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除杂 例1(2009年义乌)在一次实验中,反应最后得到一种由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混合的废气.某同学认为废气中的一氧化碳还可以利用,为了除去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收集一氧化碳,他设计了甲、乙、丙三套装置(如图1所示,瓶内为氢氧化钠溶液).其中最合理的是____.  相似文献   

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的改进建三江农管局创业农场中学校朱广君初级中学课本化学第三章第五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钢实验,照课本实验方法进行操作,步骤和实验装置不尽合理。课文中说的意思是先往玻璃管中放入氧化铜粉末,通入一氧化碳;然后加热……按先通入一氧化碳,...  相似文献   

3.
汪述华  晓鸣 《理科爱好者》2003,(24):F004-F004
一氧化碳使氧化铜还原成铜实验的改进。九年级《化学》人教版新教材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实验6-8,按教材图6-19的装置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所需一氧化碳的量大,排出尾气易造成污染,加热时问长,装置较繁杂,操作不方便.为此,我们作如下改进。  相似文献   

4.
一、掌据要求掌握实验室制取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收集和操作方法。二、内容概述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实验室制备一种气体应考虑以下几方面:门)反应原理;(2)收集方法;()反应和收集装置;(4)操作步骤;()实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一氧化碳实验的改进宜昌县小溪塔三中徐发江(443100)实验装置一、用常见漆泡铜丝绕成直径为1.5~2cm的圆盘,并将钢丝的另一端插入橡皮塞(或软木塞),上酒精上灼烧,除去绝缘漆,并使其表面生成黑色的氧化铜,备用。二、实验前用排水法收集两瓶(瓶的容积...  相似文献   

6.
在学习初中化学第五章第一节《一氧化碳的性质》时,沿用教材上的演示实验装置存在以下不足:学习一氧化碳性质时,需要较大量的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的用量难以估量,造成浪费;实验次数较多,实验现象不明显;反应体系开放,容易污染环境。尾气处理也存在弊端:教材上是将未反应的CO和产生的CO_2收集在一个塑料袋中,若CO和产生的CO_2量大,很容易使塑料袋炸裂,而导致污染。用点燃的方法处理时,实验开始通入一氧化碳并同时点燃尾气,则点燃的是一氧化碳和  相似文献   

7.
在初中化学要求培养的诸能力中,思维可以说是核心而逻辑推理能力又在其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现以一道实验设计题的解,加以说明.在初中化学九义新教材第五章复习题中有一道题,题目如下:(题1).下列实验装置的(1)至(5)部分各有什么现象发生?为什么?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此题,有95%以上的学生觉得简单易懂.现在我们将此题改编成下面用年淮阴市中考题(题2)让学生作解答·某学生用下列装置,证明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请回答:(1)装置连接的正确顺序是:a接接.接接接L(2)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3)b中的干燥剂…  相似文献   

8.
·实验预习·1.氧气的制取和氧气的性质.2.制取氧气的装置不能漏气.怎样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实验室制取氧气时,什么时候开始收集气体?为什么?4.为什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完毕,停止加热时,应怎样操作?5.怎样证明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 ·实验报告·实验目的实验用品仪器:药品和材料: ·典型实验题例析· 例1某同学欲按图1所示装置制取氧气(所用药品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1)指出装置甲中两处明显的错误:①_.②_. (2)将改正后的装置甲与装置乙连接,并按要求进行实验,当集气瓶即将…  相似文献   

9.
在学习初中化学第五章第一节<一氧化碳的性质>时,沿用教材上的演示实验装置存在以下不足:学习一氧化碳性质时,需要较大量的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的用量难以估量,造成浪费;实验次数较多,实验现象不明显;反应体系开放,容易污染环境.尾气处理也存在弊端:教材上是将未反应的CO和产生的CO2收集在一个塑料袋中,若CO和产生的CO2量大,很容易使塑料袋炸裂,而导致污染.用点燃的方法处理时,实验开始通入一氧化碳并同时点燃尾气,则点燃的是一氧化碳和空气的混合气体,易发生爆炸;排空后点燃,一氧化碳会散失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实验结束后,各装置内部有残留的一氧化碳,也会造成一定的污染.  相似文献   

10.
按人教社初中化学全一册上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演示实验,课堂里往往弥散出较多的一氧化碳有毒气体,污染了教室环境,损害着学生和老师的健康,虽然把尾气燃烧掉,或用气球收集,但拆除装置时,残留的一氧化碳气还要泄漏出来。笔者设计了在全封闭中完成一氧化碳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方法,就可以根除这种危害。现将这种方法介绍如下。一.装置:如图所示:主要仪器有①储有一氧化碳气的沉浮式气体贮存器,②涂布氧化铜的长玻璃导管,(玻璃导管的直径8nm左右,长约25cm,用嘴向导管内哈气,湿润管壁,再将1克氧化铜吹进管内…  相似文献   

11.
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化学第一册第38页(实验2-7]内容是:比较相同质量的Na2CO3与NaHCO3分别和HCl(aq)反应,放出CO2的快慢、教材上实验装置和操作看似很简单,但演示过程中,往往现象不明显,甚至出现相反的结论。究其原因,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a.粉末粘附在气球内壁与试管内壁上较多,实际参加反应的Na2CO3和NAHCO3的质量不等。 b.教师演示该实验时不易同时操作。 为解决以上问题,笔者用以下装置操作(图1)更为方便,效果显著。 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相似文献   

