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母亲     
4月3日晴她,个子不高,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她那乌黑浓密的头发渐白;皱纹也已悄悄地爬上她的额头;原本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也已黯淡无光;她每天起早贪黑地为我操劳,却从未抱怨。这,就是我的母亲。她是位勤劳、严厉、善良的好母亲。  相似文献   

2.
抱抱母亲     
<正>那天带孩子回家,母亲正坐在小院的阳光下,做小衣服。看我们进门,母亲笑着说:"马上就好了,等我一会儿。"她眯起戴着老花镜的眼睛,面带微笑穿针引线。母亲一生为我操劳,我有了孩子后,她又开始为我的孩子忙碌。她把她的爱一针一线地缝进衣服里,让我和孩子都享尽了宠爱。突然在那一刻,心生柔软。我环抱住母亲,撒娇说:"别忙了,歇歇吧!"母亲忙着推我:"这孩子,都当妈的人了,还长不大!"我不松手,说:"妈,今天是‘三八节’呢,女儿送个礼物给你吧!"母亲呵呵地  相似文献   

3.
母爱如斯     
自从上了初三,便整日忙得只有出气的份儿,天天“奔波”于学校、家庭两点一线之间,对周围事情的感知也淡漠了许多,迟钝了许多。每天下午一放学回家,我就钻进了书房,而母亲仍一如既往地在厨房里烧饭,然后端上桌招呼我去吃,吃完后就催我休息一会儿,她就忙着去收拾碗筷,随后坐在我的旁边,  相似文献   

4.
母亲在市场里给别人补鞋,我每天中午放学后都去给她送饭。有一件事情我至今记忆犹新。有一天,我中午没事干,便在母亲的摊前坐了一会儿,打发时间。一股清香的气味飘了过来——位眉清目秀的大姐姐从市场的门口走了过来。  相似文献   

5.
<正>清晨的站台上,遇到一位老人,拉着我絮絮叨叨地说话:她80岁了,是北京人,年轻的时候在北京上大学,后来参加文工团,被部队的领导看上了,组织动员她与他结婚生子。前几年他走了,现在儿子和她一起住,儿媳每周看她三次。她每天会走到这个站台坐一会儿……老人的逻辑不是很清晰,反复地讲,待自己意识到时,会抱歉地说一声:"年纪大了,脑子不好用。"有时候,她把我当成了她的一位熟人,看着我的眼睛说:"这样的话,也只能和你说说啊。"  相似文献   

6.
正清晨的站台上,遇到一位老人,拉着我絮絮叨叨地说话:她80岁了,是北京人,年轻的时候在北京上大学,后来参加文工团,被部队的领导看上了,组织动员她与他结婚生子。前几年他走了,现在儿子和她一起住,儿媳每周看她三次。她每天会走到这个站台坐一会儿……老人的逻辑不是很清晰,反复地讲,待自己意识到时,会抱歉地说一声:"年纪大了,脑子不好用。"有时候,她把我当成了她的一位熟人,看着我的眼睛说:"这样的话,也只能和你说说啊。"  相似文献   

7.
彩色的时光     
<正>我记事是在3岁左右,我能清楚地说出当时的记忆,这让很多人惊奇。3岁的小人儿,走路尚且不稳,但每天摇摇摆摆地独自上路,且很有主见地朝着一个方向奔。母亲不在家。母亲总是不在家的,她去食品厂上班,叮嘱姐姐照顾我,说晚上给我们带饼干吃。姐姐嘴里答应着,母亲刚一出门她就跑到外面和街道里的一帮孩子疯玩。他们玩捉迷藏,玩丢布袋子,玩跳格子,就把我扔下了。我有些寂寞,也有些无聊。于是我独自上路。穿  相似文献   

