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小到大,我游历了不少名山大川,观赏了许多园林古刹,便以为山川秀美、典雅建筑我已是“一览无余”。可当我经历了这次三晋之旅后,才知自己原来是大错特错了。往北,我到过北京,目睹过古都的风貌。然而,没想到平遥古城之“古”保存得如此之完好。其古色古香,古城古墙,让人仿佛回到了诸侯割据的时代,当年的“小北京”似乎不亚于“大北京”;  相似文献   

2.
小时侯,我最爱唱的歌就是《七子之歌》。今年,我上五年级了,在语文课堂上,我知道了“七子”的沧桑, 还知道台湾没有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日月潭碧波凝翠台湾骨肉日日思归盼统一,扬子江热浪含情大陆同胞天天翘首望团圆。”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节临近,两岸有多少骨肉在相思啊!  相似文献   

3.
2000年的春夏之交,在纽约读书教书近20年后。我回到北京居住一段时间。中国的中小学正在推行的“素质教育”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什么是“素质”?素质教育有哪些特征?素质教育的现状如何?素质教育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都是使我感到兴趣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返校     
又到返校的时间了。我坐在饭桌前,闷闷不乐地吃着丰盛的饭菜。妈妈在一边忙忙碌碌地替我收拾东西,不时地说:“把那盘菜吃了。”“鱼一点儿也不成,多吃点。”我漫不经心地“嗯嗯”着,胡乱往嘴里塞,因为又要回到枯燥的学  相似文献   

5.
钱虹 《课外阅读》2010,(12):32-32,33
有感于沪上几所名牌大学2010年自主招生取消语文考试,写了篇《当今语文,为何失宠》。其实,这也并非我个人的杞人忧天与危言耸听,前年央视“东方时空”栏目报道过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等有识之士,有感于如今“美丽的中文”不仅“美丽”尽失,而且国文教育在台湾已到了令人“惨不忍睹”的地步,  相似文献   

6.
石岳文 《科技文萃》2001,(10):93-95
时间已是凌晨3点半,中国驻约旦大使馆内忙累了一天的李成文参赞刚刚进入梦乡,突然被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吵醒:“李参赞,我刚刚从北京回到安曼,实在太兴奋了,所以马上给你打电话告平安,想不到回家的感觉是这么好,感谢大使馆帮我实现了多年的愿望.”电话的那一端传来杜月笙之女杜美如女士兴奋、激动的声音.这真是一个不眠之夜,沉浸在对祖国美好回忆之中的杜美如夫妇回到安曼后,竟然忘记了安曼已是深夜时分,马上把在祖国大陆的愉快经历告诉了  相似文献   

7.
电热毯坏了     
今天晚上,妈妈在单位加班,回到家时已经八点多了。她突然大叫起来:“完了,我忘记买电热毯了,今天晚上我可怎么睡得热?”我也想起来,今天早上上学时,听妈妈说电热毯坏了,  相似文献   

8.
承担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空中运输任务的“奥运圣火号”专机圆满完成境外航段的飞行回到中国,创下了多项民航业之最;  相似文献   

9.
露航  屈忠义 《神州学人》2004,(10):27-29
侯先至说:“我不喜欢内蒙古的气候,我喜欢海边”,但他在英国爱丁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却没有留在国外。归国后,夫人和女儿都在北京,他又放弃了留在北京的机会,回到了内蒙古。13年来,他和夫人一直两地分居,对女儿更是一直心存欠疚;作为学者,他潜心研究,先后完成多项重大科研项目;他被称为平民校长,但他说:“其实我内心很倔。”很多人对他如此执著地留在内蒙大为不解,也有很多猜测,他平静地说:“我不去解释,反正我是没走。”他用自己的行动朴素地诠释着为人、为学的坦诚和执著,他也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人们:“我是爱国爱家乡的,没有这一点基础,我不会回来”!  相似文献   

10.
人多力量大     
我是六年级的学生,作为一个班干部,我要在这最后的半年里,给母校留下好印象。老师叫我当黑板报主编,我就一门心思去出好黑板报。但出好了自己班的黑板报,低年级的老师又叫我去帮助出黑板报。我不能不接受。一星期里我整整出了5个班级的黑板报,因此天天到傍晚6点左右才回家。可回到家,我又被爸爸误认为是出去“疯”了,被他狠狠地训了一顿。等爸爸知道真相后跟我说“对不起”时,我的心里很难受。西子姐姐,在这种时候,我怎么做才好?  相似文献   

11.
简论台湾高等教育招生制度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论台湾高等教育招生制度的改革中央教科所柳芳台湾高等教育招生运作采取的是大学联考制度,该制度是从1954年开始试行的。在试办过程中,台湾“教育部”1976年改革了联合招生体制,成立了大学招生常设机构——“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40年来,大学联招只在1...  相似文献   

