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铁民《也谈王维与唐人之“亦官亦隐”》一文,无论是谈王维的“亦官亦隐”押或唐人的“亦官亦隐”,都与历史真实不太相符合。无论是唐人现实生活中的“休沐度假”,押或唐人诗中的“吏隐”,都是不能作证王维曾经有过“亦官亦隐”的生活经历的。而王维之所以成为山水田园派诗人的突出代表,也并非如陈文所言是其“亦官亦隐”的结果所导致。  相似文献   

2.
“屈原心态”是几千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的心态原型之一,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屈原心态”是一种历史的延续,更是历史与时代合力作用的结果,新时期文学对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屈原心态”的开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虔诚的牺牲-奉献意识;(2)负罪的忏悔-忍让心理,在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屈原心态”的存在是一种必然,也是一种必要。  相似文献   

3.
陈法是清初理学名臣,但其思想中有着浓厚的隐逸情怀。儒家的“经世”理念与出世的“隐逸”情怀所形成的激烈冲突使陈法的仕宦生涯一直处在“仕”与“隐”的往复之中。在仕宦的不同阶段,陈法的隐逸思想也在发生着变化,从渴求悠游山林到吏隐,陈法一直在努力找寻着“经世”与“隐逸”的平衡点,但终因其刚直的性格,陈法最终毅然放弃了仕途,实现了彻底的归隐。  相似文献   

4.
“屈原心态”是几千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的心态原型之一。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屈原心态”是一种历史的延续,更是历史与时代合力作用的结果。新时期文学对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屈原心态”的开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虔诚的牺牲──奉献意识;(2)负罪的忏悔──忍让心理。在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屈原心态”的存在是一种必然,也是一种必要。  相似文献   

5.
说“靓”解“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国人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心态对待外来词与言方词的吸收。“靓”与“酷”正是以其新鲜与海味投合世人尤其青年人的心理。实践证明:方言词“靓”已进入汉语普遍话,而单译词“酷”有待检验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一、重视作文反馈心态,引爆学生作文激情  发放作文本时,学生首先看得分,然后看评语,再接着便表现出或欣喜、或满足、或叹息、或怨愤、或跃跃欲试、或心灰意冷……这种种心理表现,我们称之为“作文反馈心态”。而引发种种作文反馈心态的关键是作文批改及评语。  因此,在批改作文时,要换位思考,考虑到“作文反馈心态”,力争使多数学生的反馈心态呈正值,发挥其激励作用。  首先,应该通过作文批改,让学生明确作文训练目标,用目标召唤他们获得成功。作文训练应该强化“序”的科学性,努力避免主观随意性。根据训练序列,每次…  相似文献   

7.
张建国 《教师博览》2023,(29):50-51
<正>所谓“速成”,即在短期内很快完成。对一线教师来说,如果希望自己能够在短期内通过“苦干、拼命干”或者“走捷径”实现“成名”“成家”的愿望,一下子成为很多教师都非常佩服、羡慕的优秀教师,如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特级教师,就是一种典型的“速成”心态。教师一旦有了“速成”心态,就容易产生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  相似文献   

8.
屈原不满时俗而追慕先圣,而在先圣中又尤为推崇舜帝。舜帝的“耿介”之德深深地影响了屈原,使屈原形成了“中正”不阿九死不悔的抗直心态;湖湘人在追慕屈原纪念屈原的同时,亦深受屈原这种抗直心态的影响,从而又形成了湖湘人的坚毅顽强一往直前的“蛮劲”,也就是陈独秀所概括的“扎硬寨”、“打死战”的奋斗精神。  相似文献   

9.
“减负”后教师心态刍议周卫东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一个全社会关心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各级领导和教育行政部门多次就减轻中小学生负担问题发出指示。许多学校对“减负”动真格的,“减负”措施陆续出台,对教师们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不同的教师显露出不同的心态。一...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突出。其中“边缘心态”就是其中一种。“边缘心态”在校园中的反映就是“边缘生”的出现。教育工作者能否洞察这些孩子的心理问题,及时有效地对他们进行帮助,使其重新回到健康心理的轨道上来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屈原不满时俗而追慕先圣,而在先圣中尤为推崇舜帝,腕帝的“耿介”之德深深地影响了屈原,使屈原形成了“中正”不阿九死不悔的抗直心态;湖湘人在追慕屈原纪念屈原的同时,亦深受屈原这种抗直心态的影响,从而又形成了湖湘人的紧毅顽强一往直前的“蛮劲”,也就是陈独秀所概括的“扎硬寨”、“打死战”的奋斗精神。  相似文献   

