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科交叉融合不仅改变了出版学的研究范式,更是对出版教育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在梳理回顾学科发展“分散—综合—分化—再综合”历程基础上,分析论证了学科“再综合”背景下出版人才培养的守正创新之道,强调“以产业运作方式实现社会文化构建之目的”培养出版专业化人才是学科交叉融合背景下出版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正道”或“根基”;更新教育理念、优化知识结构、强化业务技能和转变培养方式是学科交叉融合背景下出版教育和人才培养得以笃行致远的源泉。  相似文献   

2.
出版深度融合发展对在出版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高等院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梳理我国27所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培养计划的基础上,研究针对现有出版人才培养过程面临的挑战,提出“产教融合”“课程融合”“项目融合”“双师融合”的协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3.
随着5G通信技术等现代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发展,数字出版的转型和发展成为众多出版企业应对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如何在信息化、数字化新时代找到一种适合企业发展的出版模式,已经成为当前众多数字出版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简述了当前数字出版行业在新时代下的发展现状及特点,着重探讨了未来发展可能存在的挑战,为企业的发展、人才培养与转型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数字、网络等新技术推进了各行各业的发展,由此发展出的数字出版技术是未来出版业转型与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数字化背景下,出版与传播模式变得复杂化、多元化,本文针对数字出版技术与编辑出版工作的数字化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5.
在新文科理念的指导下,国内编辑出版学本科教育需要进一步优化。国内编辑出版学本科教育在引领能力、服务能力、治理能力上仍有欠缺,应把握文化强国建设的历史契机,抓住教育部推进“新文科”发展的时代机遇,重构培养模式、强化价值引领,重视现代技术、夯实数字出版,优化课程体系、打造品牌金课,强调学科融合、谋划前沿领域,全面整合资源、打造出版教育服务共同体来有序推进编辑出版学本科教育改革。在此基础上,以南京大学“编辑出版学概论”课程改革为例,提供新文科建设中编辑出版学教育改革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6.
随着出版与科技的不断融合,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转型已是大势所趋.在现阶段数字出版转型的过程中,如何实现出版与科技的融合是促进转型进程的关键.运用数字化的技术实现纸质图书的立体化阅读可以作为融合的一个重要探索方向.纸数融合,利用互联网平台和移动终端,实现立体阅读、书网互动,将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和延伸阅读.数字出版相对于纸质图书而言,为图书内容提供了新的载体,为传统出版丰富了出版手段,为编辑实现策划数字产品提供可能,为实现“为读者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的现代出版理念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孙静 《青年记者》2017,(30):95-96
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各类型媒介的深度融合,给现代出版业带来巨变,数字出版成为出版业未来重要发展趋势之一,这也为当前我国少儿出版行业带来了许多问题,例如如何向数字出版转型等.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一些自媒体少儿数字出版平台已做出了有益尝试,本文以“凯叔讲故事”自媒体少儿数字出版平台为例,探析其商业运营模式的得失,以对我国少儿数字出版行业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业界提出的“数字出版3.0”展现了5G等数字技术新动向对出版行业的重要影响。文章通过“媒介”与“符号”构成的三阶段差异分析了数字出版3.0的理论语境支持,并提出当前数字出版发展的内在逻辑,是从“媒介关系”到“符号关系”再到“人与人联结关系”的重心转移,应以“数字出版3.0”为新的起点展开出版学科基础理论探索,推进出版学科顶层设计。  相似文献   

9.
蔡葵  潘娅 《出版参考》2023,(2):44-47+54
社会形势的转变催化行业变革,进而对相关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数字出版业基于传统媒体转型升级而形成,在时代背景下趋向融媒体发展,以此提高媒体竞争力,实现长期发展。本文分析了媒介融合背景下数字出版业的发展现状和数字出版业对人才的要求,探讨了当前数字出版业人才培养的不足,对媒介融合视域下数字出版行业人才培养提出了几项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科编辑出版专业向应用型转型是摆脱人才培养与市场脱节困境的要求,是改变培养模式雷同、缺少特色现状的选择,是适应数字技术发展时代要求的必然.本科编辑出版人才培养转型的思路和策略可以概括为“三个转化”,即理论向作品转化,作品向产品转化以及产品向产业化转化.  相似文献   

