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颂布的《语课程标准》给语教学带来了“福音”——人性的复归。于漪老师认为:人精神的内涵应包括知、情、意等方面,主要指人格、情感、意志、性格、心理品质等。又有人说:“人精神集中的特点就是对人心理的滋养作用。”还有人认为:“人精神是人类明成果的思想内核,也是对人类的现状、将来的关注与责任。”人性在语教学上强调的则是在掌握了基本语知识、技巧的基础上,侧重于学生情感、态度、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侧重于建立学科与社会、化、伦理的联系,侧重于学生个性和性格的发展,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于漪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应用学科,应该是语言工具训练与人文教育的结合,这是我出于对语文教学现状的反思。应试教育带来了种种弊端,最根本的是急功近利,舍本求末,忽视对人的全面培养.影响所及,一直到小学低年级。我们的教育应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  相似文献   

3.
一、人文性是语言文字本身所必需的   语言文字并不仅仅是传达意思的工具,它更构成我们感受、理解、想象事物以及自我意识的基本形式。人类精神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直接决定着他们使用的语言文字的丰富性和暗示性,所以,语言文字一定不会只有清晰、便于逻辑表达的一方面,还有繁密、模糊、复杂的一方面。如果真有一天,所有的词汇、语法和使用习惯都一清二楚、界限分明,一切“模糊”的概念和用法都被消灭得干干净净,那么,也许人类会因此丧失了自己的精神家园。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总要把语言文字的发展同文学联系起来,甚至把文学的…  相似文献   

4.
5.
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说:"语文教育不应该仅仅是一个读书写字的工具,更应该是工具和人文教育的统一。"本文拟就语文教学如何以文载道、以美育人、以情感人等方面来探讨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沈金元 《成才之路》2012,(20):12-13
当前语文教育面临着新的困境,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过分强调其工具性的弊端已是越来越突出。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唯一的方法就是让人文性回归.注意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报上刊登了学习语文的一则消息,说是有些初中生学朱自清的《背影》,不是从父子情深的角度去理解文意,而是嘻嘻哈哈地发出异议:说朱自清的父亲违反交通规则横过铁路去给儿子买橘子……看了这则消息,觉得这真是对语文教学极大的讽刺,内心足无限的惆怅和无奈。还教什么语文呢?一篇名著,现在竞有中学生这样去读,而且身边同类的例子也不少。这个现象很发人深省。学生的小理解,正是表现了他们生活经验的空白,传统文化知识的缺陷,他们无法产生这种爱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8.
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近年来受功利主义影响,只注重对知识和技法的培养,忽视语文本身的内涵和特点。职业教育的兴起,更助长了功利主义和技术主义的泛滥,语文课被视为与职业无关的学科。语文教学时时刻刻都在为"人"增色,语文教学应该回到人文理性的育人文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9.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美育,关注学生对文化传统的理解认识,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分析问题,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 ,报上刊登了学习语文的一则消息 ,说是有些初中生学朱自清的《背影》 ,不是从父子情深的角度去理解文意 ,而是嘻嘻哈哈地发出异议 :说朱自清的父亲违反交通规则横过铁路去给儿子买橘子……看了这则消息 ,觉得这真是对语文教学极大的讽刺 ,内心是无限的惆怅和无奈。还教什么语文呢 ?一篇名著 ,现在竟有中学生这样去读 ,而且身边同类的例子也不少。这个现象很发人深省 ,学生的不理解 ,正是表现了他们生活经验的空白 ,传统文化知识的缺陷 ,他们无法产生这种爱的情感体验。这不得不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即使是时代变迁 ,健康的情感应是代…  相似文献   

11.
强化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人.语文课程在所有人文课程中具有较强的人文优势,富于情趣,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然而知识与能力,为学与为人,理性与情感的割裂,对学生人文关怀的匮乏,仍是当前语文教育模式的严重缺陷.传统语文教育就其本质来说,课程内容拘泥于系统知识传授,显得教条和僵化;还有教学方法的过度理性化,很少顾及学生的思想情感、个性特点和可持续发展,再加之教师缺少感情投入和交流,缺乏灵活和创新,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应试的"机器",语文教学索然无味,使学生对之望而生厌.  相似文献   

12.
在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一词来源于拉丁文Humanitas,是希腊教育观念的罗马形式。中国文化中的“人文”最早出自《易经》:“小利有攸往,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关乎天文以查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到文艺复兴时,人文精神沿袭了中国古代人文精髓,主张反对神权,解放人性,张扬理性,倡导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等资产阶级思想观念。结合人文性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学科,片面地强调人文性或工具性,都是不可取的。而从教学实践来看,人文性的一面相对而言是较弱势的。这具体表现为:人们往往注重于字、词、句在语法及表意上的准确性,而忽视了其中美的东西,  相似文献   

14.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美育,关注学生对文化传统的理解认识,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分析问题,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5.
一直以来,对语学科属性的定义众说纷纭:思想性、工具性、知识性、艺术性、综合性、统一性……当许多人正高举语课姓“语”的旗帜,大搞语言字训练时,有识之士们感到人精神正在陨落,疾呼语教学要弘扬人性,语教学中的人火花不能淹没于“工具说”的眩光中。对此,笔也表示认同。原因有二:  相似文献   

16.
语文不仅仅是一种交际工具,还是民族思维方式、思想品质、精神面貌等的体现。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学语文,应在反思传统、审视现实的基础上,确立新的语文教学观,即开展人文性教育,将人文性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使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达到和谐统一,把课改落到实处。然而当下的语文教学在很大层面上仍然停留在语文作为交际工具的工具性上,人文性严重缺失,语文教育呈单足前进的畸形趋势。其后果是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普遍厌学,学生的思想和创造力也被严重束缚。本文就如何才能尽快的从单纯的工具性语文教学中解脱出来,步入人文教育,使我们的语文教育真正地体现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7.
人文教育在高职教育中具有基础性地位,高职语文教学中要凸显人文精神,突出人文性特点,强化人文素质的培养,创建人文性教学模式,以培养综合性人才。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一、以人为本,关注学生成长教学工作面对的特殊群体注定了其复杂性和多样性,要求教学工作要以人为本,多方面多角度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1.爱学生,给学生温暖。作为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个体,学生的内心经常会产生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及时地给予帮助,让他们在较短的时间里调整心态,走出困  相似文献   

19.
语文学科要培养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思想修养,也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既重视语文的工具性,又体现人文性。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