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唐朝实行两京制,通过长安、洛阳两京实现对整个疆域的有效统治。两京之间地域,在唐王朝保障两京联系、强化两京掌控和增进两京职能互补的政治运作中,必然成为重要的地缘因素。陕州地接两京,控制两京水陆交通,是唐王朝布局两京之间的枢纽。以陕州为中心的军政建置及其管辖区域的变更,受到两京地位轻重变化的直接影响,体现出朝廷布局两京之间以加强两京联系与制衡关系的空间运筹,反映出两京之间政治地理格局的特征及其变化。  相似文献   

2.
迁都洛阳,是武则天夺取和巩固权力的重要举措。首先,关陇势力在长安根深蒂固,迁都洛阳是从政治上摆脱关陇集团控制、壮大山东势力的关键;其次,长安已失去了唐初在军事上的重要地位,而洛阳在军事上的地位则显得越来越重要;再次,自东汉以后,关中经济屡遭破坏,长安供给又不能保障,而洛阳却拥有经济之利。  相似文献   

3.
三门峡漕运是我国古代东西漕粮转输的必经要道,历史上也是沟通长安与洛阳这两大都城东西水陆运输干道上的漕运枢纽地段,对于维持定都关中政权的政局稳定以及两京格局均有着重要作用,并对我国古代漕运制度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西北地区在历史上曾长期是中原王朝的军事中心,三门峡漕运也因此成为朝廷在西北地区发展军事,进行战争,加强边境防务,维护边疆稳定的基础。同时,历代王朝也利用三门峡漕运在灾荒年份赈济灾民、平粜物价,对社会起到了一定的制衡作用。  相似文献   

4.
崤函古道是西起长安、东至洛阳的古代官道在古陕州境内的总称,是西京长安以东,东都洛阳以西的屏障和门户。我们的先民们从崤山峡谷中开辟的崤函古道,成为历朝历代"襟带两京"的锁钥,是自古以来中原通关中、达西域的咽喉要道。无论称雄关中或入主中原,崤函古道都因其险固和交通之难而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相似文献   

5.
隋唐时期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情况的变化,尤其是军事形势和户数人口的变化,各个地区的行政区划多有变革,陕州处于西京长安和东京洛阳之间,又跨越黄河,在隋唐时期占有重要的地位,其行政区划的变革及其原因值得探析。从隋唐时期陕州的基层政区和高层政区两个方面入手,对其行政区划的变革做一细致考察并探究其变化原因。  相似文献   

6.
郑州至开封古代水运兴衰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历史上,黄河流域曾长期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形成和巩固这一中心地位的诸多因素中,黄河水运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郑州至开封位居黄河中下游相接之际,其古代水系西达洛阳、长安,东抵汴京转至江淮,从先秦、汉魏,至唐、宋的1400多年间,一直是全国水路交通的总枢纽,被誉为“黄金水道”。  相似文献   

7.
唐代河南道黄河段漕路,是汉代已有通漕记载的古老漕路。其水道“湍悍”,三门底柱为航行最大障碍。唐代河南道段黄河承担漕运任务空前繁重,对航道进行过多次大规模整治工程,留下可贵的历史经验教训,裴耀卿、刘晏、李泌、李巽、裴休等为之做出过重要贡献。陕州是河南道黄河漕路的转运中心。唐朝最早于此设置地方运使。元和时运使停罢,并不表示陕州失去漕运的重要性。河南道两段漕路各有特点。  相似文献   

8.
西汉初年国都的确立与建设 ,经历了定都洛阳 ,建都关中的过程 ,而定都关中又有临时定都栎阳和最后定都长安的过程。而长安则是先确立建都 ,后命名长安 ,长安又是秦都咸阳的发展。汉初都城的确立 ,又和汉初的政治形势及刘邦与主要的决策者张良等人的建议有关  相似文献   

9.
西汉初年国都的确立与建设,经历了定都洛阳,建都关中的过程,而定都关中又有临时定都栎阳和最后定都长安的过程。而长安则是先确立建都,长安又是秦都咸阳的发展。汉初都城的确立,又和汉初的政治形势及刘邦与主要的决策张良等人的建议有关。  相似文献   

10.
隋唐洛阳城的功能分区,呈现出与隋唐王朝政治上依托关中,财赋仰给关东的政治经济格局相适应的特征。以宫城、皇城为中心的政治功能区布置在城市西部,既可控制全城制高点,又便于加强与长安的联系;以市为中心的经济功能区布置在城市东部,便于通过大运河联系河南、河北、淮南、江南等经济富庶地区,有利于强化洛阳对关东地区的吸引和辐射功能。洛阳城的功能分区型式及其与宏观政治、经济格局的配合关系,突破了以宫城为中心,经济功能区处于附属地位的传统模式,体现了中国古代都城空间结构在传统规范与城市功能需求制衡机制下的革新。  相似文献   

