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e言e语     
★有好人缘的人往往容易成功.好的人缘从哪里来?不是从阿谀奉承中来.一是要学会尊重别人;二是要发现和宣扬别人的优点和长处;三是要宽容和公正;此外还要身先士卒.——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广州医学院作报告时与学生交流做  相似文献   

2.
盛沛林 《科技文萃》2001,(11):179-180
“人缘“,其实就是人际关系。一个人的人际关系如何,即是否有个好人缘,直接影响到工作、学习、生活是否顺畅和谐。可以说,从某种意义上,人缘是一个人安身立业的支撑点。有个好人缘,你就能如鱼得水,左右逢源;没有好人缘,你就会处处碰壁,寸步难行。 那么,怎么才能有个好人缘呢?  相似文献   

3.
论以人为本的具体要求及其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人为本是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它的具体要求就是尊重人、依靠人、为了人和塑造人。尊重人就是要尊重人的需要、能力和个性;依靠人即认为人是历史的主体、创造者和动力之源;为了人就是要求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价值的全面实现;塑造人就是对“人”的解放与开发。要切实实现这种具求,必须对实现的目标、主体、途径与实现的动力作全面而科学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尊重和满足人的需要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基本原理。思想政治工作中一定要做到关心人、理解人和尊重人。关心人,就是要针对物质生活的基本需要,注意解决人们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理解人,就是针对精神的需要,解决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信仰问题;尊重人,就是针对人的人格需要,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一定要尊重人、尊重人格。这是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党中央高度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而人才培养,首先离不开教师。做新时代的“大先生”要有大情怀,要有大格局,要有大智慧;质言之,就是要有成长型人格。学习和成长将成为新时代“大先生”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相似文献   

6.
刘永凤 《今日教育》2007,(7S):33-33
“一撇一捺互支撑.一灵一肉相两成,一情一理为双翼,一言一行赖悟功。”这是著名特级教师赵谦祥先生对大写的“人”作的诗化诠释。它告诉我们现代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要培养一个大写的“人”.一个灵与肉协调、情与理均衡、言与行统一的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核心就是要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爱人,教会学生做人,构建人的灵魂一人格精神。  相似文献   

7.
人的主体是指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是否能建构一种尊重人的主体发展性和主体生成性的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很值得反思,并在实践层面亟待解决的问题。以人的主体性的理论视野反思当下的基础教育,我们看到,教育过程中学生主体性正在走失,学习处于“无自我的主体”状态,要在教育实践中坚持主体性原则,实际就是重视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和学习活动中的自主性。自为性和创造性。要建立多元智能观,尊重学生主体的差异;要打破教育的工业化生产模式,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要尊重学生的自由思想的权力与话语权力;要建立双主体的教育理念,从学生的主体需求出发构建新的课程体系;要转变学习方式,倡导自主性学习。  相似文献   

8.
彭焕湘先生在《关于人文精神的讲座》中认为,“人文精神”主要有四层含义:是一种以社会公认道德为核心的价值体系,是一种高扬主体意识的理性化的个人主义理念,是一种价值理性,是一种对科学主义、技术主义的反思。可见,“人文精神”至少应包含二个要素:人性、理性和超越性。所谓“人性”,是指尊重人,肯定人在社会中的中心地位,肯定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所渭“理性”,是指人有思想有头脑,能够追求真理,探求人类和谐发展的自然与社会奥秘;所谓“超越性”,是指人可以追问和追求生命的意义,能够超越自然属性,实现人的自我追求。  相似文献   

9.
教育的重要宗旨就是培养健全的人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指出,教育的重要宗旨就是“养成健全的人格”。健全的人格应该是完整的、和谐的人格,它是创造性思维产生的重要前提,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条件。健全人格的养成有待于一种和谐的教育来实现。这种教育应该把培养健全的人格作为最高目的之一,强调人的尊严、自由与责任;又强调每个人都要关心他人、集体乃至整个人类社会,而且要把伦理道德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去。人在尊重自然的同时要把自己树为自然的一部分,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又强调教育应挖掘人潜在的智能,培养人的创造性思…  相似文献   

10.
台湾著名管理学家陈恰安教授精辟地概括:人本管理就是“点亮人性的光辉”,“回归生命的价值”。“共创繁荣和幸福”。以人为本就是要重视对人的研究,尊重人,相信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发挥人的积极性,实现人的生命价值,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相似文献   

