悉数被冲毁。万般无奈之下,郭父带领全家老小北上逃荒,  相似文献   

19.
1989年10月,河北省涞源县桃木疙瘩小学的11名失学少年,每人拿到一张《资助就读证》。他们,就是中国“希望工程”的第一批受益者。 6年多过去了,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及省级“希望工程”实施机构累计接受海内外捐款人民币6.92亿元,救助因家庭贫困而失学或入学困难的小学生125万多名,资助建设希望小学2074所。还表彰了2000多名贫困地区优秀乡村教师,并建立了“希望工程”全国教师培训基地,对希望小学的教师进行培训。“希望”的星星之火,正以熊熊之势燎原。  相似文献   

20.
正当媒体广泛报道“好军嫂”韩素云的时候,笔者在北京图书馆邂逅一位德国专家。他不解地问:“‘好军嫂’真是了不起!可是这么好的人,你们为什么让她吃那么多苦?”他这个问题足以使我们语塞。你总不能回答说: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她不吃那么多苦,你怎么见出她的了不起呢? 《光明日报》曾载文《孩子,你要接过我的教鞭》,报道一民办教师三十多年如一日,献身偏僻乡村的教育事业。引岁临终前他嘱托女儿:“你要接过我的教鞭,不要让孩子们退学,不然,我们村只有穷。”在这篇小通讯里很容易让人产生一个自生自灭的个人在一个自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