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讯有着“职场小说第一书”之称的经典系列作品《杜拉拉》,历经四年终于推出收官之作——《杜拉拉大结局:与理想有关》,至此,杜拉拉事业与爱情的最终归宿都将水落石出,而作者李可则表示,她不会再续写杜拉拉,甚至不会再写职场小说。  相似文献   

2.
小说<杜拉拉升职记>被冠以"职场圣经","生存手册",自2007年出版后销量就直线上升,并相继推出了<杜拉拉2华年似水>,<杜拉拉3: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由小说改编的话剧风靡全国,电视剧、电影也在近期火热上映,"杜拉拉"一时成为职场成功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3.
职场小说<杜拉拉升职记>的热销表明,都市白领正以此为媒介形成群体认同.本文认为,<杜拉拉升职记>所建构的白领群体认同,不仅仅包括"我们是谁"的想象,而且还生动具体地展示了这些白领所处的微观场景--职场,因而建构了对于职场的想象与认同.具体而言,<杜拉拉升职记>呈现了三种主要的职场迷思:理性迷思、文化迷思和现代性迷思.以这些迷思为基础,杜拉拉们建构了有关都市白领的群体认同.  相似文献   

4.
一段时间以来,关于职场如何立志、处事、拼搏的图书成了出版的热点。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随着行业结构的调整和就业压力的普遍加大,关于职场励志的图书不但没有降温,反倒有升温之势,《杜拉拉升职记》等职场小说受到读者青睐,连续数月位列图书销售排行榜前列,就很说明问题。  相似文献   

5.
自从《圈子圈套》畅销以来,A+B类跨界图书一直是图书领域的明星。《杜拉拉升职记》(职场+小说)、《遇见未知的自己》(心理+小说)、《心灵杀毒2.0:弗洛伊德的拼图》(心理+励志)、《别告诉我你懂PPT》(PPT+职场)等,在各自的领域闪着悦人的光彩。比起《杜拉拉升职记》这些书,家教+励志的跨界书——《输在起跑线上的哈佛男孩:个性化教育之路》的出版历程可谓坎坷离奇。一退:嚼别人嚼过的"哈佛"没味哈佛是我的梦想,但是,这本书是所有我出版的图书中,唯一一本一开始坚决不想出版的图书。尽管摆在我面前的是一份少见的辉煌履历:  相似文献   

6.
小说《杜拉拉升职记》成为畅销书后所形成的品牌效应,为其电影、电视剧的卖座打开了通路。本文从小说畅销的缘由,杜拉拉系列衍生产品的开发与营销,以及带来的启示三方面分析了"杜拉拉"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对提升畅销书的策划与运作水平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胡顺越 《新闻世界》2011,(4):167-168
随着电子媒介日新月异的发展,图书市场日渐冷清,但是以《杜拉拉升职记》系列图书为代表的职场类图书却日益走俏,创造了不俗的销量。本文将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以《杜拉拉升职记》为例,阐述职场类图书的特殊性、编辑出版程序和策划经验,并分析在科技发展的大环境下编辑策划能力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红得发紫的“杜拉拉”,现在有了英国版。陕西师范大学推出的新书《爱德华礼物》,讲的正是英国杜拉拉的故事。本书的故事情节简单得没有任何波澜,一个职场失意的年轻人麦特,在常去的星巴克咖啡店巧遇爱德华——这个神仙般的老人,他总是“凑巧”的出现在麦特有职场困惑的时候,帮助他答疑解惑。  相似文献   

9.
董方 《新闻世界》2012,(3):154-156
一篇不过2000多字的博客文章《杜拉拉升职记》曾引发了文化市场的沸腾:《杜拉拉》系列图书一版再版,甚至只要与"杜拉拉"搭界的书都很热销;书刊的热卖也引发了"杜拉拉"现象,话剧、电影、电视剧俱受欢迎;在网络上,杜拉拉也成为了网络红人。本文试用传播学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分析《杜拉拉》现象。  相似文献   

