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初春时节,到凤凰山去踏青。不经意间往水塘上瞟了一眼,看到水面上点缀着一个个梭状的漂浮物,菱角大小,浅褐色,东一个,西一个,像是谁随手抛到水上的;俯身细看时,发现每个"小梭子"都由水底一根细线袅袅地牵着。纳罕地问我夫:"你说,这究竟是什么东西呢?"我夫仔细观瞧半晌,哑然失笑道:"荷钱儿呀!"——对呀!不是荷钱儿,又能是什么呢?只是,  相似文献   

2.
张清菱  张玉兰 《作文》2020,(3):26-26
今天,我照例去看在阳台上晒太阳的"菱角"(我养的小乌龟)。天哪!鱼缸里黑不溜秋的圆东西是什么啊?我定了定神,才发现原来是"菱角"!"菱角"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脏了啊?不行,我得给它洗个澡。说干就干。我先把"菱角"从鱼缸里拿出来,把它放进一个装着水的小盆子里。可谁想,"菱角"竟然想趁机逃跑,极力地蹬着小短腿往盆沿上爬。  相似文献   

3.
吃秋     
秋天干果,最先上市的大约是菱角。我的家乡盛产紫红菱,个儿大,有两只翘角,形状有点像北方的饺子;壳不硬,牙口好的从中间一咬,就露出莹白的菱肉;菱肉绵白粉糯,有一丝甜意,嚼在嘴里,有股湖塘水泽的野气清香。儿时爱去野湖里摘菱角,有些菱角个儿小,煮熟后呈蟹壳青色,有两角的,也有三角的,角尖带刺,形状有点狰狞。三角的难下口,我用"钢牙利口"先咬掉一角,再从容去吃,但常把嘴唇扎破。不久,花生上市了。花生朴拙,长相土气。从土中出产的东西,品貌皆不咋的,如苕、土豆,但花生仁很俊秀,人多爱吃。花生的吃法极多,早先有一种小米花生,经过风干浓缩,比一粒米大不了多少,拈几粒,无须搓捻,吹口气,红衣就纷纷飘落;味道似乎也浓缩了,极香,嚼一粒,回味悠长。  相似文献   

4.
漫步在公园内,看见路边的一株白梅,我不禁停住了脚步。白梅的花香很淡,却甚是好闻。闻着这淡淡的花香,我想到一个同这白梅一般香远益清的人——东汉名臣,荀文若。在《襄阳记》中,有这样的记载:"荀令君至人家,坐处三日香。"嗅着一缕淡香,我看见了一个模糊的人影。那人从朝服的袖中抽出一卷竹简,呈递给眼前人,微微弯腰道:"曹大人,这皆是可用之才呀!"曹操颔首,对曰:"文若,广纳贤才之事,多劳你费心!"  相似文献   

5.
<正>生活的味道,究竟是什么?富人说:"生活的味道是香的,犹如一块腻腻的肥肉。"穷人说:"生活的味道是苦的,好比一碗黄澄澄的黄连水。"战士说:"生活的味道是辣的,是兵刃相接时那一股火焰。"而我说:"生活的味道是淡的,是清晨那山涧涌出的第一股泉水的味道。"淡然的姿态,即放下,放下一切私欲,以纯净的眼光去看待这个  相似文献   

6.
《阅读与鉴赏》2002,(9):69-70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孟子曰:"若所行似善而非善,毋宁不为;若所行似恶而非恶,毋宁为之."匆匆的人生路途,匆匆的行路脚步,匆匆的心灵选择.在这匆匆之间,又应点燃一盏怎样的心灯?  相似文献   

7.
<正>这里说的是封建时期人们的一种社会观念。金桂的名字里有一个"桂"字,家中所有的下人就都不能提起这个"桂"字。金桂为了整治香菱,故意诱导她犯错误:"依你说,那兰花桂花倒香的不好了?"毫不设防的香菱果然上当,接口道:"兰花桂花的香……"她犯了金桂的"讳",金桂寻到了口实,立即给她改名"秋菱",借此压抑宝钗。这点小动作,拉开了金桂在薛府大闹的序幕。  相似文献   

8.
虚壹而静     
在众多的学习原则中,我想着重谈一谈荀子的"虚壹而静"说. 和其他先秦哲学家一样,荀子也把"道"视为人的认识亦即学习的最终归宿.但人如何认识和掌握"道"呢?荀子认为就是靠心的"虚壹而静".他强调说,若想得"道",只有"虚"才能进入;若想学习"道",只有"壹"才能学得彻底;若想研究"道",只有"静"才能看得清楚.最后,一个人如能做到了"虚壹而静",就可以达到认识上的"大清明",即一种极为透彻而毫无偏见遮蔽的境界.  相似文献   

9.
近读唐盛发先生的文章《“股”指哪儿?》(《中国语文》1998年第1期),觉得有些疑问,现提出以就教于唐先生和同道。诚如唐先生所言:“所有的古今词典都没有把‘股’说成屁股的,”“股者,大腿也。这是有古文基础的人都知道的常识。”但是,“割股”的“股”是不是一定都是大腿呢?恐不尽然。  相似文献   

