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约翰·契弗的著名小说《巨型收音机》中,作者虚构了一台有特殊功能的收音机,我们故事中的主人公艾琳在了解了收音机的功能以后,就开始依赖收音机。她用这种窃听邻居们秘密的方式形成自己想象中的优越感,满足感以及幸福感。下面的论述主要就是通过对《巨型收音机》这部小说内容的了解,对人性以及科技异化等现象的思考,让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小说的创作艺术。  相似文献   

2.
毫无疑问,“异化”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一大主题,奏响这一主题的最强音者当推卡夫卡的不朽名作《变形记》。在《变形记》中,一个活生生的人一夜之间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这确实是骇人听闻的“异化”。然而细究其文,我倒觉得就人性意义而言,主人公格里高尔与其说是异化了,还不如说是复苏了。换言之,格里高尔因其人形的异化而获得了人性的复归。  相似文献   

3.
《赫索格》是索尔·贝娄的典范之作,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文章依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弗洛姆新精神分析文论中"生产性的爱"这一人学理论,从爱情、亲情与友情三个方面探讨贝娄小说《赫索格》中的人性异化问题,旨在了解贝娄通过描述异化反对异化,以及主人公在异化环境中如何发挥潜能,努力实施自我体验,进行自我拯救,追寻"存在真谛"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弗洛伊德的理论为基点,从本能需求和社会需求都得不到满足这两个层面,剖析了小说主人公曹七巧人在“现实原则”与“快乐原则”的冲撞下,在“爱欲”与“死欲”的争斗中,其人性逐渐走向异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王松岩 《考试周刊》2009,(45):240-240
马克思说:“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按马克思的观点,社会活动的一切变迁皆在人性之中,环境危机也是如此。环境危机正是人性的异化所致。人性的异化一方面表现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中,另一方面表现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  相似文献   

6.
人性是人区别于动物,人之所以为人的那一部分属性,而人性异化中的"异化"指的就是在异己力量的作用下,人的主体性受压制导致人的本真自我同现实自我发生分离的现象,主体性与自我实现自由的缺失是人性异化的重要特征。本文对小说《芳华》中主要人物产生异化的原因与其人性异化的表现进行揭示和剖析,同时对人性异化后尚未泯灭的人性产生的自我救赎作进一步的思考与追问。  相似文献   

7.
“人文关怀”是人类文化史上备受关注常说常新的话题,但奇怪的是,每一次“关怀”都是从强调人性的某一特性出发,而最终导致了人性的异化。今天的人文关怀应该避免再走“关怀—异化”的老路,融合正反双方的积极因素,创设更新更高的“合题”,以为人性找到一个准确的定位,真正做到从整体性上去关怀人类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当下日益功利的现实社会中,人们如能以平和的心境立身处世,那么,无论对个人还是整个社会,应该说都是不无裨益的。现实的情形是:受形形色色欲望的驱使,一些人丢失了从容的人生态度,自觉不自觉地卷入了由欲望编织的无形巨网中,能游刃有余的固然算得幸运,不幸的是,大多数人深陷其中苦苦挣扎,并最终丧失自我,泯灭了正常的人性。小小说《死因》中的主人公关局长就是这样一个在权力网中曾一度得意,并最终走上不归路,人性被异化的悲剧人物。和许多小说不同的是,《死因》隐去了主人公生前的生活细节,整体上采用倒叙的笔法,以警察介入关局长案件调…  相似文献   

