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二”是我的好朋友.真名叫许航。他和“二”特别有缘:在家里排行老二;我们一群人练跑步,他总得第二;他们班拔河比赛连续三年都是第二:还有他的个子.一直停在一米二几好几年了.还没突破一米三……于是,我们都叫他“许二”。  相似文献   

2.
宋代有个陈舍人。一天,他偶然得到一部版本很旧的《杜甫诗集》。其中《送蔡都尉》一诗中有“身轻一鸟□”一句,书中末尾那个字已看不清了。他想了好久,也不知道补上什么字。过了几天,他的几个朋友来看他,陈  相似文献   

3.
裴然 《学子》2004,(4):41-43
我们把大学、中专校园里一些具有相同或相近情况的一些人归到一起,称之为“部落群”。这种“部落群”的划分不是绝对的,有的人可能同时跨越两个或多个“部落群”。呈现出交叉的情况。大学、中专校园“部落群”不外乎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4.
山里人的门前有一尊蛮大的石像,在附近的人看来,它只不过是一块石头.一天,一个城里人经过这里,看到了这尊石像,便想以一个银元的价格买去.山里人很高兴,因为这不但使自己得到了一个银元,而且也让门前宽敞了许多.几个月后,那个山里人有事进城,看见一间富丽堂皇的屋子前面围着一大群人,有一个人在高喊:“快来欣赏世界上最精美、最奇妙的雕像,只要两个银元就够了……”山里人付了两个银元走进屋子,也想要一睹为快.事实上,山里人所看到的正是他卖掉的那尊石像,可他已无法认出这块曾经属于自己的石头了……  相似文献   

5.
凡看过鲁迅小说《药》的人,都会对文中的这段话加以注意:“老栓又大吃一惊,睁眼看时,几个人从他面前过去了,一个人还回头看他,样子不甚分明,但很像饿久了的人看见食物一般,眼睛里闪着攫取的光,老栓看着灯笼,已经熄了,按一按衣袋,硬硬的还在,仰起头四百一望,只见许许多多的人,三三两两,鬼似的在那儿徘徊。”“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老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着似了的、‘轰’的一声,都向后退。”这一群鸭子,他们站在丁字街头,围观革命者夏瑜被砍头,“‘鬼似的”“鸭似的”,姿态显得何等的丑陋,灵魂显得何等的愚昧麻木。  相似文献   

6.
浩浩是我们班的一位男生,瘦小的身材,黝黑的脸上嵌着一双圆圆的眼睛。他的性格比较内向,不太爱说话。上课时不善言辞,从来看不到他举起小手,即使让他起来回答问题,声音也小得没一个同学能听清楚。课间同学们都到室外活动去了,可他还是—个人坐在教室里发呆。因此,大家都说他是个“不合群”的同学。  相似文献   

7.
有一个儿子跟他的父亲说:“你简直就是个木呆!”这个被儿子称为“木呆”的父亲到底是谁呢?他就是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刘一星。干工作,“一个人能顶过几个日本人”1982年,刘一星在东北林学院(现东林大)毕业留校任教。1991年,应日本京都大学的邀请,刘一星到该校进行为期一年的合作研究。作为该校第一个来自中国的“海外青年合作者”,日本学者观察着他也考验着他:每天第一个来到实验室最后离开的是他,巧妙地将计算机技术与木材学研究相结合的是他,协助合作教师指导研究生解决了许多疑难问题的是他,个人独创数据采集方法、提高工…  相似文献   

8.
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事大都是平平淡淡的小事,但我们常常发现,通过这些小事能反映出一个人(或一群人)精神境界的高低,当然,其中也不乏寓深刻大道理的。这就是“以小见大”“平中见奇”。家长在辅导孩子作文时,应引导他抓住这些素材,写出“平中见奇”的文章。如有位家长指导孩子抓住“推车过坡”这件事,写了这样一个片段:我向同学们一挥手,抢前跑上去,他们也紧跟上来。大家使出全身的劲儿齐心协力往桥上推。蹬车人转过身,朝我们喊:“小家伙儿,使劲呀!”我们这才发现蹬车人是个留着长发和小黑胡子,戴着墨镜、挎着腰包的叔叔。只见他干脆…  相似文献   

9.
最近,文字国语言法庭接到了不少状纸,都是状告“们”字的。勺赫‘”“、“山4麒黝 其实,这怎能怪他呢?都是小马虎硬拉他入住的缘故。他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呀! 可是,“们”细细一想,觉得自己也有于是,他找到小马虎说:“‘全体老师群’表示人多了们’、‘一大群少兰员们’的‘们’字前都已有数量词‘全体’和‘一大“们”字免遭不白之冤@鲁江~~  相似文献   

10.
老爸是个作家,好像名气还不小。家里的八个书橱有一个专门用来装他的作品,出的书占去了三分之一。偶尔呢,还会收到几封崇拜者的信,也还经常有人电话找他,基本称“潘老师”。可看看穿着大裤衩,趿着拖鞋的老爸,我怎么也不觉得眼前晃动着的这个人像“潘老师”,倒像个“潘师傅”。  相似文献   