8.
艺术天地     
我有一位神奇的妈妈,她是奶奶的“不求人”,奶奶见她笑哈哈。我有一位神奇的妈妈,她是爸爸的“全球通”,什么事儿都会答。我有一位神奇的妈妈,她是我的“摄像机”,我做什么也瞒不过她。我有一位神奇的妈妈,她是小朋友的老师,不知为啥小朋友们老叫她———“妈妈”!荷叶姐姐脚蹬伞,荷花妹妹头顶碗,蜻蜓蝴蝶来伴舞,青蛙围坐一旁看。咕呱咕呱咕咕呱,喝彩声声飘河湾。春姑娘来了,摇响了雨铃。小蚯蚓听见了,忙着耕耘;蒲公英听见了,忙着播种;小青蛙听见了,忙着捉虫……你忙他也忙,春天已来临。我的妈妈□梁月葵奶奶管我吃,奶奶管我睡,天天爱护我,…  相似文献   

9.
母亲的电话     
父亲去世后,为了便于联系,我说服母亲装了一部电话。从此,每天早晨6点半,母亲都准时给我打来电话:该起床了,快要上班了,可别忘了吃早饭之类,仿佛我还是一个小孩子。如今,多少年过去了,母亲的话题总是那些内容:夏天,她会说今天气温高,小心别中暑;冬天,她就说今天很冷,可要多穿件衣服,不能光图好看,注意别冻感冒了;下雨了,她则提醒出门要带伞,千万不要淋雨受凉;如果知道我今天有应酬,她更是没完没了地叮嘱我,一定别多喝酒,那样太伤身体了  相似文献   

10.
彩色的时光     
正我记事是在3岁左右,我能清楚地说出当时的记忆,这让很多人惊奇。3岁的小人儿,走路尚且不稳,但每天摇摇摆摆地独自上路,且很有主见地朝着一个方向奔。母亲不在家。母亲总是不在家的,她去食品厂上班,叮嘱姐姐照顾我,说晚上给我们带饼干吃。姐姐嘴里答应着,母亲刚一出门她就跑到外面和街道里的一帮孩子疯玩。他们玩捉迷藏,玩丢布袋子,玩跳格子,就把我扔下了。我有些寂寞,也有些无聊。于是我独自上路。穿  相似文献   

11.
打针     
铁凝 《少年文摘》2015,(1):44-45
因了她的不张扬,才使我真正学会了注射术,和认真去做一切事。15岁那年,我很迷恋打针,找到母亲一位在医院工作的朋友做老师,向她学会了注射术。自从我学会了打针,便开始期盼眼前有病人,不论是家人或外人。我备齐针具,严格按照程序一次次操作着。一天,有位邻居来找我,说她每天都要去医院注射维生素B12,我若能为她注射,便可免却她每天跑医院的麻烦。我愉快地接受了她的请求。  相似文献   

12.
在我的印象里,我们家里的人总是慌慌张张的。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那么匆忙。每天早晨,妈妈总是一边忙着做早餐,一边抽空洗漱。忙完早餐,她又要忙其他家务。  相似文献   

13.
牵挂     
小时候,牵挂是一扇门。我在里头,母亲在外头。自从进入了小学,我便对母亲多了依恋,总希望能在她身边多待一会儿,哪怕一秒钟也会使我得到很大的满足,可天不遂人愿.小学总是有一扇沉重的大门隔开了我和母亲。于是,每天早上上学时我总是在老师的声声督促中,满含着泪水,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地离开母亲,看着沉重的大门一点点遮住母亲的笑脸,而母亲也总是一边冲我招手,一边说:“在学校好好学习.我一直在门外等着你出来。”  相似文献   

14.
我和母亲的关系不知为什么,最近突然紧张起来。我埋怨她成天就知道督促我学习,却不关心体贴我;她怪我脾气越来越坏,动不动就和她顶嘴。结果我们经常不说话,也不像以前那样结伴散步了。“一起去散步好吗?”一天,吃完午饭,母亲突然抬起头望着我说。“啊?”我微微一愣,随即答道,“不了,下午我还有事呢。”“就一会儿也不行吗?”母亲蹙起双眉,眼神中有一种乞求的意味,看得我有些不忍。“好吧,就一会儿。”我屈服了,因为那眼神,因为她是我的母亲。可是看着她的脸上现出久违的微笑,我的心中竟泛起既欣慰又有点愤恨的矛盾的情绪。想着平时她总是板…  相似文献   