10.
"咳……咳……"一进门,我就闻到了一股烟味:爸爸又抽烟了!记得小时候,我看见爸爸抽烟那么"香",忍不住问爸爸香烟好抽吗?爸爸严肃地说:"你以后可别像爸爸这样,抽烟是有害人体健康的。""那你为什么还抽呢?"我忍不住地追问。"爸爸也想戒呀,可这玩意儿一旦上瘾,你想戒也戒不了。"虽然我对爸爸抽  相似文献   

11.
感谢     
<正>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看了你们给我录的"告白"视频,一股暖流涌上我心头。爸爸妈妈,感谢你们的养育之恩。平日里你们总感慨:"时间过得真快,孩子一下子就长大了,都要小学毕业了!"可这怎么会是"一下子"呢?从牙牙学语到出口成章,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饭"不香,是"米"之过吗?——对课堂生成之源的思考如果"香米饭"是香浓浓的语文课堂,那么"米"就是教师在课前的教学预设,"巧妇"就是一位好老师了。  相似文献   

13.
张永飞 《教育》2011,(34):23
"开心农场"是一款风靡时下的网络游戏,游戏中,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农场主,在自己的"农场"里开垦土地、种植蔬菜和水果。这游戏里的生活在云南省沾益县菱角三中,被老师和学生们搬进了现实——他们有着属于自己的农场,辛勤劳作,开心收获。一个能让学生"吃得好"的地方菱角三中位于云南东部的大山深处,是一所典型的山村初级中学,有汉、回、彝、苗等族学生1000余人。随着国家"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和推进,菱角三中的学生们逐渐解决了"吃得饱"问题,但怎样才能"吃得好"又成为一  相似文献   

14.
同学们都很喜欢阿凡提,因为他聪明、诙谐和幽默,简直是智慧的化身。但有一次,他却明显地错了。那天,阿凡提走过巴依开的饭馆门前,禁不住停下来,说了声:“烧鸡好香啊!”巴依听见了,马上跑出来喊:“你闻到啦?快拿钱来!”阿凡提不解地问:“为什么要付钱给你?”巴依昂着头道:“香味是从  相似文献   

15.
季泽把椅子换了个方向,面朝墙坐着,人向椅背上一靠,双手蒙住了眼睛,又是长长地叹了口气。七巧啃着扇子柄,斜瞟着他道:"你今儿是怎么了?受了暑吗?"季泽道:"你哪里知道?"半晌,他低低的一个字一个字说道:"你知道我为什么跟家里的那个不好,为什么我拼命的在外头玩,把产业都败光了?你知道这都是为了谁?"七巧不知不觉  相似文献   

16.
庄子《秋水》有伯、若两个形象。《尔雅·释诂》曰:"伯,长也。""伯"通"霸"。河伯,即黄河地方之"伯",之"霸"。神,《说文》云:"天神,引出万物者也。从示申。"其作用为滋生万物。老子的神是"谷"。谷,中盛处下,中虚而用弱,是"道"的别称。庄子的神是"神人",海神"若"是"神","若",《甲骨文字典》解释说"象一人跽而理发使顺形,故有顺义。""顺"之本义是"同天序",可见,"若"和"神"的内涵是相同的,都完成了"物化"的过程,进入"道"的境界。通过"伯"、"神"、"若"三个字的观照,我们可以知道,"伯"是大知的形象,海神"若"是达至道极的形象。  相似文献   

17.
在解题过程中,往往有些量并不是非求不可,我们称之谓"非必求"成分.解题时,若能从整体角度思考绕过"非必求"成分,从而对问题作出整体解答,则可使问题的解题过程简捷明快.现举几例予以说明.例1(江苏省初中数学竞赛题)甲、乙、丙3人共解出100道数学题,每人都解出了其中的60道,将其中只有1人解出的题叫难题,3人都解出的题叫做容易题.试问:难题多还是容易题多?多几道题?  相似文献   

18.
"哎呀,又要写作文了,真是愁死我了!"相信不少同学都有这样的感受吧!而我则恰恰相反,不仅不讨厌写作,还特别喜欢写作,每每看着文字在笔尖飞舞,我会由衷地升起一股满足感.其实追根究底,我"悦写"有个六字秘决:精读、妙背,勤写.什么,不明白?没关系,请听我细细道来.  相似文献   

19.
<正>曾看到书法大家刘广迎写的书法条幅:"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须花。"我喜欢这则雅趣盈怀的条幅,尤其是"书能香我"的命题,把书的功能界定为"香我"的一种灵魂晕染,让生命活色生香,多么富有诗意的一种愿景或境界啊,令人神往和追怀!"书能香我"吗?当然。倘若不能"香我",谁还会去读呢?具体说就是,读书可以使人心灵生香、思想生香、精神生香。使心灵生香。读书,是给心灵着色染香的  相似文献   

20.
人生有诸多财富,但是,朋友你可曾想过,苦难也是人生的一笔重要的财富呢? 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俗语道"自古英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凡此种种,不言而喻:苦难也是一笔财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