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纳兰性德是我国清代词坛上的一位名家,他的文学主张和词作的艺术感染力曾在当时产生过积极的影响。尽管他对清代词坛的振兴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但这位才华横溢的词人却很少被后人所留意。对纳词艺术风格进行研究,希望能引起人们对纳词的重视,以便重塑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纳兰性德词与李煜词的比较研究,论述了纳兰性德词的“哀感顽艳”的总体风格,同时,纳兰词又不失雄浑豪放,词中处处体现了一位赤子的率真的情感。  相似文献   

3.
纳兰性德词是清初词坛的一朵奇葩,尤其是他的悼亡词,哀感顽艳,凄美绝伦。本文通过对其悼亡词情感、意象的探讨,认为纳兰性德真挚的多重情感的完美融合,以及对情感抒发的不加节制,是其词具有独特风格的本质原因。  相似文献   

4.
与纳兰性德本人的身世、经历、个性相关,纳兰性德在悼亡词中营构了独特的艺术氛围。它主要由至真至深的情感世界、超越世俗的精神家园和虚实相生的意象天地三个方面汇聚而成。这三者浑然一体,统一在纳兰性德悼亡词的艺术氛围之中。  相似文献   

5.
从纳兰性德传记史料辨正的角度,对《纳兰性德全传》一书中有关纳兰性德家世、生平、著述等方面的描写问难。  相似文献   

6.
纳兰性德与妻卢氏情深意笃,卢氏因难产而亡,他写了许多感情真挚、灼人肺腑的悼亡词。在中国悼亡词史上,留下了最为厚重的一笔。但学界对于纳兰性德悼亡词的范围,一直存有多种争论。对纳兰性德悼亡词进行比较分析后,认定为27首,以词序中有无直接表白"悼亡"之意把纳兰性德的悼亡词分为两类,对这两类词作的艺术特色分析来追问纳兰性德创作悼亡词作的情由。  相似文献   

7.
纳兰性德是清初著名词人。梦的意象在纳兰性德词的意象群中占了主体地位,身为皇帝宠臣、权相之子的他由于其独特的人生际遇,形成了独特的气质和情感。由于梦有着其独特的心理特征。纳兰性德选择了梦的意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梦的意象的成功创造,使纳兰性德的艺术成就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8.
近25年来纳兰词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近25年来,纳兰词研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蚋兰性德的思想研究以及纳兰词的题材类型、创作特色、"哀感顽艳"词风的成因、纳兰性德对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发展等方面,都有全面而深入的阐述和新颖而不凡的发现,总结过去二十五年纳兰词研究的成绩有助于深化新世纪的纳兰词研究.  相似文献   

9.
纳兰性德词是清初词坛的一朵奇葩,尤其是他的悼亡词,哀感顽艳,凄美绝伦。本文通过对其悼亡词情感、意象的探讨,认为纳兰性德真挚的多重情感的完美融合,以及对情感抒发的不加节制,是其词具有独特风格的本质原因。  相似文献   

10.
纳兰性德的边塞词是清代词坛上独特的表现,占据纳兰词作的五分之一多,研究者对这类词的定位和评价都比较高。为了进一步理解纳兰性德其人其词,通过参证清代有关历史文献资料,确认纳兰性德的边塞行踪,或通过纳兰性德词题及词作内容留下的线索,确定其创作时间和创作情境,从而对这类词作进行编年考证。  相似文献   