9.
"人文关怀"是人类文化史上备受关注常说常新的话题,但奇怪的是,每一次"关怀"都是从强调人性的某一特性出发,而最终导致了人性的异化.今天的人文关怀应该避免再走"关怀-异化"的老路,融合正反双方的积极因素,创设要新更高的"合题"以为人性找到一个准确的定位,真正做到从整体性上去关怀人类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卢梭从人性自然演变出发,基于霍布斯、洛克等人的人性观,提出自己的人性论思想并发现人性异化是一个逐步发展并渐渐找到摆脱异化出路的过程,即由自然人到社会人,再由社会人到自由人,并最终通过契约的建立,使个人成为集体的过程。每个人的意志成为公共意志,思想获得解放,人性在集体中得到真正的释放。人性由扭曲异化后而得到重生是卢梭人性论的终极指向,揭示出人之为人的根本,与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理论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分析《乞力马扎罗山的雪》中所展现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人的自我异化以及人与社会的异化,探讨异化所造成的人与人的冷漠、隔阂与人性的孤独,人的自我散失、变为"非人化",展现海明威对异化的社会与人性的思考,进而揭示主人公哈里在临死前内心挣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欧洲文学史上的三部著名《变形记》,描述主人公凭附物形,经历人世悲欢离合.本文从主人公变形原因和变形后的经历两个角度,对奥维德、阿普列尤斯与卡夫卡三部《变形记》进行综合比较,分析西方社会神性的逐渐失落导致的人性异化.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评论界对霍桑的长篇小说关注甚多,但对其短篇小说中孤独与异化主题的诠释却较少。其短篇小说《罗杰·马尔文的葬礼》的创作仍遵循“想象”为主导的原则,着重探讨人物的内心和道德体系。小说主人公鲁本在面临道德和生存的两难境地时,选择抛弃同伴,导致了愧疚与懊悔伴其一生,最后脱离社会,走向孤独,以错杀爱子完成了自己的誓言。霍桑对人物的生动刻画再现了人性的孤独与异化。  相似文献   

14.
广告中的人性异化现象应该引起人们关注。在广告中普遍存在人性物化、感官化和反人性现象,由于广告大都通过主流媒体传播发布,产生的负面社会效应是巨大的。广告从业人员应接受现代营销理念,关注人性。贝纳通的广告运动是广告关注人性的范例,它不但提升了该公司企业形象,还创造了商业利润。  相似文献   

15.
论劳伦斯笔下的人性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H·劳伦斯是一位处于批判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交汇点上的重要作家。他的作品深刻反映了英国工业社会人性异化这一主题:劳动对人的异化以及现代文明压抑下的多种病症,从而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危机和人的心灵创伤。  相似文献   

16.
从文化的异化到人性的回归--文化与人性演变的一个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的异化导致人性的失落。中国儒家文化自汉代发生异化而成为政治统治的工具,由这一文化所塑造出来的必然是片面的人性和单向度发展的人。人性的回归需要文化的增殖,现代化将实现文化和人性价值的重新整合。  相似文献   

17.
《尘埃落定》中,作者采用傻子二少爷这个文本叙述者兼文本中人物的具有双重意义的人物的视角展开叙述。在作者着力塑造的主人公——"傻子"的推动作用下,文本演绎了一场具有浓郁寓言意味的土司制度没落、人性没落的大戏。笔者试从"傻子"这个人物视角下揭示出文本中人性异化的寓言。  相似文献   

18.
陈晨 《文教资料》2013,(17):25-26
《去十九号房间》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的代表作之一。本文从弗洛姆的人性异化理论出发,分析主人公苏珊之死的深层原因,探求现代社会如何拯救人性异化,人们不仅要通过"爱和工作"与他人、与社会建立联系,更要通过爱使这个社会变得更加人性化,使人与人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在和谐的氛围中塑造全面健全的人,实现人与自身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随着法治进程的逐渐深入,权力法治成为当今时代权力治理的重要理念.但在我国法治建设中,权力异化现象仍然存在并在一定程度上蔓延.造成权力异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历史和社会原因,也有来自于人性方面的主观因素,可以说,人的趋利避害自然本性是造成权力异化的深刻的人性根源.因此,在强化制度治权的同时,必须大力提倡公益意识的培育以及民本世界观的教化,最大限度遏制执权者非道德私欲的膨胀,从而尽可能消除权力异化现象.  相似文献   

20.
高燕 《柳州师专学报》2009,24(4):31-33,41
施蛰存被誉为"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其小说创作在30年代的中国现代文坛上,曾经引起一定反响。本文则试图通过论述作家早期作品中主人公真挚、纯真的情感,来进一步阐释现代文明的侵蚀导致了人性的异化,乡土中人逐渐丢弃了朴实、仁义、重农等美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