11.
大田尧先生生于1918年。是日本著名教育学家,曾任日本教育学会会长,现为东京大学名誉教授、都留文科大学名誉教授和北京大学客座教授。大田尧先生多次来华访问,是中国教育界的老朋友。2006年9月7日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和中国教育学会联合举办了大田尧先生学术报告会。大田尧先生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尊重儿童的个性,教会儿童尊重别人的人格,理解别人;每个人都有内在的价值,都有内在发展的可能性,每个人都要认识到自己的生存价值和人生尊严;每个生命内在的力量、内在发展的要求是推进素质教育最基本的前提。这些观点对于我们理解教育、推进素质教育都有启发和借鉴意义。现将大田尧先生的演讲整理成文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丁蕊 《中学生阅读》2007,(10):48-48
道德品质的基础是尊重自己和他人;每一个社会人都有其相应的权力与责任,但每种权力和责任的基础都是被理解和尊重。尊重,就是尊重人的尊严,尊重人的基本权力和责任,尊重人的个体和社会价值,尊重人在自我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也就是说,尊重是把人所赋予的权力和责任还给人自身。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环境,培养人的尊重意识,使每个人都懂得要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在工作中我们也应十分重视对幼儿进行尊重教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一个人拥有了财富和健康后,却不一定能获得幸福。幸福的基础除了财富和健康外,还有另一样必不可少的东西——尊严。尊严同样是人生存的基本需求。人没有尊严,就不可能成其为人。台湾作家柏杨写的《我们要活得有尊严》一书开篇说:“人,之所以为人,第一要自己有尊严;第二要尊重别人的尊严,而且是诚挚的尊重。”  相似文献   

14.
执政为民,就是中国共产党要把人民群众赋予的执政权力用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就是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党执政的最终目的和归宿。执政为民继承了唯物史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统一、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改革的主力军和决定力量的观点;执政为民发展了唯物史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面的科学发展观。中国共产党在执政实践中界定了执政为民中“人民”的内涵,扩大了民主的范围。  相似文献   

15.
让学生实践“自我需要”顾松灿“自我需要”就是自我充分发展的需要,是生命自身的一种固有的需要,例如渴望实力、成就、自信心,渴求自己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有一种生机勃勃的精神状态;期望获得充满活力与效能的心理机能;企求被人尊重,受人赏识、注重;希望最高程度地...  相似文献   

16.
闻一多先生提出孟浩然“人就是诗”,隐居是“一个完完整整的事实”;“真正孟浩然的诗”是“整体的”,“谈到看不见诗”;孟浩然“在生活和诗品两方面足以与魏晋人抗衡”,是“盛唐初期诗坛的清道者”等论点,新颖翔实,精辟独到,给人多方面启发。而某些观点,限于时代与个人视野,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7.
鲁迅先生在七十多年前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他的回答是:“便是依据生物界的现象,一,要保存生命;二,要延续这生命;三,要发展这生命(就是进化)。生物都这样做,父亲也就是这样做。”(《坟哦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先生的话虽是就怎样做父亲而言,却同样适合学校教育的整体目标。除却进化的观点不谈,鲁迅先生所说在今天依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把它放进当下的中学语教育中来看,更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舒畅 《家教世界》2022,(32):26-27
<正>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披“甲”爷爷是谁吗?又为什么称他为披“甲”爷爷呢?他就是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钟南山爷爷。钟南山爷爷的名字有好几层含义呢!他出生在美丽的钟山南面,高高的大山,除此之外,还代表着顶天立地的刚毅品格。心怀天下、温润如玉为“南”,顶天立地、稳重包容为“山”,这是父母对钟南山的期望,也是钟南山个人性格的写照。  相似文献   

19.
人本管理是学校文化管理的第一原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任何管理思想的提出,都离不开对于人类本质的认识;任何管理模式的 建构,都以对人的解读为前提和基础。由于对人的不同解读,才造成了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的差异。人本管理就是把人作为管理的主要对象和管理的最重要资源,尊重人的价值,全面开发人力资源,以谋求 的人全面自由为最终目的的管理。在学校管理系统中,人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对象,还是管理的“产品”。学校管理的特点要求并决定,学校人本管理不仅要尊重人、激活人、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列要塑造人、发展人。  相似文献   

20.
语文阅读教学的全过程是“教什么”和“怎样教”的过程,课堂里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导什么”和“怎样导”的过程。陶行知先生说:“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就是以“活的书、真的书、动的书”为目的的实用导学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