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我的面前,摆着一幅爱因斯坦手托小提琴的动人肖像。那是1930年爱因斯坦准备在犹太会堂音乐会上,演奏小提琴以募捐资助犹太同胞时拍摄的。这幅作品勾画出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同时也是一位艺术家的形象。爱因斯坦爱好古典音乐,对巴赫、莫扎特和贝多芬尤为喜爱。他不仅对小提琴有精深的造诣,而且还常常用钢琴弹奏贝多芬和巴赫的曲子。他在对相对论的孤军探索中引弓独奏,以艺术作为对科学灵感的激发、补给和滋养;在对社会活动和和平运动的参与中表演三重奏、四重奏以至开音乐会,以作为对美的追求、对和平的渴望和唤起人们的良…  相似文献   

2.
在一次晚宴席上,紧挨着白发苍苍的爱因斯坦坐着一位十八岁的姑娘。这姑娘竟不知道爱因斯坦是何许人,便向他问道:“您的真正工作是什么?”“我正在学习物理学。”这姑娘一听爱因斯坦的回答,不禁瞪着双眼说道:“您那么大岁数还学物理?我在一年前就学完了!”确实不假,爱因斯坦可以说把整个一生献给了物理学。临终前三天,他在普林斯敦住院治疗,在  相似文献   

3.
1909年夏天,日内瓦大学决定给三十一岁的爱因斯坦颁发荣誉博士学位。在热烈、隆重的学位授予仪式上,来宾都身穿燕尾服,头戴黑礼帽。唯有爱因斯坦头戴一顶草帽,身着平时上街穿的普通服装,显得颇为寒酸。他登台领取“荣誉博士”证书时,台下的人都惊愕不止,他们给爱因斯坦起了一个雅号——“戴草  相似文献   

4.
王军 《世界文化》2007,(3):11-13
爱因斯坦离开我们已经半个世纪了,但他时常还会出现在我的生活当中。当我信步于加州威尔逊山的时候,他会从曝晒漂白的岩石堆里走出来——在这里,埃德温-哈勃第一次实际观测到了宇宙膨胀的证据,从而使广义相对论真正成为解释字宙起源、发展的基础理论。当我来到普林斯顿高级研究学会爱因斯坦档案馆的时候,他会从那泛白的影印文献中探出头来向我挥手,从他写给罗斯福、弗洛伊德、罗素,以及虔诚的孩子们,甚至那些想诋毁他的人的信里,我仿佛又听到了他亲切、充满活力的声音。  相似文献   

5.
苍睿 《世界文化》2001,(2):28-29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是20世纪的科学巨人。那个时代的一些标志性科研成果——原子弹、宇宙大爆炸理论、量子物理学以及电子学,无不带有他的烙印。而现实生活中,他却是一个纯理智的、说话带有德国口音、言行笨拙的教授,好像是许多电影中的一个喜剧人物,他那蓬头散发的形象使人们一眼就能认出。他曾用领带和袜子与别人交换旧毛衣和汗衫,他能用幽默而超然的态度对待掌声,他把自己称为犹太圣徒或画家的模特儿。在性格上,他既热情又冷酷。他是一位善解人意的人,同时也是性情多变、较难相处的伙伴。爱因斯坦的朋友、传记作家菲利普·弗兰克…  相似文献   

6.
“自从我听见母亲的歌声那个时候起,音乐就永驻我心间了。”米·尤·莱蒙托夫写道。诗人莱蒙托夫很有音乐才能。正由于诗歌才华和音乐天赋的这一和谐结合,产生了绝妙的、迷人的诗歌。“当你读着出自莱蒙托夫笔下的每一行诗句时,你仿佛在听着悦耳的和音,注视着由一只看不见的手在上面奏出和音的震荡的琴弦。”维·格别林斯基写道。莱蒙托夫终生对音乐怀着强烈的爱。他的诗歌的才华又成为许多俄国和苏联作曲家创作灵感的源  相似文献   

7.
孔子不仅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也是伟大的音乐家。孔子在音乐上有精深造诣,对古代音乐理论多有总结,对保存古代音乐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对音乐与礼、音乐与仁关系的论述,对儒家音乐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19世纪,丰富的马扎尔民间音乐对匈牙利的作曲家来说,确实是前所未闻的。当贝洛·巴尔托克(Bela Bartok)于1904年第一次改编一首这方面的匈牙利民间曲调时,他意识到他对这一领域的音乐是陌生的。为了从事系统的研究,他不久就为自己的音乐美学找到了一个新的依据。他成熟的作品是建立在把匈牙利民间音乐的精华与自己的音乐语  相似文献   

9.
信仰情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仰情怀与科学动力 爱因斯坦在1940年纽约举行的“科学、哲学与宗教大会”上,讲过一句频频为人徵引的名言:“有科学而无宗教乃是跌足的科学,有宗教而科学则是失明的宗教。”然而爱因斯坦并不是宗教的信徒。他仅仅信仰“斯宾诺莎的上帝”,亦即对宇宙的终极本体,有一种个人的直观体验。在1930年出版的《我的信仰》中他曾论及:人所能有的最美好的经验乃是神秘体验;一个不复有讶然好奇之感的人,不啻走骨行尸;正是这种神秘  相似文献   

10.
“音乐是人类创造的,但又是为了人类。人类需要歌唱,不能没有音乐。音乐能够补偿人类在其它方面失去的东西。”这就是卡拉扬关于音乐的名言。音乐对他来说是终生的爱好,并以此为业,终于成为一位伟大的音乐皇帝。赫伯特·冯·卡拉扬出身于原籍希腊马格杜尼亚的一个家庭。他的一位祖先名叫卡拉扬尼斯,也就是“黑色约翰”,迁居到德国的希姆尼兹。他得  相似文献   

