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灾害报道到更深层次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年5月,大兴安岭发生特大森林火灾,150多名新闻记者不约而同地从各地赶到扑火前线,进行实地采访。这是我国新闻界未经统一组织的一次最大规模的采访行动。我们4人有幸加入这一行列,在灾区工作了近一个月,虽然我们和别的记者一样,都未逃脱某种共同的遭遇,但是,我们也和他们一样,惊喜地发现自己也还潜藏着某些优良素质,开始对自己的精神高度、身体强度、大脑灵敏度以及脸皮厚度,有了新的认识。大火的考验第一次参加特大森林火灾的采访报道,难免会有点紧张情绪,可是大家还是非常乐观的。在加格达奇的集贸市场上,我们每人买了2米塑料布。雷收麦  相似文献   

2.
李昕 《传媒观察》2006,(6):61-62
如果将报纸比作一桌菜的话,读希望每天能大饱眼福、口福,不仅要花色品种多,更要味道鲜美。两年前,常州日报打破常规,抽调精兵强将,成立“特别报道组”,不受行业、地区的限制,也不受考核稿件数量的束缚,全方位出击,专门采写重特大报道,以深度、力度、厚度、精度取胜,  相似文献   

3.
从本期起,我刊开辟《精品荟萃》专栏,摘登兄弟报刊及书中有关新闻业务的最新理论、观点及一家之言,欢迎朋友们为本栏目投稿。  相似文献   

4.
浮夸的思维方式对 舆论引导十分有害 目前的灾害报道中,浮夸的思维方式又有抬头的迹象。香港《成报》去年8月11日刊登两篇报道,谈香港救世军中国事务部部长及记者在我国中部某省水灾区考察,发现灾区为寻求赞助,不惜夸大灾情。在水灾后仍是一副物资丰足的派头,有的菜肴食不过半便遭弃掉,而当地政府宣称水灾直接毁粮150多万公斤,减产6000万公斤,让人难以置信。不少香港市民对内地赈灾已由动情转为麻木,对灾区加以选  相似文献   

5.
新闻工作者如何面对"灾从天降",如何在突发灾害事件中履行职责?笔者认为,要强调和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1.第一时间赶赴新闻现场 灾害事件所带给受众的震撼是常规新闻不能比拟的,要求记者必须争分夺秒地在第一时间赶赴第一现场"抢"新闻.采访首先要用眼去看,用心去想,快拍、快写、快送.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舆论监督成了人们关心的热点.领导重视,新闻媒介热心,广大群众关注。但是,舆论监督对新闻媒介来说又是个难点,无论是批评报道的形式,还是其他报道形式都阻力重重。所以从面上看,舆论监督时有时无,时冷时热,此地有彼地无,不平衡,不经常的现象是一直存在的。  相似文献   

7.
8.
今年我国南方五十年一遇的大雪灾考验了我国各级政府应对突发灾害的能力,也检验了新闻界面对突发灾害,如何发挥媒体作用,帮助受灾地区政府和群众的水平。回顾雪灾发生、发展、结束及灾后重建的整个过程,笔者发现,在灾害报道方面,如今媒体整体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与党和人民的要求相比,与国外一些媒体的先进做法相比,还存在许多不足,还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作为电视调查报道中的典范《新闻调查》,自1996年开播至今,一直备受广大受众和学界的关注。关注该栏目深度报道的针砭时弊和作为真正的调查性报道,所表现出的新闻专业主义诉求及新闻媒介培育现代社会公民意识的思想启蒙功能。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次战役性的民生报道,这一报道从4月发端,到8月份初步画上句号,前后历时4月多月,整个报道过程,《河南日报》、大河网、河南手机报、大河多媒体信息港长短兵器一起上,各逞其长,交相呼应,延续时间之长、动用“兵种”之多、社会影响之大、  相似文献   

11.
黄浩 《新闻窗》2008,(4):104-105
对于报人而言,2008是个百感交集的年份,一方面,今年有太多耀眼非常的新闻事件,让每一个经历了2008的报人都因为能够见证它们而骄傲,因为能够成为报道者而自豪;另一方面,纸张价格大幅度上涨导致成本上升,与此同时其他媒体对市场空间的挤占则与日俱增,让每一个报人都深感压力。  相似文献   