11.
秦松龄是清代初年围绕在纳兰性德身边的众多江南文人中的一个。同时也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词人。但是现在对秦松龄的研究却十分匮乏,多是附庸于纳兰性德研究之后对其生平作品做简单论述。论文通过对秦松龄生平、词作的论述,总结出秦词温婉动人,情真意切的特点,使读者对秦词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十分注重地域文化研究,把深入挖掘清朝历史和清代文学遗产,始终当作义不容辞的责任.自1985年学报开辟了纳兰性德研究专栏,至今三十年,连续不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学报编辑部与承德市纳兰性德研究会携手合作,培育本院稳固研究队伍,广泛联络各地学者,积极开展学术研讨活动,建立纳兰性德研究室,连续刊发纳兰性德研究的优秀论文,对纳兰性德的生平、创作、思想等各方面展开深入全面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纳兰研究的热潮.凸显了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术研究的民族特色,不仅加强了学术交流,繁荣了民族文化,还活跃了我院学术研究的氛围,扩大了学报在学术领域的影响,引起了海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从而提升了学院的整体形象,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贡献我们的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纳兰的身世入手,着重分析了纳兰的不同词作中所透露出的人生理念,并借助纳兰性德的词作深刻剖析了纳兰性德性格形成原因。纳兰性德作为一个贵族公子,本该是极尽乐事终其一生,但其词中所展现的人生态度却极尽哀婉凄艳,这与纳兰性德显贵身份十分不符,纳兰词中处处洋溢着纳兰对当时的社会状况和自身情况的无能为力和深刻的无奈感。  相似文献   

14.
纳兰性德研究专栏是《承德民族师专学报》创办的一个独具特色的栏目。20余年来,该专栏已成为纳兰性德研究专家发表学术成果的重要阵地,也成为广大读者和学者了解纳兰性德研究的重要窗口。《承德民族师专学报》作为国内首家开辟纳兰性德研究专栏的刊物,刊载了一批有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对纳兰性德的生平、作品、思想等方面的研究,达到了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某些方面则有新的开拓。该专栏以其丰硕的研究成果,上乘的学术质量,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受到了广泛的好评。给我们办好刊物带来了不少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纳兰性德被晚清词家况周颐誉为"国初第一词人",纳兰性德师承李后主、晏小山,纳兰词兼有陈维松的雄浑和朱彝尊的清丽,并且真率自然。"纳兰词"以爱情词见长,但咏物词也别具一格,从某种角度来说,更能体现纳兰性德的壮志未酬的人生理想和他闲云野鹤的独特个性。  相似文献   

16.
纳兰性德是清代词人中颇为引人注目的一位满族天才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崧被并称为”清初三家”。朱、陈二人都曾提出了自己明确的创作理论,并开创浙西、阳羡二派。纳兰性德虽未开宗立派,但其词学见解、思想在诗、词、文中亦多有涉及,体现在对词的认识和创作方法上,还有对词作内容及风格流派的理解和把握上,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更新一代词学观念方面做了可贵的努力,并提出了“情致说”,对其词作风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作者重在分析纳兰性德词的审美特质。即纳兰词意境的空灵与充实。宗白华说:“空灵与充实是艺术精神的两元”。本文从宗白华先生提出的这个美学理论切入,研究纳兰性德词的审美特质。  相似文献   

18.
纳兰性德以自己独特的创作奠定了其在中国词史上的大师地位,并在此过程中继承、开拓了我国悠久的诗歌文化.本文以张秉戍先生编著的<纳兰性德词新释辑评>为考察对象,试图将其中的"花"意象作出分类,整理出纳兰词"花"意象运用的若干具体情况,并分析其原因.本文还就纳兰性德的词作中的传统"花"意象和其独特的审美创造进行了相关论述.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词史上,纳兰性德是清代最重要的词家之一,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他的出身显赫,生命却过早凋零。其短暂的生涯中创作了大量的作品,著成文集流传后世。了解纳兰性德生活的历史背景和个人遭遇,品读其文集,欣赏他的文学才能和造诣,以表达读者的品悟。  相似文献   

20.
在词史上,纳兰性德的边塞词独具魅力。作为满族词人,纳兰性德的边塞词带有明显的民族特征,充满北方民族风情。受汉族文化影响,纳兰性德的边塞词在壮阔的境界中融入清新婉怨的情思,具有浓郁的感伤情调,在边塞词坛上独树一帜。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又让纳兰性德的边塞词带有浓郁的隐逸情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