11.
在大多数人心目中,本杰明·富兰克林所从事的都是有关商业、政治、科学、军事以及欧洲外交等方面的活动。他从事这么多的工作,人们很难想象他还能有什么时间去做别的事情。然而,无论著书做实验,还是处理政府公务,都没有能像音乐那样使他着迷。如果富兰克林不是把音乐只当作一种业余癖好的话,他或许在音乐方面会取得成就。在费城富兰克林的家里,有一间他称之为“蓝室”的音乐室。在这房间的天花板中央,图钉钉着许多音乐音型纸板(显然,他的多才多艺并不包括室内装饰艺术在内)。富兰克林的音乐活动包括演唱,为民间曲调填词,演奏竖琴、吉他、小提琴和  相似文献   

12.
帕瓦罗蒂在其自传中曾谈到他的音乐天赋从何而来的问题。他母亲说他继承了其父的嗓音,但他本人认为,他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却是母亲的遗传。这位举世无双的男高音歌唱家回忆道:“我经常将自己关在房间里,用童声尽情地放声高歌。楼里的  相似文献   

13.
爱因斯坦的一位女友,要求他有空时打电话给她。“我的电话号码很长,难记,请你记下。”这位女友特别叮嘱说。“好,我听着。”“24361。”“啊,这有什么难记的呢?”爱因斯坦说,“两打与十九的平方,我记住了:”原来,十二是一打,二十四是两打,而361恰巧是19的平  相似文献   

14.
促使晚年的爱因斯坦来到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并不是我。然而,我想,正是我,一个身无分文、孤苦伶仃的普林斯顿学生使得他受到美国人真正的、实实在在的欢迎。毫无疑问,我是第一个和他一起共享冰淇淋之美味和到廉价商店购物的人。那是1933年10月,当时我是普林斯顿神学院的  相似文献   

15.
在俄国和乌克兰音乐史上,果戈理的作品起着重要的作用。他的作品是现代音乐家灵感的重要源泉。果戈理有关音乐的见解证明作家对音乐的理解深刻而敏锐。在涅仁中学就读期间,果戈理就学拉小提琴,而且成绩颇为出色,从而使他能加入乐队,演奏莫扎特、韦伯和罗西尼的序曲。音乐是果戈理的终生伴侣。无怪乎1813年他在《雕塑、绘画与音乐》一文中写道:“音乐啊,作我们的守护神吧!不要离开我们!更经常地唤醒我们满是铜臭的灵魂吧!用音符更猛力地击打我们麻木的情感吧!让它们感到恐慌,摆脱它们,赶走那竭力支配世界的冷酷可怕的私欲吧,哪怕只是短暂的一瞬。”不是么,青年果戈理的这番话多么符合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啊!他  相似文献   

16.
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萧斯塔科维奇1906年9月25日出生于彼得堡。他的父亲是化学工程师,母亲是钢琴家。他自己曾说过,他生长在一个非常热爱音乐的家庭里。他的母亲在音乐学院里学习过几年,是位优秀的钢琴家。父亲热爱音乐,而且歌唱得很好。在萧斯塔科维奇一家的朋友和熟人们中间,有许多喜欢参加家庭演奏会的音乐爱好者。他能准确地记住从工程师、卓越的大提琴家和热情的室内乐爱好者住着的邻室里传来的音乐曲调。他的身边时常聚集着一批演奏莫扎特、盖德恩、鲍罗廷和柴可夫斯  相似文献   

17.
格林卡的音乐对一般音乐爱好者来说,也许听得不太多,音乐会上也很少演出他的作品,但谁也不会否认,他的音乐创作无论对俄罗斯民族乐派,还是对柴可夫斯基,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尽管1804年他出生在一个大地主家庭,从小生活优裕,幼年时代在他父亲的庄园里度过,但  相似文献   

18.
在音乐中开创美国风格方面也许艾夫斯(1879—1945)先于科普兰,但科普兰却是本世纪第一个严肃音乐的美国作曲家,他的作品在全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年以后,科普兰就在美国的音乐活动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他不仅是作曲家,而且还是指挥家、演讲家;作家、音乐节的组织者和音乐方面的行政官员。在工作过程中,他获得很多的荣誉。在纽约最初开始学习音乐之后,科普兰在21岁那  相似文献   

19.
很少有人知道爱因斯坦在教育方面的睿智,但是他直截了当地道出了美国现代学校教育的危机。这位科学家在亲密的同事之间说自己“更象个哲学家”。他认为有四项主要任务是“学校应该完成的”。他指出,倘若学校不能完成这四项任务,将会使一个国家丧失自由。  相似文献   

20.
岳力 《世界文化》2008,(7):32-32
保罗·克利的绘画由一系列矛盾的特质构成,即他的作品体现出一种对立与统一。譬如,他的画风具有儿童画的特点,单纯而富于情趣,但内涵却相当丰富,技法也异常圆熟老到;他的作品极富幻想性,在制作上却又像数学一样精确;他的部分绘画中有着抽象和变形的因素,但与他的好友康定斯基等人不同,这些作品仍未脱离具象绘画的范畴,而是在介于抽象和具象之间达到了很好的平衡。此外,他的作品既有完美的视觉形象,又有很强的音乐性。而理性与荒诞、温情与冷竣等诸多矛盾因素都和谐地统一在他的绘画中。我认为,正是这些因素决定了克利绘画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