10.
赵薇 《中国广播》2009,(3):63-64
文艺之声从除夕到正月初六,以“故事大联播”的方式,推出了6大系列、42台节目,以长达58小时的超大规模,为听众奉献了一场听觉盛宴,形成了一套别具一格的假日广播节目。“故事大联播”有四大亮点:亮点一:打造“长篇连播春节档”,七天播完一部书。“长篇连播”由于篇幅长,一直作为日播节目连续播出。能否像电影档期一样,在春节七天特别安排一部轻松、活泼的长篇小说,让“听书迷”们过足瘾?于是我们选择了最新出版的李可创作的热销职场小说《杜拉拉2华年似水》,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新闻周刊》2010,(2):77-77
又是一年岁末时,值此辞旧迎新之际,作为激光一体机市场领导品牌的惠普联合新浪网隆重推出了主题为“全能之星万众之选”的跨年大型有奖征文评选活动。该活动结合了“职场明星”杜拉拉和“创业明星”的创业板两大热点话题,旨在引发大众展示各自全能风采。探讨成功所具备的5大要素。  相似文献   

12.
新书推荐站     
《出版参考》2007,(11S):39-39
《秀丽江山·青龙卷》,《段位——品牌在战争中崛起》,《人生经典》,《杜拉拉升职记》,《蔓蔓青萝》,  相似文献   

13.
文学艺术类     
榜中评这边厢,徐静蕾厉兵秣马,电影版杜拉拉轻松破亿;那边厢,李可不甘寂寞,杜拉拉再现江湖,第三部《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华丽丽上市,轻松松跳上畅销书榜首。这个故事对读者同样有普适意义,话题关于跳槽,及如何在新公  相似文献   

14.
深圳卫视《黄金剧场》7月起推出系列首轮黄金剧集更具市场竞争力的剧集更吸引眼球的特色编排必将掀起新一轮收视狂澜7月首轮大剧:《杜拉拉升职记》的升级版——《浮沉》导演:滕华弢主演:实力明星张嘉译、白百何、王耀庆等题材定位:都市情感《浮沉》是献给那些在职场中拼搏,商海中浮沉的"不抛弃不放弃"的人们,它有激烈的争斗,它有智慧的权谋,也有青春飞扬的励志,和温情脉脉的情与爱。剧目简介《浮沉》,曾经红极一时的网络小说,终于由一个"史上最靠谱"的制作班底,将它变成了一部电视连续剧。讲述一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4月20日,由北京市新闻出版局主办、北京市出版工作者协会承办的悦读好书,共享精品大众有奖推荐图书活动结果揭晓,《中国怎么办:当次贷危机改变世界》、《毛泽东箴言》、《杜拉拉升职记》、  相似文献   

16.
媒介新技术对编辑角色的冲击和消解是当前发展传播学关注的重大问题,尤其是对编辑把关主体角色的迷失是当下出版界亟待解决的重大出版问题,重构编辑角色对于规范编辑活动,顺利开展编辑出版活动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结合《杜拉拉升职记》策划团队的实践和探索,系统分析了“创作出版论”与新媒介环境下编辑角色重构的关系,认为《杜拉拉升职记》出版传播的运作流程中全程策划,尤其是前期的媒介创意策划和后期的媒介产品异型延伸作为一种理论视角对新媒介环境下出版理论创新具有构建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 2008年随着多部本土“职场小说”的热卖,引发大批“职场小说”跟风出版,国内图书市场掀起一股“职场小说”的热潮。2009年伊始,欧美“职场小说之王”、作品有“行业入门百科全书”之称的著名作家阿瑟’黑利作品时隔二十年重返中国,由译林出版社正式引进版权出版。  相似文献   

18.
从符号学的角度,植入式营销通过成为商品与消费者间的传播沟通媒介来说服受众,其说服机制服从于符号学的编码,解码规则。本文通过结合对热映影片《杜拉拉升职记》个案的研究,探讨植入式营销如何完成这一过程的.  相似文献   

19.
肖潇  梁军 《新闻世界》2011,(8):212-213
近年来,在电影植入式广告发展中,我们发现了一种新的电影植入式广告形式,即电影中植入的明星代言式广告形式悄然出现。本文主要以电影《杜拉拉升职记》和《非诚勿扰2》为例,对影片中出现的,这种电影植入式广告新形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新世纪以来,以《输赢》《浮沉》《圈子圈套》系列等为代表的商战小说屡屡掀起大众阅读的热潮。这些多为打拼多年的资深职场人士所著的图书,大打对当下商界生活的切身体验的旗号,以其专业性、实用性、娱乐性,散发着与传统文学小说不同的魅力,引发了久盛不衰的图书消费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