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闫俊仁 《物理教学探讨》2004,22(1):23-24,16
众所周知,太阳是一颗恒星,地球等九大行星在各自的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转。太阳能是太阳内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热核聚变反应而向外发出的大量辐射能,太阳每秒钟辐射出来的能量约为3.8&;#215;10^26J,地球只接受了其中的二十亿分之一左右,就使得地面温暖,万物生长。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
《少年科学》2013,(5):20-23
太阳是一个不停地进行着核聚变产生巨大热量的气体球.太阳产生的辐射能,是我们地球的主要能源。  相似文献   

3.
远古时代,人们认为地球是平的,太阳落到地平面下面,天就黑了。也有人认为,地球是不动的,太阳嵌在天幕上,由于天幕不停地转动才引起太阳东升和西落。现在,人们已经明白:每隔24小时经历的一次白天和黑夜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那么,怎样用实验来证明地球确实在自转呢?  相似文献   

4.
针对地球远离太阳现象,为讨论地球远离太阳与太阳自转变慢的机制,从动力学角度出发,建立了渐变地日潮汐能耗模型。基于此计算出以前不同年代的地球和所有行星对太阳的潮汐能耗、太阳自转周期、地日距离、地球公转周期和太阳自转周期变慢率等并总结出它们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地球和太阳形成初期,潮汐能耗比现在要高;从46亿年前到现在,太阳自转周期改变了约182 s,地球的公转周期改变慢了2.193×105 s,地球远离了6.935×108 m,公转半径改变了0.46%。  相似文献   

5.
在天文学中,有一个概念叫“火星冲日”。“火星冲日”是指火星、地球、太阳在运行时排成一条直线的情景。此时地球正好处在火星与太阳之间;从地球上看,火星在子夜中天,人们可通宵观测难得一见的火星:太阳一  相似文献   

6.
一、太阳直射点的地理位置是地球运动状态的表现地球的公转和自转的结果表现为太阳的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经纬度变化。地球的公转导致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变化,地球的自转导致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变化。二、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移动是理解地球运动意义的关键地球的运动导致太阳直射点地理  相似文献   

7.
一、冬至日与近日点、夏至日与远日点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黄道)为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两焦点之一。每年1月初,地球离太阳最近,这个位置叫近日点;7月初,地球距离太阳最远,这个位置叫远日点。由于黄赤交角的大小和地轴的宇宙空间指向,在一定时期内可以看做是不变的,因此,一年当中太阳直射点相应地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每年12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这一天称为冬至日;每年6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这一天称为夏至日。冬至日时,地球并非在近日点,而是逐渐接近近日点;夏至日时,地球并非在远日点,而…  相似文献   

8.
陈秋潭 《地理教育》2013,(Z1):109-110
<正>一、太阳高度角的概念太阳光线与地平线(面)的夹角(即太阳在当地的仰角),叫太阳高度角,通常用H来表示。要理解太阳高度的概念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太阳光线是平行光由于地球对太阳的张角太小,日地距离又太远,所以地球上观测到的太阳光近似认为是平行光。形象一些讲地球半径6400千米,日地距离150,000,000千米,这就好比十米的距离叉开了一毫米,你是观测不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刚刚结束的2002到2003年度冬季HT-7超导托卡马克实验中获得重大突破,获得了超过一分钟的等离子体放电,这是目前世界上第二个能产生分钟量级的高温等离子体的实验装置。热核聚变类似太阳发光发热的原理,可以使氘、氚等原子在上亿度的高温条件下发生核聚变反应。超导托卡马克是利用巨大环形超导磁场,对等离子体进行加热、约束,创造可以控制的产生聚变的物理条件。可控热核聚变研究是综合性的重大基础理论研究,也是本世纪下半叶人类能源的希望所在。热核聚变实验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0.
回到未来     
如果太阳不复存在 太阳是一颗恒星,依靠其内部的核聚变产生光和热,每秒钟有6亿吨的氢核聚变成氦。尽管这数量听起来庞大.但由于太阳体积巨大.其充足的“燃料”可以供它持续燃烧几十亿年。大约45亿年前.太阳开始发光,并且还将持续至少60亿年。  相似文献   