12.
我的家在台湾,爸爸来福州投资,我也跟来这里读书。来福州一年多,我发现了福州和台湾的三点不同之处,也想提出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幸运星     
今天是教师节,全校放假一天。上午九点,参加学校庆祝教师节暨表彰大会后,揣一本“优秀教师”荣誉证书,我回到自己的“家”——教工宿舍。可一踏进空荡荡的“家”,一种难以名状的孤寂与失落,又不禁涌上心头。我家在福州,长期与妻子女儿分离,在闽北建瓯执教。自结婚起,夫妇就两地分居,如今独生女已上中学了,我依然过着“单身汉”的日子。大家都好心劝我设法调回福州去,我又何尝不想全家得以团聚,共享天伦之乐?但如今调动之难难于上青天,只好认了命。我以校为家,把心思气力用在学生身上,每当走进办公室,走进一片生机的教室,心里就感到特别充实。只是下班后,尤其是节假日里,回到自己的“家”,便回到了孤寂与失落中,今天尤甚。  相似文献   

14.
梁实秋,名冶华,是台湾文坛卓有影响的作家,1930年出生在北京的一个旧式官僚家庭。早年就读于清华大学,与闻一多、朱湘等组织“清华文学社”,开始步入文坛。1923年,他留学美国研究英美文学批评,回国后,参加新月社活动,主编《新月》,曾任职于东南大学、暨南大学、北京大学等。194  相似文献   

15.
在台湾新文学的发展中,1945年的光复无疑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从此,台湾结束了长期被殖民的屈辱,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揭开了历史的新篇章。为着适应这一沧桑巨变,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于1945年10月25日光复这一天,就创办了全台第一份报纸《台湾新生报》。值得注意的是,这份报纸一问世,就开始零星地刊登文学作品,并于1947年5月4日开辟“文艺”副刊,由何欣主编,共出13期,至1947年7日30日停刊,历时三个月。仅隔一天,该报于1947年8月1日又将“文艺” 更名为“桥”,由歌雷(史习枚)主编,共出…  相似文献   

16.
乡愁     
余光中爷爷是台湾著名诗人、作家,他的家乡是福建永春。1928年,敬爱的余光中爷爷在南京出生,1949年他随父母迁到香港,第二年到台湾大学外文系学习。1953年,他与覃子豪、钟鼎文等作家创立了“蓝星”诗社。后来他又到美国留学,回到台湾以后先后担任多家大学的教授,现在是高雄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他的作品有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等十多种。余光中爷爷常将自己浓浓的思乡之情,倾注于他的诗作之中,《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  相似文献   

17.
《吉林教育》2008,(15):5
北京“小升初”推出新办法 取消改制校和学科实验班招生方式 学校不得自行组织考试(据中国教育报)北京2008年“小升初”推出新办法,包括取消改制校和学科实验班招生方式、学校不得自行组织考试等措施。体制改革试点学校改制后,属公办性质的按公办学校办法招生,划归民办的按民办学校招生办法招生;没有改制的一律按公办学校办法招生。在免试、就近入学原则下,对文体科技特长生入学方式也作了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8.
谈及诚信,一留学归来的友人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北京某名牌大学一高材生被美国一所名牌大学录取为博士研究生,成绩之高,令招生的美国教授咋舌。洋教授们为觅得中华一俊才而欣喜不已。到校不久的一天,导师命他下午从两点到三点在实验室做实验。实验室里有一部电话,结果他在一个小时内竟打了四十分钟的长途电话,和在美国的同学侃大山。几天后,导师偶然从记录电话的电脑上发现了事实,非常生气,就把他叫来,师生间发生了以下对话:“那天下午两点到三点,你在做什么?”“在按照您的要求做实验呀!”“除了做实验,还做了什么?”“没有啊?我一直在专心地…  相似文献   

19.
几年北漂生活中最为痛苦的是无论想开任何证明,都必须回到千里外的家乡,也就是户籍所在地。以至于有阵子我特别好奇我那些在台北上班的同行,他们有不少来自台湾其他地区,也算是“北漂”,是否也会有类似的烦恼。  相似文献   

20.
自信     
有八年“官龄”的同桌——张娟辞职了,很大的官呢,班长。原因也简单,一怕上了初三影响成绩,二怕负不了那么多的“责任”。顶替她位子的是我,一个“丑小鸭”。就职演讲时,我红红的脸惹来阵阵嘻笑。但我没笑,显出从未有的傲气,还是那样子演讲到最后,甩甩头回到座位上去。坐在下面的她,一怔,也许她觉得我似乎比她多点什么。新官上任第一天,我显得很紧张,低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