11.
王乾  卢春艳 《采.写.编》2021,(12):136-137
高校编辑是高校出版社的核心人才资源,其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关乎出版社发展,更关乎行业创新与优化.数字时代,充分了解编辑出版转型意义,能发现数字时代编辑转型有利于提升出版效率,拓展出版形式,降低运营成本,以此为切入点,优化数字时代下的编辑出版转型策略,能构建符合编辑出版发展需要的工作模式,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数字化编辑出版道路.  相似文献   

12.
文化传媒行业发展急需大量高素质数字出版人才,数字出版人才培养已是新闻学、广告学、传播学、编辑出版学等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策划能力对培养高素质数字出版人才至关重要。本文从行业产业发展对数字人才的需求,高校人才培养的类型、定位与特色,课程设置与分配等不同层面,探索并提出应用型、复合型数字出版人才策划能力"全程式"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3.
郭欣 《现代出版》2013,(5):41-42
在国家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趋势下,我国出版业向数字出版转型已成必然趋势,但当前出版企业仍面临诸多转型瓶颈,急需加强数字出版意识、完善数字版权保护体系、制定统一的数字出版技术标准及构建创新型数字出版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4.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建设文化强国和出版强国的关键期,融合发展已成为当下出版业发展大势所趋。其中,人才队伍建设是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当前数字出版人才的规模与质量都难以适应国家战略与行业发展需要,人才缺口对出版融合进程的制约影响明显。2022年4月,中宣部印发的《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夯实人才培养基础”“强化高层次人才培养激励”“发挥企业人才建设主体作用”3个方面对出版融合发展背景下如何“建强出版融合发展人才队伍”作出了明确指导;7月,《国家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公示,数字出版编辑作为被“权威认证”的职业纳入其中,这将有力促进数字出版人才队伍的培育与规范管理。本刊特邀专家围绕如何打造一支高质量的出版融合发展人才队伍建言献策,以期为产学研各界在其中如何发挥主体作用、落实《意见》要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姚丽亚 《青年记者》2016,(29):103-104
随着国家提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以及以互联网思维推动融合发展战略的确立,互联网思维能力成为未来新闻、编辑、出版等传媒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和必备能力,这对当前高校出版类专业教育与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作为一个外延较大的概念,互联网思维主要指“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背景下,对用户、产品、企业乃至整个商业生态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①高校出版类专业主要包括新闻学、编辑出版学、数字出版学等专业,目前的人才培养中还没有将互联网思维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之中,更不必说设计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6.
杨晋 《中国出版》2023,(21):20-25
“元宇宙”的概念引爆资本圈和学术圈,面对这种颠覆性的巨变,出版行业也需作出相应的思考和回应。文章基于元宇宙具有沉浸感、拓展数字孪生边界、与人工智能双向奔赴等愿景,对出版行业在数字化转型升级及融合发展中,如何通过进一步发展先进技术、加强数据治理、布局数字生态、拓展业务领域等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代杨 《出版科学》2011,19(2):86-89
首先阐述数字环境下编辑出版专业教育与出版行业需求错位导致毕业生不能满足出版单位用人需求的现实问题;然后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高校编辑出版专业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最后提出编辑出版学专业建设的四种策略,即坚持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培养数字出版人才、将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育资源、将世界数字出版成功案例作为教学素材并完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8.
数字出版复合型人才培养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出版产业是由出版单位、技术服务商等多个行业、多个部门、多种专业人才共同合作的结果,人为地将数字出版产业链上的出版和技术两个关键行业“复合”成一个行业,希望通过培养既懂编辑出版又精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独立完成,这种做法的可行性值得商榷.数字出版快速、健康的发展,需要出版从业人员掌握开展数字出版工作的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随着出版载体由纸质媒介向数字融合的发展,全媒体出版成为新常态,在大力倡导降本增效的今天,行业培训教材出版必然也要积极响应,数字化转型也势在必行。本文以《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十四五”热点培训教材》为例,分析了数字资源引入行业培训教材的必要性,提出了数字资源在行业培训教材中的使用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十三五"进入中期,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平稳地发展,带动了文化产业的优化升级,出版行业逐渐由传统出版向数字化、电子化出版转型。在此时代背景下,我国传统出版业的转型和数字出版业和发展面临着瓶颈和障碍,加快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的融合发展变得迫切起来。本文就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发展问题进行研讨,以期对出版事业的优化发展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