12.
高级中学课本《化学》(二年级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89页[实验10、15];笔者认为采用如下的方法,既可简化课本上的部分操作,又可克服原实验设计上的一些缺陷,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一.教材所设计实验的缺陷作为演示实验,现象明显、有很强直观性的同时,还应考虑实验操作、速度控制、成功率、尤其是安全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而教材中的实验装置在这些方面有明显缺陷:1.据此装置进行实验,反应速度难以控制,生成的HBr气体易溶于水导致AgNO。液迅速回流,从而影响现象观察,甚至造成实验的失败;2.反应完毕后取下漏斗倾倒产物…  相似文献   

13.
测定硝酸钾溶解度实验的改进山东聊城教育学院(252000)高之清一、原实验装置和方法存在的问题用溶质质量法测定硝酸钾的溶解度,按现行初中化学课本(1087年第2版第264~266页)所介绍的实验装置和方法,实验时存在着操作困难和误差较大的缺点.如:试...  相似文献   

14.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第五章关于生铁的冶炼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该实验在教学中一直都不太好处理,刚开始在应用教材进行教学时,笔者按照教材装置演示实验,课堂效果不好,原因有:第一,装置连接复杂,在实际操作中,还需在左端接上储气装置或一氧化碳的制备装置,用到的仪器太复杂,搭建装置很不容易.第二,实验时间较长,消耗的气体较多,多次实验中都需要消耗CO气体315 mL以上.第三,实验效果不是很好,当拆下装置观察粉末时,粉末中仍然有一些固体为红色.  相似文献   

15.
一、专题归纳总结(一)碳和碳的氧化物1.碳、氢气、一氧化碳的比较2.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性质的比较3.单质碳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规律 (二)买验室制取气体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I)研究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化学反应原理,即研究在什么条件下(如常温、加热、催化剂等),用什么药品,通过什么反应来制取该气体.(2)根据所选择药品的状态、反应的条件来确定气体的发生装置.根据所要制取气体的密度、溶解性来确定收集装置.  相似文献   

16.
高中化学课本(必修)(1996年秋)第一册第226页“实验八硝酸的性质”中要求制取并收集一氧化氮.在学生实验中,必须将烧瓶中空气和氛的氧化物的混合物排尽后方可收集一氧化氮,排出的氮的氧化物污染实验室空气,影响学生身体健康.在教学中我作了如下改进达到减少空气污染的目的.改进的实验装置图如下.操作方法是照图将一个气密性好并排尽空气的塑料包装袋扎在导气管上,用止水夹关闭通往收集装置的导管,发生装置中的氮氧化物和空气的混合物排人塑料袋中,待排尽后关闭通往塑料袋的止水央同时打开通往收集装置的止水夹开始收集NO气体…  相似文献   

17.
一种制备氢气的新方法安徽省灵壁师范学校(234200)丁良业镁带和饱和氯化铝溶液反应可以在实验室制备氢气.一、实验装置和操作1.在氢气的发生装置<启普发生器>对收集装置中间加一个水洗氢气的装置;2.将镁带用砂纸打磨掉表面的氧化膜,放入启普发生器的容器...  相似文献   

18.
气球这一极普通的物品,在中学化学实验中具有广泛的应用。a.改进集气装置。把排空的气球接扎到气体发生装置的导管上,即可集取所制备的气体。中学实验中常见的气体均可用此法集取,特别是有毒气体的集取应用此法操作简便,安全可行。b.改进防污染安全装置。在有毒气体的制取或性质实验的装置之后,连接如图1所示装置,可防止有毒气体散逸到空气中污染空气,并且气球中回收的气体还可重新用于相应的实验。c.改进气体爆鸣实验装置。在气球中收集可燃性气体(如H2,CH4,CO等)并充入少许空气。把气球扎紧悬挂在铁架台上,燃着火柴并…  相似文献   

19.
有一些化学实验中,对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往往要有制气装置,需要的仪器较多,操作复杂。笔者设计了一种简易装置,可以有效地简化实验,并且实验现象明显,下面介绍装置的制作和几个实验的具体做法。a.装置的制作。取一个干燥的大试管,管内装满细沙(过筛),试管口用橡皮塞塞紧,将填好沙的大试管放到酒精喷灯上加热,待弯曲的部位烧红软后,弯曲成45°左右,冷却即可,如图1所示。b.实验的具体做法。①一氧化碳还原三氧化二铁(或氧化铜)的实验。取少量氧化锌粉和碳粉混合均匀装入大试管Ⅰ处,在试管Ⅱ处用角匙铺上一层干燥的三氧化…  相似文献   

20.
·实验预习·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和仪器装置.3.收集、验满、鉴定二氧化碳气体的原理和方法.4.往玻璃容器里放石灰石(块状固体)时的操作方法. ·实验报告·实验目的实验用品仪器:药品和材料: ·典型实验题例析·例1 图1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用的装置图.请按要求填空: (1)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用的装置为_(填代号).当实验完毕时,应先_,后_否则可能_. (2)制取并收集氢气,应选用的装置为_(填代号).点燃氢气前,应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