11.
关中东部,黄河天堑断其东,在黄河西岸又设临晋关,此关位于长安东北方的临晋道上,因而成为关中东北方的重要关塞。由于临晋道要经过黄河,所以在临晋关外的黄河上历代多设浮桥,而尤以唐蒲津桥著称于世。正因为临晋关是关中重要关塞,所以在此一带多发生战争。本文就以上问题作考证论述。  相似文献   

12.
四、三国时首都的格局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后,导致群雄并起,纷纷割地称雄。原来从秦始皇开始的统一的王朝,经西汉、东汉历时400年的统一,第一次出现分裂,形成魏、蜀、吴三国的鼎立之势。原来在西汉时,选择了在关中盆地中建都,因当时渭河流域无论在人口、经济实力上都居于绝对优势。加上南有秦岭、东有黄河、西北有山地、关塞,被称为被山带河,四塞为固,居高临下。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因此,刘邦听从娄敬与张良的建议定都于关中长安。东汉时,因黄河下游地区,特别是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的河内地区农业经济十分发达,临近洛阳…  相似文献   

13.
都城的选择属于区域空间现象,既包括定都前的空间权衡,也包括定都后,适时对都城区位不足的补苴罅漏,强化其空间优势。汉初定都关中,是刘邦君臣基于秦末汉初新的东西对立格局权衡的结果,目的是为了凭借关中的形势东制诸侯。定都后,汉廷从各方面增强和巩固关中的实力,以补苴罅漏长安都城区位之不足,优化关中政治地理空间,保障关中对关东的政治、军事优势,最终完成了强化中央集权统治的历史任务,迎来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又一个发展高峰。  相似文献   

14.
济宁,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北依泰山,南控淮泗,东接沂蒙,西傍黄河。大运河的开通和繁荣,使得济宁"南通江淮,北抵幽燕"。漕运给济宁地方经济带来极大影响的同时,也对本区信仰格局产生极大冲击。本文以时间为主线,考察济宁地区漕运与地方信仰格局之间的关系,进而透视漕运对区域社会信仰体系方面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谈崤函古道的研究及其意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   先秦以来盛称的崤函古道是介于洛阳与长安之间的主要通道.丝绸之路开通后,又发展成为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的重要干线,也是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一段,故又被称为"丝绸之路崤函段".古道蜿蜒数千里,在历史上是"关东"、"关中"或"山东"、"山西"分界对立的分野.从历史地理角度上讲大都是以崤山或函谷关为重要标志,这就意味着它在中国古代历史地理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关中自古不仅以经济发达而素有“天府”“陆海”之称,而且山河形胜雄甲天下,历来为逐鹿建都重地,战略地位颇为重要。。与周秦汉等重要王朝建都长安一样,唐王朝也把长安定为国都,自然有其对内对外策略的考虑,不过最被看重的恐怕还是关中的地理优势:被山带河,四塞之固,进可攻退可守。  相似文献   

17.
曹丕改长安、谯、许昌、邺、洛阳为五都大有深意。若检索曹魏兴起之历史,则五都仿如曹魏走过的五个脚印。一言蔽之,谯乃曹操兴起之都,许昌乃汉亡之都,邺乃魏兴之都,长安乃稳定关中、凉州,防范蜀汉之都,洛阳乃混一区宇之都。  相似文献   

18.
六至十世纪中国都城东渐的经济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一、问题的提出自西周、东周直至隋唐之际,中国都城呈现着忽东忽西的不定格局。特别是北周隋唐时期,尽管长安是京师所在,但同时又以洛阳为东都,帝王屡屡东幸甚至久住洛阳,长安和洛阳成为地位相埒的东西两京。但是自唐玄宗以后帝王再也没有东幸,自五代以后长安再也没有成为都城,这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19.
张美华 《历史教学》2002,(12):12-15
唐初定都长安,武则天称制后迁都洛阳.武则天定都洛阳有深刻的原因,它是由当时的政治、经济形势以及洛阳的地理形势决定的,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决非仅仅为了避免王、萧二氏阴魂的纠缠,更非单纯出于荒淫逸乐的私欲.  相似文献   

20.
我国众多的历史都城中,建都时间较长、规模较大、影响较深远的首推北京、长安、洛阳、南京、开封和杭州,这六大古都的变迁从空间演变上看有一定的规律,大致经历了从西向东、从南向北的迁移过程。它们的变迁一方面受地理因素的制约,另一方面受经济发展和政治斗争变化的影响。1.长安长安位于关中平原的中心,山川形势最为有利,四塞之险,进可以攻,退可以守。关中平原与全国各地有驰道相连,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富饶的地区。但是关中平原面积较小,粮食产量不足,王朝必须从中原或江南地区转运漕粮,然而,黄河有三门砥柱之险,渭河水浅沙多,每年将数百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