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叙述和描写过程中,为了突出某些人物或事件,常常要用其他相反或相对的人物或事件作为对照和映衬,这种写作技巧叫做反衬。《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对蔺相如性格的刻画和人物形象的塑造,就较多地运用了反衬手法,并收到了积极的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体会“反衬”手法的艺术效果,并指导学生在写作中运用。  相似文献   

3.
何英 《考试周刊》2012,(3):15-16
本文从对《永遇乐.元宵》这首诗情与景的赏析中得出结论:以乐景写哀情是古典诗歌创作中一种清新脱俗的反衬手法,并且列举这种表现手法在古典诗歌创作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管锥编》中有许多对"时间"问题的论述,虽未成体系,然其对古代中国人有关时间的认识的归纳深刻而准确;古人通过把时间具体化为某些特定的意象,或以直观的空间来描述难以细述的时间体验,抒写时间带给人直观而感性的感受。中国古人对时间的种种感受,虽未如西方哲人如康德那样上升到高度理性的程度,但其悲剧体验却总能打动人心。  相似文献   

5.
《诗》之"六义",汉代以前多认为即"六体",《毛诗正义》提出"三体三用"说,风、雅、颂为体,赋、比、兴为用,较为理性、清醒地认识到了《诗》的特点,对后世的解《诗》方法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钱钟书在《管锥编》中阐发出的艺术哲学对待范畴 ,是总结中国艺术哲学对待范畴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艺术哲学的对待范畴异常丰富精湛和相当完备。钱钟书在治学上具有两极对待思维的品格。《管锥编》中的对待范畴 ,择其要就有 50余数。但还有些对待范畴有待进一步规范定名  相似文献   

7.
钱钟书先生的巨著《管锥编》中包含着研究《文选》的丰硕成果。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纳结:一是推扬萧统的编选能力和“文选学”的重要性;二是在理论实践两方面突出了《文选》评点的价值:三是运用循环阐释方法补正李善的注文。  相似文献   

8.
优秀作品往往是穷愁困厄的产儿,明确全面阐述这一理论的是钱钟书。钱钟书的《管锥编》也正是他"人"——"生"困厄的产物,是钱先生"在内心里意识到了自己",意识到了自己"心中有什么在活动,有什么在动荡和起作用",借助"言古"而"节今"(钱先生评钱谦益语),用《管锥编》"刻下"钱先生"内心生活的烙印"。这一点鲜明地体现在《管锥编》之评论《史记》中。  相似文献   

9.
初唐宏儒孔颖达等在他们所编撰的《诗》学著作《毛诗正义》中提出的“诗人救世”说.具有丰富而具体的理论内涵:第一,非君子不能作诗;第二,持人之行,使不失坠;第三,文刺前朝,意在当代;第四,反对谲谏,倡导切谏。“诗人救世”说,是初唐儒士自信的张扬,对于当时乃至其后的经学阐释与文学创作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诗人救世”说的提出,是《毛诗正义》、《诗》学思想的落脚点,具有重要的谏诤力量和文论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札记以简短随意的方式记录读书摘要和心得体会,最能体现传统学人"熟读精思"的读书习惯,后逐渐发展成为中国传统的学术文体。钱锺书的《管锥编》即是依照札记体例完成的一部著述,其札记体的性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从渊源上说,它是在钱锺书读书笔记基础上的延展、充实与发挥,由私人的读书笔记转化为公众的阅读资料;二是从成书上看,其功能、内容、编目均带有鲜明的札记体特点。分析与思考《管锥编》的文体特征,对于今天反思中国文论的现代转换问题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曹雪芹通理也精画道。在《红楼梦》中,他以多情的彩笔为读描绘了一个色彩纷呈的世界,他的色彩和色调的运用,在较高的美学层面上给后人以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阿Q正传》是以“宾”的德环出现来突出“主”的悲剧意义的。这种手法类似于新诗中的复唱艺术。  相似文献   