12.
“就职”与“离职”,是大学校长履职过程中的两大节点。大学校长的“就职—离职”状态与心态,既受制于特定时空背景下的大学校长从业生态,也是观察这一特定从业生态的鲜活样本。从“就职”到“离职”,随着大学校长履职状态变化而“变”的是大学校长的履职心态,“不变”的则是其从业的心志。大学校长履职心态之“变”,主要体现为大学校长在“就职—离职”之间的心态落差。这一心态落差与大学校长履职的自我期许、社会期许及客观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大学校长从业生态的理想境界,应使大学校长在“就职”时承担合理的职业定位,在任职时拥有充分的治校空间,在“离职”时得到科学而公允的职业评价。  相似文献   

13.
李新增 《山东教育》2005,(16):35-35
一、自主探究——实现与心灵的“对话” 自主探究,就是学生通过与心灵的“对话”,发掘潜能,激发主动意识和创新精神,感悟语言文字蕴藏的内涵,获得心灵的舒展,从而构建心情舒畅的“对话”环境。这样,学生个性得以张扬,从而以自由开放的心态去读、去思、去悟,实现阅读教学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4.
“阳光”能驱赶黑暗和潮湿,给人们带来温暖和光明。“阳光心态”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豁达的精神状态,是一种人生智慧的体现,是一种宽泛的、渊博的、领先的知识状态。一旦您拥有了“阳光心态”,就能享有快乐的空间、成就幸福美丽的人生!  相似文献   

15.
哈姆雷特的“内宇宙”变化有赖于其文化基田,西方文化规定了他的性格底色。他的“忧郁”乃迫于“人”与“非人”痛苦角逐中“人”的价值、尊严的失落与重建,是一种典型的人文主史者的文化心态和欲求。它昭示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化的冲突与嬗变,体现着西方传统文化中的人类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6.
李攀龙诗中最多“风尘”与“白雪”意象。“白雪”寄寓他治世与文学革新理想,他有强烈的革新理想,却选择避宦的文学战斗形式,在明后期士子心态里具有典型意义。李攀龙扛起文学自觉前进与朝政黑暗衰乱的负重心态,又以“风尘”渺小轻忽心象反映,既有自喻之悲,更有喻他之痛,集中在文学艰辛与仕宦泥滓感受。“风尘”与“白雪”,是李攀龙心理的悲歌。  相似文献   

17.
申时芳 《贵州教育》2009,(10):21-22
记得读书的时候,我一直是深受老师宠爱的优等生,从没有尝过“后进生”的滋味,认为他们自己不上进,怨不得老师。因此,十多年的学生岁月,一直是在“理所当然”的心态下,平淡如水地与最后几排的“后进生”们交往着。  相似文献   

18.
“补天”与“挽歌”问题,实质上是曹雪芹的审美人格和美感心态,以往的研究较为表浅或牵强。本文认为,曹雪芹并不屑于补封建社会和贵族阶级之“天”,而痛心于“人性之天”的毁坏。《红楼梦》为人的真情、才华遭受压抑、扭曲和毁灭而长歌当哭。  相似文献   

19.
高中招生宜“并轨”安徽全椒县教委何玉海普通高中同时招收自费生与公费生的“双轨制”由来已久。笔者曾在一些农村初中调查,了解到校园内正流行着一首歌谣:“读书莫怕苦,中考莫后退,实在考不上,拿钱念自费。”这不仅是不少初中生的心态,也是不少家长的想法。10多...  相似文献   

20.
耶律楚材的西域纪行诗既有汉族文人的特色,又有着独特的民族与文化内蕴。一方面,耶律楚材继承了汉文化,体现出他对“宋型文化”的接受与“汉代情节”的书写 另一方面,耶律楚材建构了诗性审美情思,他将丝路意象与异域田园风光完美地融合,并且以“吏隐”的文化身份在异域“诗意的栖居”。而他提出“华夷一混”的先进民族观不仅超越了民族界线,更增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情感,无疑具有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