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谓“慎独”是道德修养的极高境界,是指人们在没有任何制约的条件下,仍然能自觉恪守道德规范。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所谓自我教育,就是用一定的尺度衡量自己。”学校教育只有转变学生的内在要求为自我教育时,才能取得真正的、积极的教育效果,才能使学隹达到“慎独”的境界。  相似文献   

2.
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能够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而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又会极大地促进班集体的建设。人的培养的最高境界是实现人的自我教育,因此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努力追求这个境界。  相似文献   

3.
最后的一个教育技巧:“自我教育的内驱法”。列宁曾经说过:人类最高境界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4.
李仙莲 《上海教育》2009,(19):51-51
班主任需要批评权,但是,班主任拥有批评权的目的不是为了给学生以震慑,而是为了帮助学生成长,所以,我认为“形成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是批评的最高境界,无论多难管的学生、多难缠的家长,只要我们的批评教育是为了追求这一最高境界,大多都能赢得他们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谈起教育,其秘诀似乎都离不开“严”字。父母教育子女的训诫有:“严父出孝子,慈母多败儿。”教师教育学生的真理是:“严师出高徒。”至于个人修养、自我教育,其美德还是“严”:“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如果某个教师在学生中威望高,群众的评论往往也只有两个字:“够严!”“严”又好像是评价教育效果的标准了。  相似文献   

6.
徐斌 《华章》2004,(11)
著名教育专家朱永新曾提出一种理想的教育境界:“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形成自我教育的人格。”这一理想境界,既是学校的教育理想,也应是家庭的教育理想。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孩子在家庭中得到的教育很不容乐观,更谈不上“自我教育”了。不少家庭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使“自我教育”成为一句空话。针对这一问题,江苏省如皋市袁桥镇黄蒲小学对五种特殊家庭进行了宏观和微观的审视、透析,有针对性、有指向性地对学生进行了“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德育应该是把德育目标从“要你这样做”变成学生的“我要这样做”的自觉行动。要达到这种境界,必须要强化自我教育。那么怎样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强化自我教育呢? 一、造成自我教育的风气学生置身在良好的气氛和环境中,本身容易受到感染,爆发激情。促成反思,进而在观念上得到升华。九○级学生入校时,我设置了“问题激情  相似文献   

8.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是由他人教育和自我教育构成的统一体。”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说:“教是为了不教”。这里的“不教”是指能自主学习,自我教育。在他看来,自我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是大学生为实现自我发展目标而进行的自我培养活动。在教育逐渐大众化、国际化的今天,大学生的自我教育问题越来越凸显重要,我们应采取有效途径来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9.
张丽娜 《宁夏教育》2009,(10):76-76
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和自我教育》一文中曾论述道:“要知道,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去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战为学生的精神财富。”体验教育是达到这种境界的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略谈大学生的自我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是由他人教育和自我教育构成的统一体。”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说:“教是为了不教”。这里的“不教”是指能自主学习,自我教育。在他看来,自我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是大学生为实现自我发展目标而进行的自我培养活动。在教育逐渐大众化、国际化的今天,大学生的自我教育问题越来越凸显重要,我们应采取有效途径来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一、 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性(一) 大学生自身不断发展完善的需要心理学家马斯洛说:“从人的天性中可以看出,人类总是不断地寻求一个更加充实…  相似文献   

11.
我们从长期的小学管理教育中发现.被动式管理教育方式存在很多弊端。我们经过认真讨论。在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这一理论启发下。提出在学生中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活动。尝试管理教育由学生被动式接受管理教育,向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转变。  相似文献   

12.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真正的教育是促进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教育。只有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人才可成为真正的人。”现代教育管理理论强调把学生的发展作为重要目的,将学校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接受教育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启发和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3.
教育艺术的最高境界——“无为”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为”教育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无为”思想与现代教育学中“主导、主体”理论的结合。“无为”教育艺术展现的是教育者导演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教育。“无为”即“无背道之行,顺自然而为”,顺其自然、因势利导是其最高法则。所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现代教育理论特别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即以教育者的“无为”促进受教育者的“有为”。  相似文献   

14.
现代教育理论要求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导要促进主体的发展,其真谛应是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教育应追求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境界,让学生  相似文献   

15.
孙一凡 《职业技术》2006,(16):55-55
学生自我教育是人性化教育中充满生命活力的教育形式,是一种“对话”文化。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也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在研究状态中,不断克服工作带来的倦怠,体会学习和工作的乐趣,实现生命价值的机会。进行学生自我教育研究是时代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学校对学  相似文献   

16.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学生的自我教育时曾说,“在我们教育集体的创造性劳动中有一条信念起着巨大的作用,这就是: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在学校的教育中,尤其应该坚持这样的信念。因为不能使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进行自我教育,学校的教育就很难说有什么实质性的效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最高境界。为了切实有效地促使中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学校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具体操作时,则应该遵循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规律,利用可行的方法有目的地进行。  相似文献   

17.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我国教育家叶圣陶也曾说过:“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不教育!”自我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实现培养人才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很多研究表明,创设自我管理的空间,强化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是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有效手段。基于这种认识,我们通过推行自我激励卡、自我实践卡和自我关注卡等“三自”教育卡,构建起“目标—实践—超越”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一、实行自我激励卡,借助明确的目标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内在动力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助人自助和自我教育,在于唤醒学生的自觉性,让学生燃起希望的火花,启动学生自我教育的内在动力。所以,我们首先通过实施自我激励卡,引导学生自己制定目标、…  相似文献   

19.
所谓自我教育 ,是指受教育者依靠主观能动性 ,按照社会目标 ,有意识、有目的地对自己的思想进行转化和控制的活动。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真正的教育是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德国哲学家康德曾说 :“真正优良品质的产生 ,是来自人们意志的自愿 ,能够自主地约束自己 ,所以道德的最高境界是自律。”为此 ,教育工作者应当重视启发受教育者的理性 ,使受教育者具备自我教育的能力。近十年来 ,我在班级管理工作中 ,就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作了一些尝试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把德育要求变为努力的目标。丰…  相似文献   

20.
正自我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学生要达到这种境界,离不开教师的巧妙引导和学生的积极参与。班主任要巧妙地寻找契机或教育媒介,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向自己期望的方向前进。一、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大多数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都会给学生婆婆妈妈,喋喋不休的感觉,总是怕学校的事情叮嘱不到位,为了"放心",甚至占用自习课的时间。但还是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为此,我反思了问题所在。随后,在进行班级管理时,我就尽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