13.
《红字》是霍桑创作中最引人注目的代表作。作者笔下的白兰象征了美国梦永恒的破灭,也象征了美国梦永恒的寻找。整部作品运用了大量的对比,尤其是小说的三个高潮都巧妙地安排在示众台上,并且每次示众,四个人物都全部出场,每个形象都发生了鲜明的对比转折性变化。通过对主要人物的形象对比,以及作品线索"A"字象征意义的分析,对霍桑对比手法的运用做了简单论证。对比手法的运用不仅加强了作品的表达效果,而且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也突出了文章主题。  相似文献   

14.
崔磊 《考试周刊》2010,(41):190-190
教学对每个教师来说并没有什么困难.但是要能够因人、因时、因地,用最恰当的方式,恰如其分地教学,不是人人都能为之。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如何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合理纽织教学,优化教学过程,让教师教得轻松,也让学生学得愉快,是每个物理教师应该常常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毛诗正义》是孔颖达奉唐太宗诏命编撰的《五经正义》之一,“因声求义”是一种利用语音和语义的关系,通过声音来探求词义的传统训诂方法.《毛诗正义》中孔颖达“因声求义”的训诂实践,实际是对东汉郑玄“因声求义”训诂原则的继承和发展,又为清人“因声求义”的提出奠定了基础.孔颖达“因声求义”的思想,进一步发展了传统训诂学关于音义关系的研究,促进了传统训诂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印层层 《考试周刊》2013,(87):11-12
海明威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闻名于世.本文通过分析其短篇小说《白象似的群山》,探讨了海明威的“冰山”创作理论、象征手法的运用、零度结尾等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17.
江晶鑫 《文教资料》2009,(25):35-36
<天堂>是托妮·莫里森黑人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充斥着浓厚的后现代主义色彩.与传统的单一叙述方式不同.作者创造性地运用了戏仿这一后现代主义叙事艺术技巧,让故事中过去和现在的叙事场景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展现了立体的画面感,同时,该叙事手法与主题的巧妙结合,进一步彰显了其讽刺效果.本文通过对<天堂>戏仿手法的分析,揭示在混沌的表象后.后现代作家对人类生存状态和未来命运的思索.  相似文献   

18.
钱钟书先生《管锥编》考释杜预"《春秋左氏传》序"所述"五情"(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汙、惩恶而劝善)之说。其再释"尽而不汙"意在修正杜预注,然于"汙"字之训诂,却移甲就乙,误采"夸大"之义,有乖"汙"之本意。其于"五情"逻辑关联之理解亦似过单一;而其将"尽而不汙"与英文表达the whole truth,and nothing but the truth相等同,并称"‘五例’者实为‘史家之悬鹄’,非《春秋》所树范",则忽略中国经史交叉的传统与西方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的不同史观间之差异,颇有架空东西方思想史脉络之嫌。从钱先生此则考证或可得出以下三点启示:其一,为文小题大做以炫博,而所提问题未必是真;其二,广列群书而失精审,所引之文似未详核原书;其三,中西对比宽泛而欠确切,驰想象而缺反思。  相似文献   

19.
象征手法在舍伍德·安德生的短篇小说《鸡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舍伍德·安德生在其短篇小说《鸡蛋》中 ,通过“鸡蛋”这一中心意象的运用 ,用象征主义的手法 ,揭示了在现代工业社会中一些追寻“美国梦”的人的幻灭。  相似文献   

20.
唐代大儒孔颖达奉诏主撰的《毛诗正义》,对唐诗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率先提出“三体三用”说,在“比、兴”释义上虽承旧说,却又有一己之新见,即“:美、刺俱有比、兴”。其“比、兴”相融的萌芽思想,促使了唐代“比兴”融合理论的成熟。在“比兴”融合理论的影响下,在唐代诗人浓郁的自然生态意识的影响下,在政治事件迫害士人的情况下,唐代诗人以其广纳博采、兼容并包的学术心胸,全面继承并积极发展了《诗经》、《楚辞》所创立的比兴手法与“香草美人”的象征艺术,将诗歌的比兴艺术境界推进到空前的高度,由此呈现出唐诗比兴生态空前兴盛的气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