11.
“快看,‘搞笑星’过来了!”你听了或许会问: “谁是‘搞笑星’?”告诉你吧,他就是班上“笑”名远扬的郑汉彬。他这个人啊,一副不倒翁形状的脸上长了一张爱说爱笑爱编歌的嘴。就说这嘴巴吧,一天不说几个笑话或编几首搞笑歌曲,就决不罢休。这天,我在上学的路上遇到他。我向他打了个  相似文献   

12.
孔荣 《作文与考试》2023,(22):54-55
<正>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当下,我们每个人都置身于各种各样的群:家族群、同学群、旅游群、创业群……何为“群”?人们既说“人以群分”,也说“群而不党”;既说“群星璀璨”,也说“群魔乱舞”;既说“卓然超群”,也说“害群之马”。“群”既是同类,构成集体;也是亲朋,传递温情。“群”既有“众多”之数,也有“聚合”之力。梁启超《新史学》有言:“人类进化云者,一群之进也,非一人之进也。”  相似文献   

13.
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所提及的“熏”、“浸”、“刺”、“提”,从广度、深度、强度和高度四个雏度上,揭示了小说作为一门艺术其及人也广、感人也易、入人也深、化人也神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4.
《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的理想让人印象深刻。当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他的期望:“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账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  相似文献   

15.
读过《一席对话》之后,我联想到一个问题:教师对后进生是“踢”还是“拉”?《对话》所介绍的那个后进生,本来的表现还是不错的,后来由于一次偶然小事,被踢了出去。这个学生无人管教,于是抽烟、打牌、打架,到处寻衅闹事,甚至还沾染上流氓恶习。看到这个学生的前后变化,作为一个教师,怎能不为之惋惜沉痛! 一个班级中,总不免要有几个调度学生,这些人平日给班集体造成不好的影响,给老师增添不少麻烦,因而被视之为“害群之马”,为防“害群”,就得找理由把他踢走,这大概就是“踢”的理由吧!  相似文献   

16.
“狼”来时     
朋友下海经商,当年意气风发地去,扑腾一番后却是垂头丧气地归来。面对愁云满面的他,我说:“我给你讲两个小故事吧,两个关于狗与狼的故事。或许对你有所帮助。”第一个故事来自一组漫画,共四幅。第一幅画中有几只小狗在轻松地朝前走。第二幅画中只见这群小狗面前突然出现了一群拦住  相似文献   

17.
“狼”来时     
朋友下海经商,当年意气风发地去,扑腾一番后却是垂头丧气地归来。面对愁云满面的他,我说:“我给你讲两个小故事吧,两个关于狗与狼的故事。或许对你有所帮助。”第一个故事来自一组漫画,共四幅。第一幅画中有几只小狗在轻松地朝前走。第二幅画中只见这群小狗前面突然出现了一群拦住去路的虎  相似文献   

18.
兰子 《良师》2003,(12)
“最大公约数”昂首阔步在数学大街上走着,他十分自豪,以为自己是“最大的”,尽管身旁有群自然数大院的老朋友,可是他仍旁若无人。众人见他一个人单独,十分奇怪。最小公倍数上前打招呼:“老弟,你单独行动会失去你的意义的!”“最大公约数”一看管闲事的是“最小公倍数”,已先有几分不悦,爱理不理地说:“难道你要限制我的自由么?”“老弟,不是我要限制你自由,”“最小公倍数”连忙解释,“因为离开了别人,你就不……”“最小公倍数”话还没有说完,“最大公约数”愤怒地打断了他的话:“谁是你的老弟?你这最小的竟然称我最大…  相似文献   

19.
据知情者透露:王天敏是一个集众多绰号于一身的人。要说起他的绰号呀,N(N>若干)个也不止。不过“言要简写,话要简说”,所以只选几个!!我的密友闫达,他叫我“田螺”。说起田螺呀,我不禁口水“飞流直下三千尺”,因为我爱吃。再者说,王天敏,“天”和“田”是同音字,声调变变又何妨?所以他就以“田螺”来叫我了!  相似文献   

20.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有只狐狸惊慌失措地跑进一个村落,喘得上气不接下气,好不狼狈。一只鹦鹉看到了,便问狐狸:“狐狸先生,你这是怎么了?”狐狸一脸惨相,慌里慌张地说:“后……后面有一群猎犬在追我!”鹦鹉心急如焚地说:“那你赶快到村口薛大妈家里躲一躲吧。她人最好,一定会收留你的。”狐狸一听,喊道:“薛大妈?不行,前两天我偷了她家的鸡,她不会收留我的。”鹦鹉想了想,又说:“那石樵夫家离这儿也不远,你赶快跑到他那儿躲起来吧。”狐狸摇摇头,说:“石樵夫?也不行,几天前我趁他上山砍柴时,偷吃了他女儿养的金丝雀,他们一家正痛恨我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