15.
由于我工作的单位和女儿蔓蔓的幼儿园距离很近,有时候我会先接她来办公室等我一会儿再一起回家。这天刚把她接到办公室,她就“驾轻就熟”地拉开我的抽屉,在里面翻来翻去找零食吃,我忙着工作没有理她,过了一会儿,我抬起头看她,才发现她嘴里鼓鼓的,像一只小仓鼠一样不停地在嚼着东西。我看了一眼旁边的垃圾桶——一盒酸奶、两根果丹皮、几个砂糖橘、一小袋坚果已经进肚,她手里还拿着一根大香蕉,也吃下去了大半根。  相似文献   

16.
一位教师在执教《慈母情深》(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公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母亲”给“我”一元五角钱买书的内涵,通过多媒体展示了梁晓声在《母亲》原文中的一段话: 母亲是一位临时工,父亲去遥远的大西北工作,3年才回来一次。我们5个孩子,全凭母亲带养。母亲在一个街道小厂上班,每月工资27元,她每天不吃早饭,带上半饭盒生高粱米或大饼子,悄无声息地离开家,每天回家吃过晚饭,往往九点来钟了。母亲上班的地方离家很远,没有就近的公共汽车可乘,即便有,母亲也必舍不得花五分钱一毛钱乘车。我们上床睡觉,母亲则在床角凑着昏暗的灯光为我们一针一针、一线一线缝补衣裤。母亲一个月拼命工作,得来27元工资。分到30天,平均每天0.9元,我们兄妹五个,加上母亲共6口人,平均每天的生活费为0.15元,而一元五角就相当于我家一个人10天的基本生活费。  相似文献   

17.
母爱     
我的母亲还健在,但不知怎么,每每想到她总觉得凄怆,每天不去看一看她,心里便万般不安。母亲一天比一天老了,走路已经显出老态,她常常趔趔趄趄走出屋门,再站在院门口,手扶着墙朝远处张望,她在看什么?岁月已经染白了她的头发,前几年好像还没这么白,儿子女儿一个一个也已经老大,都各自忙着自己的事,匆匆地回去看一下她,又匆匆地各自去忙自己的事,母亲的家显得冷清了。  相似文献   

18.
母亲逝世于1998年,父亲也在两年前的6月蒙主召唤。虽然很舍不得双亲离开,但我知道他们每天仍与我同在——他们对我的教诲和告诫依旧长留我心。那些叮咛至今仍持续指引我,我也愿意和即将各奔前程的你们分享这些生活教育。你今天要出门当领袖第一个告诫来自我母亲。她是一位浑身散发着热情的女性,给我源源不绝的信任与母爱。母亲儿时住在犹他州立大学附近,家里出了几个有学问的人,其中一位兄弟担任大学校长,还有一位是著名医生兼医学教授,所以对子女期望甚高,希望我们也为自己立下崇高的标准。“小金!”每天早上我离开家时,她都会低下头来盯着…  相似文献   

19.
忆祖母     
祖母离开我已经50多年了,可她的形象依旧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慈眉善目,稀疏的白发在脑后挽成一个紧紧的髻,一天到晚踮着小脚忙里忙外。祖母的勤劳善良、节约俭朴,当年在村里可是出了名。我4岁时,母亲被一场大病夺去了生命。那时,父亲在外扛活,祖父整日忙着  相似文献   

20.
母爱     
雷颖 《青海教育》2005,(12):32-32
母亲是一位恪守职责的小学教师,工作很忙,每天,陪她度过的是一摞摞的作业本和一页页的备课内容。在母亲眼中,工作是第一位的,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因此在工作中获得了不少荣誉称号,也得到了同事们的称赞。然而,这位让人羡慕的优秀教师在我看来,却是一位不合格的母亲。我暗想:难道她的心血完全灌注到她的学生身上去了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