12.
去年,天津电台和天津市文明办联合天津市多家媒体共同举办的“知荣辱、树新风、感动津城十佳文明市民”评选活动,在天津精神文明建设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这次活动的举办,既体现了“三贴近”的原则,更是对建设和谐文化的贡献。这次活动,也充分展示了广播的特殊魅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2008年1月,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和西北地区东部出现了罕见的持续大范围低温、雨雪和冰冻的极端天气,这场建国以来50年一遇的自然灾害持续20多天,殃及全国10多个省、数亿人口,多个城市停水、断电、公路中断,造成百余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516.5亿元。  相似文献   

14.
"碰上突发大事,老百姓不再只是抢看凤凰台,而是紧盯中央电视台直播!"2008年5·12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媒体一改以往对重大灾害报道被动、迟缓,甚至缺席、失语的状态,在第一时间迅速掌握新闻话语权,名副其实地担当起信息传播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15.
从调查节目到调查性报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洁 《新闻记者》2005,(10):36-38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广播电视学系主办的“电视调查性报道与中国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围绕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上海电视台《1/7》栏目、大连电视台《新闻全景·新视点》栏目三个代表中央媒体、省级媒体和市级媒体的典型案例,邀请具有哲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学、传播学、新闻学等不同学科背景的中外专家学者,探讨电视调查性报道的发展现状与前景,以及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关系,在不同视野的交汇和碰撞中,体现出思想的魅力。本刊发表这次研讨会上部分媒体人士和专家学者的发言摘要,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大特写——频频出现在重大灾难新闻摄影中印度洋海啸才过去不久,“卡特里娜”飓风又在2005年8月底席卷了美国南部三个州,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称这是美国有史以来损失最大的一次自然灾害,世界各大报纸头版以及各新闻网站上的新闻照片多是有关这一灾难的报道。在众多的新闻图片中,美国《华盛顿邮报》的几幅大特写照片,颇为引人注意。一幅《纸拖鞋》,这是一双脚上穿着自制的纸质拖鞋的大特写。从画面可以想象,在突如其来的洪水中浸泡多时的一双脚,此时此刻穿上一双干爽的拖鞋,哪怕它是纸做的,那也是多么惬意的事啊。笔者注意到,在这…  相似文献   

17.
从"人本位"到"事本位"--我国灾害报道观念变化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灾害报道,因其内容的特殊性,我国采取了特别谨慎的态度.纵观新中国50多年来的灾害报道,是遵循着一条特殊的发展轨道的.其观念和形式,在这期间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这种变化,以20世纪80年代初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阶段灾害报道的主要特点是以"人"为本位,追求的是一种教化层面的意义,后阶段转向以"事"为本位,追求的是一种信息层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经历了1991年的特大洪涝之后,农业灾害的报道问题不能不成为新闻界亟待研究和探讨的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一、灾害报道是农业经济报道的一个经常的主题,灾害报道的现状却显示出科学组织与安排的不足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是不断与灾害斗争的过程。因此,农业灾害报道应该成为农业经济报道的一个重要内容,这是由新闻自身的规律所决定的。事实上,农业灾害报道本来也是农业经济报道的一个经常性的主题。当抗灾成为党委和政府在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的时候,抗灾报道也必然成为新闻报道的中心内容。那么,农业灾害报道的现状又如何呢?实践对这个  相似文献   

19.
俗语说,水火无情,洪灾、火灾、旱灾、地震等等自然灾害,往往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极大危害.福建地处东南沿海,自然灾害较为频发,特别与台风结"缘"最深.每年五六月至八九月,台风接二连三光顾,狂风暴雨之下,洪水为患,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助虐,房屋倒塌,田园绝收,道路损毁,通讯中断……非亲历者几乎无法感受台风之暴烈.搞好抗击台风的宣传报道是福建各媒体的必修课,也是相互之间倾尽全力竞争角逐的战场.  相似文献   

20.
解读冰冻灾害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1月10日以来,我国黔、湘、鄂、赣等17个省份经历了一场罕见的、长时间的低温雨)冰冻天气,影响波及近一亿灾民,受灾地区乃至全国生产生活秩序和春运工作受到严重影响。在党和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全国上下进行了一场紧张有序的抗灾救灾的人民战争。各地新闻媒体更以大量、丰富和鲜活的新闻报道,及时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准确反映灾情民意,热情讴歌抗灾救灾的动人事迹,为抗灾救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