11.
朱钦士 《初中生》2012,(19):52-54
正我们有幸生活在生命的乐园——地球。这里不仅有适于生物生存和繁衍的条件,还有四季的变化。春季万紫千红,繁花似锦;秋季红叶簇簇,硕果累累;夏天可以下水游泳,搏击风浪;冬天能挑战严寒,溜冰滑雪。为什么在地球上的一些地方,一年之中会发生温度的周期性变化呢?地球围绕太阳运转的轨道不是正圆,而是椭圆形。有时地球离太阳近一些,有时远一些。会不会是地球与太阳距离的变化造成四  相似文献   

12.
《职业技术》2006,(18):94-94
8月15日前后,俗称“人造太阳”的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核聚变实验装置将在合肥科学岛上进行首次等离子体放电实验。这意味着这一装置进入正式运行阶段。  相似文献   

13.
吴静 《地理教育》2002,(4):16-1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规律及它们所引起的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规律。 2.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想象和创新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规律: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教学难点黄赤交角及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太阳、大气和地球自身的一些特点,构成了地球上变化万千的自然景象。 太阳的直径为139.2万公里,距离地球约1.5亿公里。它的外围发光层温度高达6000℃,其内核的温度高得不可想象——可能达1600万℃。如果太阳的热量下降13%,地球将为厚达1.6公里的冰所复盖;如果太阳的热量增加30%,那么地球上的  相似文献   

15.
当地球运行到太阳和月亮之间,二者处于或接近于一条直线时,月亮便会进入地球影锥内,地球挡住了月亮赖以反光的光源,便发生月食。这时,一定是望日,即农历十五、十六或十七。由于白道(月亮绕地球运行在天空中的视轨道)和黄道(地球绕太阳运行在天空看到太阳的视轨道)不在一个平面上,而是相交约5°09′的角度,因而望日不一定都发生月食;只有当月球黄纬等于或近于太阳黄纬时,才会发生月食。地球影锥可分为本影和半影。月球全部进入本影发生月全食;月球部分进入本影形成月偏食。月亮进入地球半影还应发生  相似文献   

16.
演示活动一:回首看地球"地球运动"一节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要求非常高。对于七年级学生而言,在地球上研究地球的光照情况,就好像在一间屋子内讨论屋子的外观,学生大多还不具备这样的空间思维能力,更不用说去理解一个动态的、比较复杂的运动过程中太阳光照的变化情况了。传统教具对这一问题的演示效果也不够理想,特别是太阳直射点移动与昼夜长短和光影长短的关系,虽然能够演  相似文献   

17.
<正>月球,俗称月亮,又称月,在中国古时又称玄兔、婵娟、望舒,距离地球38万公里,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自45亿年前就一直守护着地球。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只能借助太阳的光照亮地球,所以有人说:太阳未出时,全世界都像一个梦,只有月亮是真实的;太阳出来时,全世界都是真实的,只有月亮像一个梦。  相似文献   

18.
今年7月22日,我国将发生2132年来时间最长的一次日全食。地球绕太阳运行,月亮绕地球运行。当月亮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且太阳、月亮、地球都在同一直线或近于同一直线时,人在  相似文献   

19.
斗转星移,日月交替.月球绕着地球公转,地球绕着太阳公转,它们位置的变化,形成了年、月、日和四季. 1.年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时间为一年.地球绕太阳一周,太阳的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来一次,我们把这样  相似文献   

20.
贵刊2003年第10期在“问题·争鸣”栏目刊登了郑昌军老师的《〈两小儿辩日〉答案之我见》的文章。该文对教学参考书中的答案提出质疑,这是很可贵的。但是,对于郑老师的结论,我们有不同的看法。郑老师根据对地球自转和地球上某点在不同时刻面对太阳的情况进行的分析,得出结论:相对于早晨来讲,中午太阳离人更近。这种说法,表面看似有理,但没有注意到太阳离地球是非常遥远的这一情况。正是由于太阳离地球非常遥远,地球上的人在早晨、中午同太阳的距离的差别就显得微乎其微,可忽略不计,以至于无所谓远近之分了。地球赤道半径是6378郾2千米。地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